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創新思維與創造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24376
- 條形碼:9787515824376 ; 978-7-5158-2437-6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新思維與創造力 本書特色
創新就是生命線 創造力就是生產力點燃創意火花,引爆時代潮流 怎樣讓你的產品引領市場潮流? 怎樣在工作中取得飛躍式發展? 創業者與職場人士不可不知的創新密碼創新就是生命線 創造力就是生產力點燃創意火花,引爆時代潮流
創新思維與創造力 內容簡介
在當今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培養創新思維與創造力。本書既從理論的層面闡釋了創新思維和創造力產生的機制,又從實踐層面提出了訓練創新思維和創造力的實際方法,相信對廣大創業者和職場人士都具有很強的啟發性。
創新思維與創造力 目錄
突破一成不變的傳統思維模式
創新需要克服“慣性”思維 / 3
敢于嘗試才會有新的發現 / 8
沒有創新,永遠也拿不到冠軍 / 13
常變常新,讓創新思路轉化為創造力 / 17
即使模仿,也要嘗試超越 / 20
破繭而出,化蛹成蝶 / 24
開動腦筋,讓思考插上翅膀
刨根問底,創意始于深入思考 / 31
“引爆”創意基礎——多角度思考/ 36
培養“跨位”思考能力,引發創造實現 / 41
發散思維是挑戰和提升創造力的基礎 / 46
勤于觀察,創意不是胡思亂想 / 50
開啟創意之門,讓創造力落地生花
培養創新習慣,吾日三問創新 / 57
注重細節,細節是創新之源 / 61
創新也需要腳踏實地 / 65
尋找突破口,創新無止境 / 68
活學活用所學知識,讓知識轉化為創造力/ 73
繼承前人經驗,開拓創新之路 / 77
敢想敢做,創新不設限 / 81
提升創造力,注重方法和“門道”
創新要有冒險精神 / 89
從“冷門”中尋找“熱門” / 93
常變常新,基業長青 / 97
隨時捕捉創新的靈感 / 100
先行一步,創新在“快”中體現 / 104
不斷創新,才能順應時代 / 107
危機意識引發創新 / 110
打破盲點,激發創造力
思路寬廣,世界就寬廣 / 117
循規蹈矩是創新*大的阻礙 / 121
主動找方法,在“變通”中化解問題 / 127
創造力是人的巨大財富 / 131
敢于質疑權威、挑戰權威 / 135
思想的“電池”要常充 / 140
今天“不走”,明天“就要跑” / 145
探索不止,創新永遠在路上
創新比品牌、利潤更重要 / 151
永不放松對創造力的追求 / 154
不斷創新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 160
創造力是奠定成功的基石 / 167
創新規劃對提升創造力很重要 / 170
提高創造的成功率 / 173
利用各種力量推動創新 / 179
營造創新的企業文化和環境 / 183
創新思維與創造力引領企業發展
管理者須具備創新意識 / 191
管理者要設定創新機制 / 195
管理者要激發員工的創新理念/ 202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 / 207
管理者要建設學習型創新企業 / 211
管理者要重視創造的落實 / 214
擁有超前思維才能引發創造力 / 218
走出創新“瓶頸期”的幾個方法/ 221
創新力要有新高度——不斷超越 / 228
創新思維與創造力 節選
創新需要克服“慣性”思維如果有人問: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靠的是什么?答案有一點無疑是肯定的,靠創新思維。思維是人類*為本質的特征,是人一切活動的源頭,也是創新的源頭。有了創新思維才能開始創新活動,有了創新活動才能產生創新成果。可以說,科技的進步,文化的發展,文明的進化????人類社會之所以發展到當今的時代,都是創新的“爆點”思維的結果。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火種?創造力,是支撐民族偉大復興的脊梁。創新發展,刷新了人們對今天中國的認識,刷新了人們對世界進步的認識。今天中國跨越式發展的過程,就是一次次打破禁錮,改寫僵化思維的歷史。縱觀世界上任何一個強國,都是靠科技的進步和革新才能昂首闊步走向世界的舞臺,而這其中,*核心的理念就是不斷創新。人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我們稱之為思維定式或慣性思維。它使人們習慣于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來接受事物,思維定式或慣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天敵。