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茶里的修行之道:茶修(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85864
- 條形碼:9787540785864 ; 978-7-5407-8586-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茶里的修行之道:茶修(精裝) 本書特色
從物質到精神,享用一杯茶的全部。資深茶人王瓊,以20余年的習茶經驗,將“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與當代人的家庭生活、個人成長密切結合,梳理出“借茶修為,以茶養德”的“茶修”體系。通過生動鮮活的切身感悟和個案分享,在泡好一壺茶的技藝之上,體悟茶道精神,進而回到生活中去修養、修正我們的日常行為,給他人帶來更多的關照、方便,讓自己從中獲得真正的愉悅和平衡。本書首倡的“茶修”,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用心傳承、應時延展,幫助當代人擺脫緊張、焦慮、困頓,完善生活的藝術,提升生命的質感。
中國茶里的修行之道:茶修(精裝) 內容簡介
生活需要儀式感,但往往被儀式所累。儀式感的背后其實是對身心安頓、歲月靜好的渴求。王瓊老師的這部《茶修》,有對習茶規矩、行茶技藝的歸納,有對名茶品鑒、沖泡的分享,更有對如何于茶中修身養性的引領。“茶修”,不僅僅是文化、方法、技藝,更是一種簡而易行、行則受益的人生修行。這樣的“茶式生活”不是浮于表面的儀式,而是在規矩中成就方圓,讓人提振身心能量的源泉。這種能量,在閱讀本書的文字時,就會慢慢沁入人心。
中國茶里的修行之道:茶修(精裝) 目錄
**章:茶修,當代茶文化的表達
一、茶修的緣起
二、茶修的核心
1. 茶修的定義與茶修體系
2. 茶修的精神:和靜通圓
3. 茶修的時代意義:建立秩序,和諧天下
三、茶修,于規矩里成就方圓
1. 從“君子九容”到“茶修十禮”
2. 從“精行儉德”到“茶人十律”
3. 從“廉美和靜”到“茶席六要”
4. 從“儒釋道醫”到“行茶十式”
第二章:茶修宗旨:借茶修為·以茶養德
一、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二、知禮懂理重在踐行
三、茶小白的**杯茶
四、向我泡過的茶致歉
五、茶湯中修知止之慧
六、賽車手的茶修生活
七、我和媽媽成為同學
八、夫妻共修幸福秘籍
九、一杯茶里愛上自己
十、我做了自己的主人
第三章:茶修理念:日日行茶·時時修持
一、清雅的綠茶
1. 攬得滿園春色入心——太平猴魁
2. 一杯茶,一座山——峨眉雪芽
二、內斂的白茶
1. 隨順的茶——2007 年白毫銀針
2. 醉翁之意在茶—— 2008 年極品白牡丹
三、多情的花茶
1. 深情的茉莉花茶——茉莉大白毫
2. 記憶深處的一抹金黃—— 曉起皇菊
四、含蓄的黃茶 113
兄弟的茶——蒙頂黃芽
五、溫暖的紅茶 117
幸福沒有終了—— 2016 年正山小種
六、深邃的黑茶
1. 古樸天然——九十年代老千兩
2. 好喝不貴的口糧茶——2014 年熟普洱茶
七、曠達的普洱茶
1. 和靜通圓—— 2013 年易武古樹生茶
2. 中正之茶—— 八十年代 7542
八、芬芳的烏龍茶
1. 鐵觀音的回憶——正味鐵觀音
2. 方寸間的幸福——漳平水仙
3. 美人,在東方——2017 年東方美人
4. 一碗“工夫”見人情——2015 年蜜蘭香單叢
5. 歲月清幽漸漸行——2015 年慧苑老叢水仙
第四章:茶修美學:生活藝術·生命質感
一、一次呼吸
二、一步行走
三、一餐飯食
四、一段音樂
五、一支舞蹈
六、一幅繪畫
七、一方茶席
八、一盞清茶
九、一心無念
十、一夜安眠
第五章:茶修哲學:能量在心·技藝在手
一、專注的力量
二、澄明的照見
三、素淡的味道
四、留白的妙有
五、真實的安靜
六、水流的靜定
七、永恒的時尚
八、感動的儀式
后記:約茶
中國茶里的修行之道:茶修(精裝) 作者簡介
王瓊:茶修首倡者、和靜園品牌創始人、和靜茶修學堂創始人、“申時茶”的倡導及踐行者。 參與“中國茶藝師職業標準”制定,獲得中國茶道專業委員會指定茶道教師榮譽。曾出版茶散文集《白云流霞》、茶文化教學光盤《中國茶藝經典》,原創茶修教程“泡好一壺中國茶”。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