-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金融風險與監管-國際研究鏡鑒-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56211
- 條形碼:9787509656211 ; 978-7-5096-562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風險與監管-國際研究鏡鑒-Ⅱ 本書特色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批準設立的院級非實體性研究單位,專門從事金融法律、金融監管及金融政策等領域重要理論和實務問題的研究。
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國際研究鏡鑒的工作,相關研究成果按月公布在“金融監管網”(http://www.flr-cass.org),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形式向社會各界推送。該項工作是希望“以國際研究為鏡,作為中國改革之鑒”,通過跟蹤該領域的國際智庫的研究動態和重大進展,對提升我國金融領域的政策制定能力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肇始于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動蕩延續到歐洲債務危機,至今余波未平,引發了對金融風險的全新認識以及監管的變革。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高度關注金融監管、金融危機以及系統性風險方面的研究,本著“國際為鏡,中國之鑒”的基本理念,從2013年起組織專業人員從國際知名智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聯儲、英格蘭銀行等機構及-些國外重點期刊中,精選重要論文和工作報告,擇其精要進行編譯,力圖將國外新的研究成果推薦到國內。
2016年6月,研究基地出版了《金融風險與監管:國際研究鏡鑒 作為“國際研究鏡鑒”系列的*部學術成果! ≈袊鐣茖W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批準設立的院級非實體性研究單位,專門從事金融法律、金融監管及金融政策等領域重要理論和實務問題的研究。
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國際研究鏡鑒的工作,相關研究成果按月公布在“金融監管網”(http://www.flr-cass.org),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形式向社會各界推送。該項工作是希望“以國際研究為鏡,作為中國改革之鑒”,通過跟蹤該領域的國際智庫的研究動態和重大進展,對提升我國金融領域的政策制定能力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肇始于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動蕩延續到歐洲債務危機,至今余波未平,引發了對金融風險的全新認識以及監管的變革。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高度關注金融監管、金融危機以及系統性風險方面的研究,本著“國際為鏡,中國之鑒”的基本理念,從2013年起組織專業人員從國際知名智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聯儲、英格蘭銀行等機構及-些國外重點期刊中,精選重要論文和工作報告,擇其精要進行編譯,力圖將國外新的研究成果推薦到國內。
2016年6月,研究基地出版了《金融風險與監管:國際研究鏡鑒>作為“國際研究鏡鑒”系列的*部學術成果。
《金融風險與監管:國際研究鏡鑒2》是第二部學術成果,并延續了之前的寫作體例和編譯風格。
《金融風險與監管:國際研究鏡鑒2》編譯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聯儲、英格蘭銀行及國外知名學者有關金融監管、系統性風險等領域的新研究成果,以期激發學術界的研究靈感,促進監管政策及監管機構的完善和調整,對理論界和實務界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金融風險與監管-國際研究鏡鑒-Ⅱ 內容簡介
經濟表現、金融準入和金融穩定性之間的關系已經在很多研究領域被討論,F代宏觀經濟理論認為通過短期金融加速機制,一個寬松的對企業的金融監管會對經濟活動產生積極效果。從長遠角度來看,增加財政訪問可以解放經濟生產潛力、提高風險共擔、促進信息和資金的分配,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本書認為外人是無法觀測到借款人的類型的,但是高風險的借款人常常傾向于更多的貸款即使他們的項目成功率較低;銀行有必要保持價格高位運行,然后通過限制貸款和信貸配給來篩選這些高風險的公司,但是這樣的代理機構成本會上升,因為借款的競爭會導致貸款價格的下行壓力。在此時,銀行可以放棄信息不對稱的約束,通過提供一個更便宜和數量更大的合同來追求更高的市場份額,加強銀行間的競爭就可以觸發一個均衡開關,從單獨的信貸配給到一個混合的類型,從而產生了“信貸繁榮”。
金融風險與監管-國際研究鏡鑒-Ⅱ 目錄
1.銀行業競爭與信用膨脹
2.銀行融資成本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3.銀行貸款回收和相關法規之間的協同作用
4.從銀行業危機到主權債務危機
5.從歷史的角度看通貨緊縮的代價
6.誰向*后貸款人借款
7.貨幣政策、資本充足率對銀行信貸的影響
8.世界是否到達它的信貸盡頭?
9.銀行商業模式的變化
10.銀行業和保險市場危機
11.全球銀行業的供給與需求
12.2 007年以來美國、歐洲與亞洲金融業健康狀況的比較分析
13.信貸繁榮與宏觀金融的穩定性
14.估值風險與資產定價
15.共同因子,主成分分析和利率期限結構
16.銀行業市場結構研究
17.風險資本的認證在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中的作用
18.中國地方債務“長城”
19.公司陷入財務危機時銀行所扮演的角色
20.中國金融科技公司使用人數超越傳統銀行
21.在金融行業建立起一個信任的文化
22.日本證券市場競爭度研究
23.從拋補利率平價失效的異象看美元的地位
24.中央銀行資產購買的*佳行為
25.金融監管變革降低了銀行財務健康
26.中央銀行的獨立性、金融監管結構與銀行穩健性的關系
27.為什么金融業的增長擠占了實體經濟的增長?
28.評級機構和評級服務
29.評級制度與金融市場
30.評級機構的歷史和市場進入壁壘
31.當前的信評市場與競爭
32.信評機構的資產負債表
33.信評機構的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
二 金融監管與《巴塞爾協議》
三 系統性風險預警與測度
四 宏觀審慎政策與影子銀行
五 普惠金融與金融科技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