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玉堂雜記校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24130348
- 條形碼:9787224130348 ; 978-7-224-1303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玉堂雜記校箋 內(nèi)容簡介
《玉堂雜記校箋》主要內(nèi)容: 《玉堂雜記》主要版本書影 ; 原序 ; 一 學士遇圣節(jié) ; 二 學士初除 ; 三 鎖院 ; 四 太上皇帝上尊號 ; 五 禮部太常寺欲將國朝加上尊號并上壽典禮參酌比附 ; 六 大禮降御劄 ; 七 議明堂大禮 ; 當議將上取旨 ; 九 孝宗乘玉輅 ; 一○ 揭雞竿 ; 一一 皇太子判臨安府等。
玉堂雜記校箋 目錄
卷上
一 學士遇圣節(jié)
二 學士初除
三 鎖院
四 太上皇帝土尊號
五 禮部太常寺欲將國朝加上尊號并土壽典禮參酌比附
六 人禮降御割
七 議明堂大禮
八 當議將土取旨
九 孝宗乘玉輅
一○ 揭雞竿
一一 皇太子判臨安府
一三 答皇子韶用「卿」字
一三 春端帖子
一四 玉堂集載皇太子府春端帖子
卷中
一五 左右仆射改作左右丞相
一六 王炎除框密使
一七 表紙與詔紙
一八 宰執(zhí)及親王、使相、太尉生日
一九 立翟貴妃為皇后
二○ 都堂召議賜交趾來年歷日詔書
二一 趙伯圭除宮觀使
二二 錢良臣辭免監(jiān)修國史日歷所
二三 澄碧殿錫宴
二四 魏王趙愷職位變更
二五 封侯用郡名
二六 通稱侍從非兩制
二七 王綸掌內(nèi)外制
二八 降詔不允循故事
卷下
二九 諮報
三○ 內(nèi)制多避兩府親嫌
三一 兼權(quán)學士院
三二 正除翰苑多登二府
三三 崔大雅權(quán)直學士院
三四 崔大雅月俸為學士三分之二
三五 試館職
三六 輪講筵學士院官直宿禁林
三七 明堂禮復(fù)舊制
三八 屏風兒
三九 文德殿聽麻
四○ 禁中以鎖院為重
四一 非時宣召院官
四二 除拜節(jié)鉞以上多由中書追熟狀
四三 官在都下者除拜加恩
四四 獎諭臣僚自有定式
四五 翰林學士院印
四六 以學士院為欽宗幾筵殿
四七 學士院舊號北門
四入 學士院記
四九 朝殿日
五○ 車駕將出孟享或過宮
五一 朝臣遇節(jié)序賜予多權(quán)停
五二 十月旦賜襖子錦
五三 寓直敢同東道,王
五四 翰林學士初上,舊制敕設(shè)甚盛
五五 學士院為館閣官具食
五六 在翰苑,獨員之日常多
五七 上數(shù)令薦詞臣為代
附錄一 跋語輿提要
丁朝佐跋語
蘇森跋語
毛晉識語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附錄二 周必大主要傳記資料
宋史本傳
少傅觀文殿大學士致仕益國公贈太師詮文忠周公神道碑
周文忠公行狀(開禧元年十二月》
忠文耆德之碑(奉敕撰》
祭周益公丞相文
條周益公文
祭周子充丞相文
主要參考文獻
玉堂雜記校箋 作者簡介
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一字洪道,號省齋居士、青原野夫。原籍管城(今河南鄭州),高宗建炎二年(1128)其祖父周詵任廬陵通判(今江西吉安),因家焉。晚年創(chuàng)平園居,故又自號平園老叟。南宋中興時期的名相兼政治家、文學家和考據(jù)學家。其著述豐富,文才卓越。作為南宋中興時期的名相兼政治家,周必大立朝正直,屢參機要,歷仕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官拜左相,時稱“周揆”。其直接參與處理國家大事,提出了諸如人才、諫議、邊帥久任、重農(nóng)等許多具體可行的政治見解,對南宋中興局面的形成和穩(wěn)定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山海經(jīng)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