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普通生態學(第3版)/尚玉昌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75552
- 條形碼:9787301175552 ; 978-7-301-1755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普通生態學(第3版)/尚玉昌 本書特色
《普通生態學(第3版)》全面涵蓋了理論生態學研究的四個層次,即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采用較大篇幅介紹和討論了人類當前所面臨的環境危機和幾大全球性生態學問題,《普通生態學(第3版)》在第二版的基礎上增補了5章30節,反映了生態學的新進展。《普通生態學(第3版)》是作者在數十年教學和科研工作,特別是生態學的教學工作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的總結。不論是從內容、選材、結構和框架安排上,還是從教學的適用性上,《普通生態學(第3版)》都既照顧了學科的基礎性,又突出了學科的先進性。
普通生態學(第3版)/尚玉昌 內容簡介
《普通生態學(第3版)》是作者數十年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總結,全書80余萬字,插圖267幀,包括理論生態學和應用生態學兩部分,共分成6篇:緒論;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全球生態學。《普通生態學(第3版)》是在此書前兩版的基礎上增補修訂而成,除后兩篇是新增補外,其他增補內容還有:生物與氣候;植物對紫外線輻射的防護;植物如何應付洪澇;土壤生物的多樣性;生物與營養物;生物活動周期與環境的關系;生物之間的關系;集合種群及其模型;種群遺傳學及物種形成;應用種群生態學;群落的周期變化和島嶼群落等章節。書中有些內容是目前國內教材或專著尚未涉及的。 作為普通生態學教材,《普通生態學(第3版)》適用于綜合性大學、師范院校和農林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及科技工作人員。
普通生態學(第3版)/尚玉昌 目錄
第二篇 個體生態學(生物與環境)
第1章 環境與生態因子
**節 什么是環境
第二節 什么是生態因子
第2章 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基本原理
**節 利比希法則和耐受性法則
第二節 生物對各生態因子耐受性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三節 生物對生態因子耐受限度的調整
第四節 內穩態生物和非內穩態生物
第五節 生物保持內穩態的行為機制
第六節 生物的適應性
第3章 生物與氣候
**節 地球與太陽輻射
第二節 氣溫和氣團的全球循環
第三節 洋流及全球降雨格局
第四節 小氣候對生物的影響
第4章生物與光
**節 光是電磁波
第二節 光質的變化及其對生物的影響
第三節 光照強度及其對生物的影響
第四節 日照長度與光周期現象
第五節 植物對紫外線輻射的防護
第5章 生物與溫度
**節 溫度的生態意義
第二節 極端溫度對生物的影響
第三節 生物對極端溫度的適應
第四節 植物與溫度間的復雜相互關系
第五節 溫度與細菌的代謝活動
第六節 有效積溫法則
第七節 溫度與生物的分布
第6章 生物與水
**節 水的生態意義
第二節 植物與水的關系
第三節 植物如何應付洪澇
第四節 動物與水的關系
第五節 水的物理性質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第六節 水生生物的呼吸
第7章 生物與土壤
**節 土壤的生態意義
第二節 影響土壤形成的5種因素
第三節 土壤質地和結構對生物的影響
第四節 土壤的化學性質及其對生物的影響
第五節 土壤生物的多樣性
第六節 土壤的侵蝕和破壞
第8章 生物與營養物
**節 營養物的類別與功能
第二節 微生物與營養物循環
第三節 營養物質的可利用性
第四節 植物質量與動物營養
第五節 礦物營養與動物的生長和生殖
第9章 生物與輻射和火
**節 電離輻射
第二節 火
第10章 生物活動周期與環境的關系
**節 生物的固有活動節律
第二節 晝夜節律與生物鐘
第三節 臨界日照長度與生物的季節反應
第四節 潮間帶生物的活動節律與潮汐周期
第五節 物候學
第11章 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
**節 互惠共生
第二節 共棲(偏利)
第三節 植食現象(動物吃植物)
第四節 捕食現象(動物吃動物)
第五節 寄生
第六節 類寄生
第七節 種間競爭
第八節 抗生、互抗和中性現象
第三篇 種群生態學
第12章 種群生態學概論
**節 種群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什么是種群生態學
第三節 種群的基本特征
第13章 種群生命表及其分析
**節 生命表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命表的一般構成
第三節 特定時間(靜態)生命表
第四節 特定年齡(動態)生命表
第五節 動態混合生命表
第六節 圖解式生命表
第七節 植物生命表
第八節 生命表的編制方法
第九節 生命表分析
第14章種群的增長
**節 種群增長的一個簡單模型
第二節 種群的幾何級數增長
第三節 種群的指數增長
第四節 種群的邏輯斯諦增長
第五節 對種群增長模型的修正
第六節 種群增長實例
第15章集合種群及其模型
**節 什么是集合種群
第二節 集合種群的滅絕風險模型
第三節 集合種群的動態模型
第四節 集合種群模型的假定條件
第五節 集合種群模型的4個修正模型
第六節 集合種群研究的幾個實例
第七節 集合種群的習題及題解
第16章種群間的相互關系
**節 種群相互關系的類型
第二節 競爭
第三節 捕食
第四節 寄生物與寄主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五節 協同進化
第17章種群遺傳學和物種形成
**節 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
第二節 穩定化選擇、定向選擇和分裂選擇
第三節 近交使遺傳變異性減弱
第四節 小種群的遺傳漂變和*小可生存種群
第五節 物種的概念和地理變異
第六節 物種隔離和物種形成
第七節 物種形成和適應輻射
第八節 新種進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第18章種群的生活史對策和生殖對策
**節 什么是生活史
第二節 身體大小對生活史的影響
第三節 生活史中的變態現象
第四節 生活史中的滯育和休眠期
第五節 生活史中的衰老和死亡
第六節 種群的生殖對策
第19章種群的數量波動和調節機制
**節 種群數量調節問題的研究簡史
第二節 種群數量調節模型
第三節 密度制約和非密度制約因素
第四節 種群數量的周期波動
第五節 種群數量調節的外源性因素
第六節 種群內的自我調節機制
第七節 種群的自然調節與進化
第八節 植物種群的自然調節
第九節 種群和物種的滅絕
第20章 應用種群生態學
**節 種群的*大持續產量
第二節 野生生物種群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和恢復
第三節 棲息地的種群再引入
第四節 有害生物的科學管理
第五節 種群和棲息地的破碎
第六節 商業捕鯨與鯨種群的保護
第四篇 群落生態學
第21章 群落生態學概論
**節 什么是群落
第二節 群落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有關群落的兩個不同觀點
第四節 生態梯度分析與群落的開放性
第五節 群落成分沿環境梯度發生變化的3種假說
……
第五篇 生態系統
第六篇 全球生態學
參考文獻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