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和樂堂叢書小校經閣遺芬和樂堂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4108
- 條形碼:9787547514108 ; 978-7-5475-1410-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和樂堂叢書小校經閣遺芬和樂堂叢書 本書特色
劉體智(1879—1962),字晦之,又作惠之、慧之,安徽廬江人,為晚清重臣劉秉璋之子。雅好收藏,室名有“善齋”與“小校經閣”等,于甲骨銅器、書畫珍籍等咸有涉獵,多能得其精粹。其舊藏今多存于國家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安徽省博物館等處。
本書所收文獻,以劉氏裔孫劉耋齡所藏劉氏與羅振玉、郭沫若、容庚、唐蘭、陳夢家、胡厚宣等著名學者的往來信札以及“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上海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等公藏機構的檔案為主,劉氏舊藏文物照片為附,其內容皆與劉晦之先生交游、收藏事跡有關,統名之曰“小校經閣遺芬”。信札附題解與注釋,以揭示相關歷史背景與文化意義。附錄收入相關研究論文數篇,以便于讀者進一步了解劉氏收藏經歷及藏品價值。
和樂堂叢書小校經閣遺芬和樂堂叢書 內容簡介
劉體智(1879—1962),字晦之,又作惠之、慧之,安徽廬江人,為晚清重臣劉秉璋之子。雅好收藏,室名有“善齋”與“小校經閣”等,于甲骨銅器、書畫珍籍等咸有涉獵,多能得其精粹。其舊藏今多存于國家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安徽省博物館等處。 本書所收文獻,以劉氏裔孫劉耋齡所藏劉氏與羅振玉、郭沫若、容庚、唐蘭、陳夢家、胡厚宣等有名學者的往來信札以及“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上海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等公藏機構的檔案為主,劉氏舊藏文物照片為附,其內容皆與劉晦之先生交游、收藏事跡有關,統名之曰“小校經閣遺芬”。信札附題解與注釋,以揭示相關歷史背景與文化意義。附錄收入相關研究論文數篇,以便于讀者進一步了解劉氏收藏經歷及藏品價值。
和樂堂叢書小校經閣遺芬和樂堂叢書 目錄
劉氏致容庚書
劉氏致中博院、史語所諸公書(信封附)
附善齋銅器列單草目
附善齋銅器價目
羅振玉致劉氏書(信封附)
附鮑鼎手書詩
徐森玉致劉氏書
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相關函件
附《劉晦之先生捐贈小校經閣藏書清冊》選頁
附《廬江劉氏捐贈石刻拓本記目》選頁
附《開箱點見圖書登記簿》選頁
附宋本《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劉氏跋
附宋本《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書影
尹石公致劉氏書
附蘇北歷史文物保管委員會接收函(信封附)
附其他接收函
郭沫若致劉氏書(信封)
容庚致劉氏書(信封附)
附《頌齋書畫叢帖清冊》選頁
附戴熙《松竹山莊圖卷》
附湯貽汾《秋林琴韻圖書畫合璧卷》
附厲鶚《游仙詩冊》
附王時敏隸書五言聯
附熊方受行書七言聯
附張錦芳臨《漢周憬碑冊》
附林良《秋樹聚禽圖軸》
附《廬江劉氏善齋舊藏甲骨清冊》選頁
附劉氏善齋舊藏甲骨選萃
附劉氏舊藏吳大澂篆書七言聯
附于右任贈劉氏五言聯
附吳炳題《九歌圖》
附王翚《墨筆山水冊》
附劉氏書畫墨跡
唐蘭致劉氏書(信封附)
陳夢家致劉氏書(信封附)
胡厚宣致劉氏書(信封附)
附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中國語文學系公函
史語所、中博院諸人致劉氏書(信封附)
附代博物院擬呈教育部文
附擬購善齋銅器目
附善齋開具器物定價單
陳夔龍贈詩冊頁
胡邦彥錄劉文莊公詩
附錄一 善齋劉氏與容庚往來函札 / 李宗焜
附錄二 臺北故宮博物院現藏善齋銅器 / 游國慶
附錄三 國家圖書館的善齋舊藏甲骨及其著錄 / 趙愛學
附錄四 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善齋劉氏贈容庚書畫概況 / 陳志云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 劉耋齡
和樂堂叢書小校經閣遺芬和樂堂叢書 相關資料
本書主編劉耋齡教授是上海文史館館員,他的祖父也就是本書所收資料的原始作者劉體智先生也上海文史館館員。劉體智先生是民國時期上海的大銀行家、大收藏家,對近代上海文化史有不小的影響,他收藏的甲骨金文資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獲得郭沫若、容庚等著名學者的推崇。他的藏書樓小校經閣至今保存完好,是靜安區文物保護單位。
本書內容以劉耋齡教授自藏文獻和上海、臺北、廣州等地公藏機構的藏品為主,力求充分地反映劉體智先生的收藏細節。編注者張濤副研究員在文史領域有一定造詣,對全書文獻作了細致認真的整理,有助于讀者深入掌握本書內容。長期以來,學界對劉體智先生的收藏經歷并未能深入了解。現在,本書的出版剛好彌補了這一缺憾,對弘揚上海文化也具有積極意義。
——陳先行(上海圖書館研究員)
我從事上海近代文化的研究和寫作工作多年,對劉氏一族頗有了解。在我看來,此書至少具有如下特色:一、首次系統公布了劉體智先生收藏事業的原始文獻,其中有劉耋齡先生私藏信札,還有臺北史語所的檔案,都是首次公布的高清圖版,史料和藝術價值很高;二、本書編寫體例得當,以人員為宗,而相關內容以類相從,圖版、釋文、題解、注釋四位一體,對資料的利用非常深入,全書之末還有國內圖書館、博物館領域專家撰寫的文章,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研究信息;三、海派文化海納百川,心態*為開放,本書所反映出的劉體智的收藏心態,包括無償為學者提供資料、把藏書捐獻給上海文管會等舉措,是海派文化的典型事例,對于弘揚上海文化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宋路霞(作家、原華東師范大學校報編輯部主任)
和樂堂叢書小校經閣遺芬和樂堂叢書 作者簡介
劉耋齡,1934年2月13日生于上海,1959年畢業于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后長期在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執教,任政協上海市第八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雅好收藏,曾獲上海市收藏協會“海派收藏成就獎”,近年陸續整理藏品,匯為“和樂堂叢書”出版。
張濤,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