很多人形成慣性思維后,不愿打破頭腦中的“頑固”信念,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式。這種思維定式影響思考模式,使思考陷入一元化,導致看事物片面,有局限。人只有打破了慣性思維的枷鎖,突破慣性思維的阻力,才能有好的思考方法,想事多元化、多角度,看事不局限,不鉆牛角尖。一個化學實驗室里,一位實驗員正在向一個大玻璃水槽里注水,水流很急,不一會兒就灌得差不多了。于是,那位實驗員去關水龍頭,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水龍頭壞了,怎么也關不住。如果再過半分鐘,水就會溢出水槽,流到工作臺上。水如果浸到工作臺上的儀器中,便會立即引起爆裂,而儀器里面是正在起著化學反應的藥品,遇到空氣就會燃燒,幾秒鐘之內就能讓整個實驗室變成一片火海。實驗員們面對這一可怕情景,驚恐萬分,他們知道一旦起火誰也不可能從這個實驗室里逃出去。那位實驗員一邊去堵住水嘴,一邊絕望地大聲叫喊起來。這時,實驗室里一片沉寂,死神正一步一步地向他們靠近。此時,只聽“叭”的一聲,在一旁工作的一位女實驗員,將手中搗藥用的瓷研杵猛地投進玻璃水槽里,將水槽底部砸開一個大洞,水直瀉而下,實驗室一下轉危為安。在后來的表彰大會上,人們問她,在那千鈞一發之際,怎么能夠想到這樣做呢?這位女實驗員只是淡淡地一笑,說道:“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那篇課文是«司馬光砸缸»,我只不過是重復地做一遍罷了。”這個女實驗員用了一個*簡單的辦法避免了一場災難,活學活用,思維沒受限制。«司馬光砸缸»中的“缸”可以看作是人們的慣性思維,由于慣性思維的“牢不可破”,很多時候人們對很多機會視而不見,“爆點”產生不了,創新就更談不上了。因為人們被自身的慣性思維束縛,只能在問題面前束手無策。而唯有打破思維定式,才能放飛思維,進入創新的新天地。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會被固有的思維習慣困住。比如有一道題目是:“雪化了,變成了什么?”有很多同學回答:“雪化了,變成了水和泥。”這確實是正確答案。但有一名同學這樣回答:“雪化了,變成了春天。”試想一下,哪種回答更能打動你呢?肯定是第二種。很多人的個性思維被所謂“正確答案”、“標準答案”給無情地抹殺了,所以,創新也就無從而來。還有,從那些被馴服的大象中,也能看出慣性思維的可怕:一頭大象能用鼻子輕松地將一噸重的物品抬起來,但在平時我們看到力大無比的大象卻安靜地被拴在一根小木樁上。因為大象從小就習慣了小木樁的束縛,長大后它也不敢有反抗的念頭了。人打破固有思維的限制和束縛,隨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不為經驗所左右,不為人言所誘惑,多角度想問題,看問題,才能產生創意,進而“引爆”,*終創新。這雖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也會有“靈光一閃”的時候,而創新艱難之處就在于要“化繭成蝶”。下面這個寓言講的是一個關于生命升華的道理。用它來比喻“爆點”思維是非常合適的:蛹看著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非常羨慕,就問:“我能不能像你一樣在陽光下自由地飛舞?”蝴蝶告訴它:“**,你必須渴望飛翔?第二,你必須有脫離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溫暖的巢穴的勇氣。”蛹就問蝶:“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要死亡?”蝶說:“從蛹的生命意義上說,你已經死亡了?從蝴蝶的生命意義上說,你又獲得了新生。”這個寓言正是預示著人們思維的火花要化蛹成蝶必須經過蛻變才能重新迎來更好地生命力。社會的進步,是要靠發展一步步推動的,在創新中發展,在蛻變中進化,甚至進行顛覆性的重建,都是發展的必經之路。新的時代日新月異,我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需要對傳統思維模式進行徹底“破壞”后的再重建,如果一次不行,再推倒重來,顛覆———重建———再顛覆———再重建的一次次試驗中,說不定哪一次你就能找到創意的火花靈光一閃。人不進行這樣的過程和顛覆性重建,想輕而易舉地邁入新的領域或坐享其成等著天上掉餡餅都是不現實的。人只有創新,才會有新的思維點閃耀,才會有“爆點”,繼而有創造力,有新產品。
創新思維與創造力 作者簡介
楊秀,金融學專業出身,有圖書編輯經驗。撰寫過多種勵志類圖書。其作品文筆優美凝練,見解犀利獨到,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深受讀者喜愛。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