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丹青妙手劉奎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305339
- 條形碼:9787556305339 ; 978-7-5563-053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丹青妙手劉奎齡 本書特色
劉奎齡作為河西區走出的藝術大師,當仁不讓地成為河西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 《丹青妙手劉奎齡/海河西岸記憶叢書》是一部全面介紹天津畫家劉奎齡的傳記,為目前為系統詳盡研究劉奎齡及其繪畫、繪畫傳派的史料。該書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丹青妙手劉奎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全面介紹天津畫家劉奎齡的傳記, 以學術的態度對其進行了系統地梳理與研究, 對繪畫大師劉奎齡進行專題個案研究, 此書以翔實的歷史資料、深入的作品分析、中肯的地位評價成為國內外研究“津沽畫派”代表人物劉奎齡的重要參考文獻。
丹青妙手劉奎齡 目錄
藝途孤旅問生平
名門世家代有人杰
敬業學堂問道新學
融會中西自成一派
老有所為藝有傳承
怡園種墨草廬香
自學成才兼取東西
廣學各家開創新風
妙筆生花自成一家
劉氏藝術源遠流長
妙筆丹青寫百獸
花鳥畫:彩風墨韻開新風
人物畫:形神兼備氣韻生
走獸畫:生龍活虎嘯空山
愛寵小貓犬
猛獸有雄風
天地為爐造化功
黃昏眷顧*斜陽
展卷猶聞故國風
博古通今,劉門出人才
融會傳承說畫癡
吉光煥彩有余音
附錄一:劉奎齡年譜
附錄二:劉奎齡常用印章(圖)
參考資料
丹青妙手劉奎齡 節選
《丹青妙手劉奎齡/海河西岸記憶叢書》: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輯出版的《天津史志叢刊——天津近代人物錄》(二)中,“劉奎齡”條目下也記載:“(劉奎齡)少年時期在天津敬業中學(今天津南開中學)就讀,接受西畫有關透視、比例、色彩、光影等寫生常識。1905年畢業后,即開始刻苦自學,博覽、臨摹古今名畫。”此書中將劉奎齡的就讀學校記載為“天津敬業中學(今天津南開中學)”,其實“天津南開中學”這個稱呼并不準確。嚴格地講,1898年,嚴修開辦家館,聘張伯苓任教,這時嚴氏家館被稱為“嚴館”:1904年10月17日,在嚴氏、王氏家館的基礎上創立私立中學堂。后改名“敬業中學堂”;1905年改稱“私立**中學堂”,嚴修為校董,張伯苓任監督(即校長);1906年在南開興建新校舍。1907年學校更名為“私立南開中學堂”。 從1898年嚴修聘請張伯苓擔任家塾教師,到1904年私立中學堂(即后來的南開中學)建立,中間經過6年時間。這6年。既是世紀交替之際,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空前的大變革時期。其間許多爭論、沖突的焦點都是圍繞教育、學術與文化展開的。6年中,新學制建立,新學校逐漸取代舊科舉,中國社會也隨之發生巨變。 長期以來有種模糊的說法,認為聘請張伯苓是嚴氏家塾的開端.其實并不準確。嚴家一直以來注重子女教育,僅以嚴修在家設館、聘師教子而言,是始于他進京任翰林編修的轉年(1887年)。**位教師為陳璋,而后又請陶仲明、趙士琛、趙元禮等任教。使黔期間,嚴修把家眷留在北京,并囑陶氏進行算學教育。1898年嚴修離職回津,便將京津兩館合并。由于原聘英文教師去海軍就職,教席出現了空缺。親友向嚴修推薦了一位名叫許子政的老師,不過許氏因為有了其他工作無法就任。轉又推薦了自己的內弟張伯苓。張伯苓不僅教英文。還以自己的才干獲得嚴修的認可,陸續擔任了算學、體操等科目的教學工作。 1901年4月,受戰爭影響一度停課的嚴氏家館重新開館復課。這時嚴館學生增至11人,除嚴氏子侄5人和陶孟和(陶仲明之子)、張彭春(張伯苓之弟)外,又有幾位親友子弟加入。老師方面,張伯苓仍教英文、算學,并逐漸成為嚴館教學的組織者。陶仲明不幸于亂中病故,國文課改由陳哲甫任教。同時。嚴館中又來了3位日文教師:大野拾吉、足立傳一郎和巖村氏。 嚴館課程也進行了調整,原本“半日習國文。半日習英文”。從這年冬,功課加緊。據嚴修之侄嚴智惺的日記,張伯苓設計了一份新日程表:“早七時半起。八時十五分入館,添讀英文。自九時四十五分至十一時四十五分課幾何學。十一時四十五分后體操。每晚東文。十時放館。十時十五分息。”新日程將國文、英文、算學課均置于上午,留出下午自習、讀書、寫作,并在每晚添加日文課。 嚴仁曾是嚴修先生的侄孫,其父嚴智惺也是“嚴館”的首期學員。據《嚴修年譜》記載,1898年11月28日(清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十五日),嚴修設立家塾,取名“嚴館”,聘張伯苓先生主講,英、算、理、化諸科,時稱“西學”,教授其子侄5人智崇、智怡、智庸、智鐘、智惺以及陶仲明之子陶孟和。 ……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