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用聲音記錄中國(全3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69246
- 條形碼:9787512669246 ; 978-7-5126-6924-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用聲音記錄中國(全3冊) 本書特色
《傳承者的牧歌·歷史文化卷》向世界傳播中國,講述中國故事,是中國之聲成立以來的追求和擔當。本書從市井人物到名家大家、從教育變革到飲食文化、從文化生態到世界遺產,多元記載了當代中國歷史文化領域的發現、嬗變和創新。無論是口述實錄還是實地踏訪,無論是鏡頭一瞬還是窮究思辨,作者都用濃郁的文化情懷和歷史眼光,以 “保衛鄉愁”“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先生”“家書里的中國”“遇見海昏侯”等篇章,向我們展現出博雅燦爛、雍容不凡、令人自豪的中國歷史和文化。作品文字簡約明快、深入淺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讀本。
《奔跑中的回望·經濟社會卷》中國大地的經濟社會變遷,世人矚目。對中國而言,這是一個遼遠廣闊的變革時代。記錄和洞悉這個時代的種種變化,中國之聲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本書從中關村創客到孵化器,從麥田農耕到供給側改革,從高鐵加速度到共享單車,從城市新移民到房地產政策,中國之聲的優秀記者們,用他們的學識、汗水和思考,記錄下偉大變遷時代的經濟社會點滴,向我們呈現出一個蓬勃生長、復雜多元而又秩序井然的經濟社會現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社會、確立坐標、面向未來的社會文本,是一部不可不讀的田野式社會學調查讀本。《傳承者的牧歌·歷史文化卷》向世界傳播中國,講述中國故事,是中國之聲成立以來的追求和擔當。本書從市井人物到名家大家、從教育變革到飲食文化、從文化生態到世界遺產,多元記載了當代中國歷史文化領域的發現、嬗變和創新。無論是口述實錄還是實地踏訪,無論是鏡頭一瞬還是窮究思辨,作者都用濃郁的文化情懷和歷史眼光,以 “保衛鄉愁”“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先生”“家書里的中國”“遇見海昏侯”等篇章,向我們展現出博雅燦爛、雍容不凡、令人自豪的中國歷史和文化。作品文字簡約明快、深入淺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讀本。
《奔跑中的回望·經濟社會卷》中國大地的經濟社會變遷,世人矚目。對中國而言,這是一個遼遠廣闊的變革時代。記錄和洞悉這個時代的種種變化,中國之聲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本書從中關村創客到孵化器,從麥田農耕到供給側改革,從高鐵加速度到共享單車,從城市新移民到房地產政策,中國之聲的優秀記者們,用他們的學識、汗水和思考,記錄下偉大變遷時代的經濟社會點滴,向我們呈現出一個蓬勃生長、復雜多元而又秩序井然的經濟社會現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社會、確立坐標、面向未來的社會文本,是一部不可不讀的田野式社會學調查讀本。
《迷局中的追蹤·深度調查卷》變革的社會,問題如影隨形。塑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新聞輿論永遠不會缺席。本書集中了近年來中國之聲深度調查的頗具代表性的社會案例,從富士康員工“九連跳”到太子奶轉讓迷局,從被遺失的村莊到減負教育“京八條”,從五常大米摻假到黑廣播,從棚改違規到一日游亂象,中國之聲富有社會責任感的記者編輯和制作者們,用他們悲天憫人的情懷,在關注、關照中克服困難,勇敢調查,還原真相。書中一個個令人唏噓的節目 ,告訴我們,變化中的社會,改革中的中國,仍然有許許多多需要我們用心關注的人們,而他們,也是當代中國偉大復興的創造者和貢獻者。作者在向我們呈現這些社會問題的時候,并不僅僅是客觀記錄,潛藏于文本中的,還有為變遷中國播撒陽光的責任和情懷。
用聲音記錄中國(全3冊) 內容簡介
用聲音記錄中國 叢書,這是一套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中國之聲核心團隊創作、輯成的案例型作品。作品從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等多個角度,記錄了當代中國社會變遷過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人物和現象,并以新聞的視角,透視當代中國波瀾壯闊的偉大復興歷程。中國之聲是多年來屹立在中國新聞行業之巔的新聞頻道,他們制作的音頻新聞節目,堪稱中國廣電新聞領域的標桿。
用聲音記錄中國(全3冊) 目錄
用聲音記錄中國(全3冊) 作者簡介
主編 高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新聞節目中心副主任、中國之聲頻率副總監、高級編輯、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碩士畢業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事廣播工作二十余年,始終工作在廣播新聞一線核心崗位。從全國廣播名欄目《午間半小時》編輯、記者起步,歷任 《午間一小時》節目制作人、《新聞和報紙摘要》、《全國新聞聯播》審稿人、中國之聲晚間節目部主任、特別報道部主任。作品曾獲亞廣聯大獎、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等各類獎項五十多項。本叢書中的絕大部分作品均由其領銜策劃、創作。在高校新聞學院擔任客座教授,開設“音頻節目制作”和“深度報道”兩門課程。
執行主編/樊新征主編 高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新聞節目中心副主任、中國之聲頻率副總監、高級編輯、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碩士畢業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事廣播工作二十余年,始終工作在廣播新聞一線核心崗位。從全國廣播名欄目《午間半小時》編輯、記者起步,歷任 《午間一小時》節目制作人、《新聞和報紙摘要》、《全國新聞聯播》審稿人、中國之聲晚間節目部主任、特別報道部主任。作品曾獲亞廣聯大獎、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等各類獎項五十多項。本叢書中的絕大部分作品均由其領銜策劃、創作。在高校新聞學院擔任客座教授,開設“音頻節目制作”和“深度報道”兩門課程。
執行主編/樊新征
現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新聞節目中心時政采訪部副主任、高級編輯。1978年生于北京,1996年起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就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十五年來一直工作在新聞一線,曾相繼在新聞編播部、晚間節目部、策劃部、編輯部、時政采訪部就職,熟悉中國之聲所有崗位流程。曾參與主持新聞名專欄《全國新聞聯播》 改版,擔綱策劃《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直播》《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特別直播》《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特別直播》《京滬高鐵開通特別直播》《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交會對接特別直播》等大型直播,并主持《先生》《生死關頭》《天下英才》《爸媽回家吧》《民法總則必修課》《共享單車能騎多遠》《校園欺凌現象調查》《電信防騙學院》《北京幼升小調查》《校長的暑假》 等一系列深度報道,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等各類獎項。
執行主編/王 磊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新聞節目中心時政采訪部副主任、高級編輯、新聞觀察員。2002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同年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曾經在《新聞縱橫》節目做過六年輿論監督記者,長期值守旗艦欄目《新聞和報紙摘要》,多次參與重大新聞報道的現場評論,作品屢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
執行主編/劉 欽
高級編輯。1999年大學畢業后入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迄今在聲音的世界里工作了二十年,參加過的節目有:《午間半小時》《午間一小時》《新聞和報紙摘要》《全國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第一報告》等,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2011年起,任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節目中心特別報道部主任,專注深度調查和輿論監督的部門工作七年有余,和同事們一起創作或見證他們采制了不少在新聞界叫得響并掀起過輿論熱潮、推動過社會進步的報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