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國學術環境建設研究報告(2018)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18402
- 條形碼:9787302518402 ; 978-7-302-51840-2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學術環境建設研究報告(2018) 本書特色
良好的學術環境是培養優秀科技人才、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的重要基礎。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組織了關于學術環境優化的國內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開展了對中國學術環境建設狀況的實證調研。 本書是“我國學術環境建設狀況評估”課題組成果的凝練,共分為六章。*章為學術環境建設的理論探析,第二章介紹了學術環境建設的國際經驗與實踐,第三章梳理了我國學術環境建設的政策發展與體系,第四章是對我國學術環境建設現狀調查結果的分析,第五章為學術環境優化指數的構建與分析,第六章結合我國學術環境存在的問題,提出未來優化學術環境的對策建議。 本書可供從事學術環境及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相關政府部門管理者和學術機構管理者參考借鑒。
中國學術環境建設研究報告(2018) 內容簡介
良好的學術環境是培養很好科技人才、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的重要基礎。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組織了關于學術環境優化的靠前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開展了對中國學術環境建設狀況的實證調研。 本書是“我國學術環境建設狀況評估”課題組成果的凝練,共分為六章。章為學術環境建設的理論探析,第二章介紹了學術環境建設的靠前經驗與實踐,第三章梳理了我國學術環境建設的政策發展與體系,第四章是對我國學術環境建設現狀調查結果的分析,第五章為學術環境優化指數的構建與分析,第六章結合我國學術環境存在的問題,提出未來優化學術環境的對策建議。 本書可供從事學術環境及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相關政府部門管理者和學術機構管理者參考借鑒。
中國學術環境建設研究報告(2018) 目錄
一、 學術環境的概念界定
(一) 學術環境與學術生態的關系
(二) 學術環境和科研環境的區別
二、 學術環境的內涵、分類及影響因素
(一) 學術環境的內涵和分類
(二) 學術環境的影響因素
三、 學術環境的功能
(一) 學術環境對人才能力提升和充分
發揮的作用
(二) 學術環境對促進人才間合作的
作用
四、 良好學術環境具備的條件
第二章學術環境建設的國際比較
一、 美國學術環境建設概況
(一) 美國學術環境治理主體
(二) 美國學術環境治理機制及措施
(三) 美國學術環境建設取得的成效
二、 英國學術環境建設概況
(一) 英國學術環境治理主體
(二) 英國學術環境治理機制及措施
(三) 英國學術環境建設取得的成效
三、 德國學術環境建設概況
(一) 德國學術環境治理主體
(二) 德國學術環境治理機制及措施
(三) 德國學術環境建設取得的成效
四、 日本學術環境建設概況
(一) 日本學術環境治理主體
(二) 日本學術環境治理機制及措施
(三) 日本學術環境建設取得的成效
第三章我國學術環境建設政策分析
一、 學術環境建設的階段分析
(一) 重構時期
(二) 調整時期: 學術環境初建
(三) 發展時期: 學術環境體制化建設
(四) 新時期: 學術環境生態化建設
二、 當代學術環境建設政策分析
(一) 學術環境建設的五大領域總體分析
(二) 學術環境建設的五大領域政策具體
分析
第四章我國學術環境建設現狀實證分析研究
一、 學術環境建設的評價指標體系
(一) 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二)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二、 學術環境建設現狀實證分析方法
(一) 問卷調查
(二) 其他輔助研究方法
三、 學術環境建設現狀實證研究結果
(一) 科研管理環境統計分析
(二) 宏觀政策環境統計分析
(三) 學術民主環境統計分析
(四) 學術誠信環境統計分析
(五) 人才成長環境統計分析
第五章學術環境優化指數的計算和分析
一、 學術環境優化指數計算方法
二、 我國學術環境優化指數和分指數計算結果
分析
(一) 學術環境優化指數測算結果分析
(二) 學術環境優化分指數計算結果分析
第六章我國學術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一、 我國學術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 科研管理環境存在的問題
(二) 宏觀政策環境存在的問題
(三) 學術民主環境存在的問題
(四) 學術誠信環境存在的問題
(五) 人才成長環境存在的問題
二、 我國學術環境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 建立學術懲戒機制,破解學術不端行為
困境
(二) 構建客觀科學公正的學術評價體系,
引導科技工作者創新實踐
(三) 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的積極性
(四) 發揚學術民主應倡導學術自由,
鼓勵學術爭鳴
(五) 面向長遠目標,重視青年人才培養
(六) 減少行政化管理,發揮科研自主權
(七) 加強聯系和信息整合,減少資源配置
碎片化
參考文獻
附件
一、 學術環境評估問卷
二、 學術環境政策表
中國學術環境建設研究報告(2018) 作者簡介
劉萱,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訪問學者。曾作為課題負責人或主要參與人主持或參與研究30余項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課題及省部級研究課題。作為第一或第二作者公開發表中英文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和研究報告40余篇。劉萱活躍于國際合作與學術活動,2014年至2018年擔任國際公眾科學技術傳播組織(PCST)科學委員會委員,曾受邀在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中做主旨報告兩次,專題學術報告十余次。近年來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文化研究,公眾參與科學研究,創新環境與生態等。 王宏偉,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在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福特基金高級訪問學者。擔任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技術指標研究會副理事長。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科技創新與經濟增長、科技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項目評估,以及能源經濟、水利經濟等領域。 主要承擔和參與的課題有70多項,其中科技創新領域近50項,超大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