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1961-1987-記憶之聲-萊維訪談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87353
- 條形碼:9787508687353 ; 978-7-5086-8735-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61-1987-記憶之聲-萊維訪談錄 本書特色
1961—1987年間,普里莫·萊維接受了不計其數的采訪。本書兩位編者精選了其中36篇采訪,編錄成這本《記憶之聲》。本書分為六個部分,涵蓋了萊維一生的軌跡,呈現出“幸存者”“作家”“化學家”“政論家”“猶太人”等多面向的萊維。在書中,他談到從奧斯維辛返家后,自己迫切地想要講述集中營的故事,享譽全球的“奧斯維辛三部曲”就在萊維與他人的對話中應運而生;他談到自己為數不多的科幻小說和詩歌創作,擁抱技術的同時,萊維對人類的創造力依然抱有信心。在奧斯維辛40年后,萊維認為戰爭的陰霾仍未散去,法西斯主義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因此萊維積極地介入離散猶太人與以色列的問題,終其一生,他反對戰爭,呼吁和平。
“萊維作品”系列還包括《被淹沒與被拯救的》《他人的行當》《這就是奧斯維辛:1945—1986年的證據》《扳手》《休戰》《若非此時,何時?》《不定的時刻:萊維詩選》《記憶之聲:萊維訪談錄 1961—1987》《與你們交談的我:萊維、泰西奧談話錄》等。
1961-1987-記憶之聲-萊維訪談錄 內容簡介
★《記憶之聲》是完整的普里莫·萊維訪談錄。這個世界給萊維貼上沉重的標簽,使他簡化為一個符號,《記憶之聲》重現了另一個更加復雜和真實的萊維。
★讀者可以通過本書了解到萊維的生平趣事、文學的趣味和傾向、每本書的寫作緣起和過程,以及萊維對自己身份和現實政治的看法,為讀者閱讀萊維作品提供了非常好的背景介紹和深度注解。
★普里莫·萊維是奧斯維辛重要的記錄者和見證人,也是意大利標志性作家,是“歐洲高尚、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被卡爾維諾稱為“我們時代極重要、極富有天賦的作家之一”。
★梁文道極力推崇萊維:“他的作品中的正直、尊嚴以及不可掩蓋的人性光芒,足以使之躋身偉大文學作品之列。”
1961-1987-記憶之聲-萊維訪談錄 目錄
“我是一頭半人馬”(馬可·貝波里蒂)
編者的話
**部分 來自英語世界的采訪
杰梅茵·格里爾與普里莫·萊維的對談(1985)
一個被他的技藝拯救的男人(1986)
普里莫·萊維在倫敦(1986)
談話中的普里莫·萊維(1987)
第二部分 生活
記憶的小劇場(1982)
都靈(1980)
登山(1984)
化學(1983)
科學的邪惡力量(1987)
詩歌與計算機(1985)
我,老了嗎?(1982)
第三部分 作品
《休戰》(1963)
科幻故事1《自然故事》(1966—1971)
科幻故事2《形式的缺陷》(1971)
《元素周期表》(1975)
《扳手》(1979)
《尋根》(1981)
《若非此時,何時?》(1982)
《被淹沒與被拯救的》(1986)
第四部分 文學與寫作
一種神奇的必然性(1972)
與普里莫·萊維對話(1979)
為一份學術論文做采訪(1981)
邂逅普里莫·萊維(1981)
一場名為弗朗茨·卡夫卡的襲擊(1983)
普里莫·萊維(1984)
本質的和多余的(1987)
第五部分 奧斯維辛和幸存
圓桌:關于猶太人的問題(1961)
自我采訪:《這是不是個人》后記(1976)
回到奧斯維辛(1982)
記憶的責任(1983)
詞語、記憶、希望(1984)
第六部分 猶太教和以色列
某種程度上的猶太人(1976)
對普里莫·萊維的采訪(1979)
上帝和我(1983)
普里莫·萊維:貝京應該下臺(1982)
如果這是一個國家(1984)
1961-1987-記憶之聲-萊維訪談錄 相關資料
我們時代極重要、極富有天賦的作家之一。
——卡爾維諾
在普里莫•萊維的作品中,沒有一句話是多余的,每個字都不可或缺。
——索爾•貝婁
歐洲極高尚、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
——《洛杉磯時報》
如果一位化學家可以寫出這樣的作品,上帝幫幫那些作家們吧。
——《衛報》
普里莫·萊維是偉大的大屠殺回憶錄作家……也是我們時代文字杰出、優雅而動人的作家之一。
——《新共和》
他將歐洲猶太人的兩極生活放在一起作對比,萊維先生的小說形成了一種無可抵擋的、史詩般的氣質,這成就了他極好的作品。萊維又一次呈現了我們在他所有作品中都能找到的特點——對全人類的悲憫。
——《紐約時報》
一位杰出的作家已經出現,而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他的正直、他的尊嚴、他的人性,以及他那嚴格的標準。
——H•斯圖爾特•休斯《紐約時報》
1961-1987-記憶之聲-萊維訪談錄 作者簡介
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意大利猶太人,作家,化學家,奧斯維辛174517號囚犯。
1919年,萊維出生于意大利都靈;1944年,他因參與反法西斯運動被捕,后被遣送至集中營。戰爭結束后,他回到故鄉都靈生活。在此后的人生中,他從事工業化學這一行當30年,同時作為一位作家,寫作了“奧斯維辛三部曲”(《這是不是個人》《休戰》《被淹沒與被拯救的》),以及其他基于其化學家身份和大屠殺幸存者經歷的小說、散文和詩歌作品。1987年4月11日,萊維從他出生的房子墜落身亡。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曾評價說:“在普里莫•萊維的作品中,沒有一句話是多余的,每個字都不可或缺。”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