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上冊)/劉慶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81614
- 條形碼:9787560881614 ; 978-7-5608-816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機化學(上冊)/劉慶儉 本書特色
本書是高等學校有機化學教材,可供化學、應用化學、化工、制藥等專業(yè)有機化學教學用。全書分為上下兩冊,共十六章,按官能團分類討論,包括飽和烴、不飽和烴(烯與炔)、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元素與金屬有機化合物、雜環(huán)化合物、生物分子(糖、氨基酸與蛋白質(zhì)、核酸、天然產(chǎn)物——類脂、萜類、甾體與生物堿),中間插入立體化學與波譜解析兩章,周環(huán)反應放在*后。
有機化學(上冊)/劉慶儉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高等學校有機化學教材,可供化學、應用化學、化工、制藥等專業(yè)有機化學教學用。全書分為上下兩冊,共十六章,按官能團分類討論,包括飽和烴、不飽和烴(烯與炔)、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元素與金屬有機化合物、雜環(huán)化合物、生物分子(糖、氨基酸與蛋白質(zhì)、核酸、天然產(chǎn)物——類脂、萜類、甾體與生物堿),中間插入立體化學與波譜解析兩章,周環(huán)反應放在很后。
有機化學(上冊)/劉慶儉 目錄
前言
導論 Introduction
O.1 有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學
0.1.1 有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學
0.1.2 有機化合物的特點
0.1.3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0.1.4 有機化學的發(fā)展
0.1.5 有機化學的重要性
0.1.6 如何學習有機化學
0.2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理論
0.2.1 化學結構理論的歷史發(fā)展
O.2.2 化學結構理論
0.2.3 結構與異構
0.2.4 鍵線式結構表達
O.2.5 共價鍵參數(shù)
O.2.6 共價鍵與分子的極性
O.2.7 共價鍵的斷裂與反應
O.2.8 兩類試劑與反應
O.3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測定
習題
第1章 烷烴 Alkanes——飽和烴 Saturated Hydrocarbons
1.1 開鏈烷烴
1.1.1 烷烴的命名
1.1.2 烷烴的結構
1.1.3 烷烴的物理性質(zhì)
1.1.4 烷烴的化學反應
1.1.5 烷烴的來源、用途與制備
1.2 環(huán)烷烴
1.2.1 環(huán)烷烴命名
1.2.2 環(huán)烷烴的結構
1.2.3 環(huán)烷烴的物理性質(zhì)
1.2.4 環(huán)烷烴的化學反應
1.2.5 環(huán)烷烴的來源、用途與制備
習題
第2章 立體化學 Stereochemistry
2.1 立體異構
2.1.1 順反異構
2.1.2 順反異構體的性質(zhì)
2.2 對稱性與手性
2.2.1 對稱性
2.2.2 手性
2.3 手性與對映異構
2.3.1 手性與對映異構
2.3.2 手性因素
2.3.3 構型表達
2.3.4 手性與旋光性
2.4 對映異構與非對映異構
2.4.1 對映異構體與非對映異構體
2.4.2 含兩個手性碳的化合物
2.4.3 含三個手性碳的化合物
2.4.4 環(huán)狀化合物的立體異構
2.4.5 立體異構體數(shù)
2.4.6 外消旋體拆分
2.4.7 光學純度與對映體過量
2.5 構象與構象分析
2.5.1 構象與穩(wěn)定性
2.5.2 構象與旋光性
2.5.3 構象與反應性——構象分析
習題
第3章 不飽和烴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3.1 烯烴 Alkenes——不飽和烴(1)
