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通史簡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21482
- 條形碼:9787010121482 ; 978-7-01-01214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通史簡本 本書特色
蔡美彪主編的《中國通史簡本》記載了從史前前史到鴉片戰爭前的清朝。記載了中華民族的在中國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創造、探索的歷程。地球已有46億年的歷史,可原始生物出現在地球已有33億年之久是由黃帝統治的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鹗怯杀本┰橙税l現的。由西侯度村發明的西侯度文化。
中國通史簡本 內容簡介
《中國通史簡本》是范文瀾、蔡美彪等著《中國通史》十二冊的縮寫本。依據詳近略遠的原則對原著的若干章節作了省并;窘Y構和基本觀點沒有變動。 《中國通史簡本》的縮寫工作,由編者分工擔任。一至三章:羅筠筠;第四章:修曉波(宋元)、韓志遠(遼夏金);第五章:劉德鴻;第六章:劉小萌。他們分別參加過原著的部分編寫工作或編校工作。縮寫稿寫出后,我作了一些章節的調整和文字的修訂! 吨袊ㄊ贰肥䞍匀珪陌偃f字,縮寫本只有四十萬字。雖然各位編者努力保持原著的基本內容,其間取舍不當,輕重失宜,在所難免。深盼原著的作者和讀者,隨時批評指正,以便修改! ≡凇吨袊ㄊ泛啽尽烦霭嬷H,編者謹向原著的各位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謝。
中國通史簡本 目錄
**節 原始人與原始公社時代
一、中國境內的原始人
二、原始公社遺跡
三、傳說中的中國居民
四、原始公社制度
第二節 夏商時期
一、夏朝傳說
二、商朝事跡
第三節 封建制度的開始——西周
一、古公建立周國
二、周滅商與大封建
三、西周的經濟結構
四、西周的滅亡
第四節 列國兼并時期——東周
一、東周的社會結構
二、王室衰微與大國爭霸
三、東周經濟
四、新舊制度演變
五、古代文化創造
六、孔子與儒家
七、儒學與儒經
八、墨子與墨家學說
第五節 兼并劇烈時期——戰國
一、戰國形勢
二、經濟情況
三、七國滅亡與秦統
四、戰國時期的思想家
五、文學與科技
第二章 秦漢至隋統一時期
**節 秦朝
一、建立漢族統一國家
二、農民大起義與楚漢戰爭
第二節 西漢
一、西漢政治概狀
二、幾個重要的制度
三、王莽的新朝
四、農民大起義
五、經學、史學、文學
第三節 東漢、三國
一、東漢前期概狀(漢光武帝至漢章帝)
二、東漢后期概狀(漢和帝至漢靈帝)
三、分裂時期(漢獻帝至東漢亡)
四、三國鼎立
第四節 西晉十六國
一、西晉的政治概況
二、十六國大亂
第五節 南朝和北朝
一、南朝五個朝代的更替
二、北朝魏、齊、周的興亡
……
第三章 隋唐五代時期
第四章 宋遼金元時期
第五章 明清時期
第六章 清廷的衰亡
中國通史簡本 節選
《中國通史簡本》: 前二二一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諸侯割據稱雄的封建國家結束,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漢族統一國家開始。這是古代歷史上特出的偉大事件。由秦朝起,中國形成了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大國。 皇帝是秦始皇新創的名詞,是地主階級的總首領。皇帝獨裁,自稱為朕。政事不論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決。秦始皇規定一天看章奏(竹簡)一百二十斤(合今天六十斤),不看完不休息。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な乜h令由朝廷任命,隨時可以調動。中央官制有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將軍、廷尉、治粟內史、少府、博士等官。地方官有郡守、郡尉、監御史、縣令長?h以下鄉官有三老、嗇夫、游徼,又有亭長。縣吏、鄉官、亭長多處本地有產業的人。上自朝廷,下至鄉、亭,構成地主階級的巨大統治機器! 摹疤锂牣惍,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這是戰國時期封建割據的情狀。秦統一,這許多“異”都化為同了。周朝文字筆畫繁重,稱為大篆,或稱籀文。戰國時東方齊魯地方文化發達,通行一種比較省便的字體,漢朝人稱古文、蝌蚪文。李斯訂定文字,依據籀文古文,筆畫力求簡省劃一,稱為秦篆,或稱小篆。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母敬作《博學篇》,都是用小篆。傳說獄吏程邈得罪拘禁獄中,造成一種筆畫更省便的文字,叫做隸書。隸書字體方形,便于書寫,到漢朝行用極廣! ≤囃墶厥蓟什扇《囗椊洕ㄔO措施,意義重大。一是修馳道。以秦京咸陽為中心,全國修筑馳道,馳道寬五十步,用鐵椎筑土堅實。馳道中央寬三丈,是皇帝獨用的專路,種松樹標明路線,專路兩旁人民得自出行走。二是通水路。戰國時期各國筑堤防,阻塞水道。秦始皇次通堤防,疏浚鴻溝作為水路中心,通濟、汝、淮、泗等水。在吳、楚、齊、蜀等地,也大興水利工程,行船和灌溉。特別是史祿鑿渠,表現出偉大的創造力。秦始皇曾令方士徐市率童男女數千人,航海求三神山。足見當時航海術不僅沿海岸南北往來,并已能大規模遠航大海中。海上內河與陸上馳道,構成相當發達的交通網,大有助于經濟閉塞狀態的改善。三是去險阻。戰國時各國利用險要地形筑城郭,齊、韓、楚、魏交界處又有長城巨塹,分裂疆土,阻礙交通。秦統一后,國內長城巨塹以及城都要一并平毀,減少了割據稱雄的憑借。四是劃一幣制器具。秦始皇按秦國制度統一全國度量衡器。戰國時幣制紊亂,秦規定貨幣為兩等:黃金稱上幣,重一鎰(二十兩);銅錢稱下幣,重半兩。戰國時田畝大小不同,秦規定二百四十方步為一畝,后世一直沿用秦畝制不改。五是大移民。秦始皇初滅六國,便遷徙天下豪富十二萬戶到咸陽,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六是確定土地個人私有制度。東周后半期開始有兩種土地所有制度,經長期斗爭,至前二一六年(秦始皇三十一年),“令黔首(民)自實田”,土地個人私有制也就是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制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 ⌒型瑐悺跐h族文化地區,代表人們共同心理狀態的,主要是適應家族制度的孔孟正統派儒家學說。秦始皇據儒家支派陰陽五行家說,自以為得水德,以十月(亥月,亥屬水)朔為歲首。衣服旌旗都以黑色為貴。庶民用黑布包頭,稱為黔首。秦始皇五次出巡各地,促進了全國范圍內的“行同倫”! ∏厥蓟释菩锌たh制,一些儒生出來反對,主張仍依古法分封皇族。丞相李斯說儒生不師今而學古。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命私藏儒家經書和詣子書一律焚毀!笆枪欧墙瘛钡娜藴缱濉R恍┓绞恐T稱能求神仙,不能實現,畏罪逃跑。秦始皇活埋方士四百六十余人。后人稱之為“焚書坑儒”!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