3.1.1 烯烴的結構與命名
3.1.2 烯烴的物理性質(zhì)
3.1.3 烯烴的化學反應
3.1.4 二烯烴
3.1.5 烯烴的制備
3.1.6 烯烴的存在與用途
習題
3.2 炔烴 Alkynes——不飽和烴(2)
3.2.1 炔烴的結構與命名
3.2.2 炔烴的反應
3.2.3 炔烴的制備
習題
第4章 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 Spectral Elucid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4.1 核磁共振譜NMR
4.1.1 氫譜1H NMR
4.1.2 碳譜13C NMR
4.1.3 二維核磁共振譜
4.2 紅外光譜
4.2.1 分子振動與紅外吸收光譜
4.2.2 化合物的基團特征頻率與指紋區(qū)
4.2.3 影響紅外振動吸收頻率的因素
4.2.4 各類化合物的紅外特征吸收
4.2.5 紅外譜測定
4.2.6 紅外譜解析
4.3 質(zhì)譜
4.3.1 質(zhì)譜與離子
4.3.2 斷裂方式及其斷裂規(guī)律
4.3.3 質(zhì)譜解析
4.3.4 質(zhì)譜離子源與質(zhì)量分析器
4.4 紫外-可見光譜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
4.4.1 電子躍遷
4.4.2 紫外-可見吸收譜與分子結構
4.4.3 紫外-可見吸收譜實例
4.5 波譜綜合解析
4.5.1 結構推導信息
4.5.2 結構推導方式與不飽和度
4.5.3 化學法推導結構
4.5.4 波譜法推導結構
習題
第5章 芳香烴 Aromatic Hydrocarbons
5.1 芳香烴的命名與結構
5.2 芳香烴的物理與生化性能
5.2.1 芳香烴的物理
5.2.2 芳香烴的生化性能
5.3 芳烴的化學反應
5.3.1 芳香親電取代反應
5.3.2 芳環(huán)的氧化還原反應
5.3.3 芳環(huán)側(cè)鏈的反應
5.4 多環(huán)芳烴
5.4.1 多苯代脂烴
5.4.2 聯(lián)苯
5.4.3 稠環(huán)與多環(huán)芳烴
5.5 芳烴的來源與個別化合物
5.5.1 芳烴的來源
5.5.2 重要的個別化合物
5.6 芳香性與非苯芳烴
5.6.1 芳香性
5.6.2 Hnckel規(guī)則
5.6.3 非苯芳香體系
5.7 富勒烯與石墨烯
5.7.1 富勒烯 Fullerene
5.7.2 石墨烯 Graphene
習題
第6章 鹵代烴 Halobydrocarbons
6.1 鹵代烴的類型與命名
6.1.1 鹵代烴的類型
6.1.2 鹵代烴的命名
6.2 鹵代烴的結構、物理與生化性能
6.2.1 鹵代烴的結構
6.2.2 鹵代烷的物理性質(zhì)
6.2.3 鹵代烷的生化性能
6.3 鹵代烴的化學反應
6.3.1 親核取代反應
6.3.2 消去反應
6.3.3 金屬化反應
6.3.4 還原反應
6.4 鹵代烴的制備
6.4.1 由醇制備
6.4.2 鹵代烴與鹵素交換
6.4.3 烯、炔加成鹵化氫、鹵素
6.4.4 飽和碳的自由基鹵代
6.4.5 芳環(huán)鹵代
6.4.6 由羰基化合物制備
6.4.7 鹵仿反應
6.5 個別化合物與用途
6.5.1 鹵代烴的用途
6.5.2 個別化合物
6.6 氟代烴
6.6.1 氟代烴制備
6.6.2 個別化合物與用途
習題
第7章 醇酚醚 Alcohols,Phenols and Ethers
7.1 醇 Alcohols
7.1.1 醇的分類與命名
7.1.2 醇的結構與物理性質(zhì)
7.1.3 醇的化學反應
7.1.4 醇的制備與個別化合物
7.1.5 多元醇
7.2 酚 Phenols
7.2.1 酚的分類、結構與命名
7.2.2 酚的物理與生化性質(zhì)
7.2.3 酚的化學反應
7.2.4 酚的制備與個別化合物
7.3 醚 Ethers
7.3.1 醚的命名
7.3.2 醚的結構與物理性質(zhì)
7.3.3 醚的化學反應
7.3.4 醚的制備
7.3.5 環(huán)醚
習題
展開全部
有機化學(上冊)/劉慶儉 作者簡介
劉慶儉,教授,山東師范大學,長期從事教學工作,講授有機化學、高等有機化學、有機合成、藥物合成反應(本科生)和有機立體化學、有機波普解析(研究生)等課程,2007-2017年任化學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