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讀唐詩 學寫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559175
- 條形碼:9787564559175 ; 978-7-5645-5917-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唐詩 學寫作 本書特色
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首先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其次還要書香不絕,堅持走文化興家、讀書樹人之路。水木年華編著的《仁--修身立德助偉業》從歷代各朝林林總總的格言家訓里,摘取一些能夠表現中國文化修身立德的特點并且對于今天頗有啟發意義。
讀唐詩 學寫作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八章, 主要內容包括: 讀唐詩, 學交際口才、讀唐詩, 學演講口才、讀唐詩, 學職場口才、讀唐詩, 學溝通口才、讀唐詩, 學說服口才、讀唐詩, 學婚戀口才等。
讀唐詩 學寫作 目錄
中庸之道行懿德
品行有信以立德
品德是才能之主
富貴名譽德中求
施德無關貧與富
做人必要德為先
懷才不顯以蘊德
懷德者得以獲德
有才無德非仁善
第二章 仁愛善德:立天之道大仁愛
百善以孝為首德
君王仁愛恤萬民
心存仁愛萬事成
不念舊惡念仁德
莫以善小而不為
滴水之恩涌泉報
仁義之心不可無
做人莫看眼前利
遵禮守節顯仁德
第三章 無私公德:光明磊落鑄公德
真誠待人求無私
德高無私不仗勢
公正廉潔抒正氣
克己奉公守正身
公平待人以立世
心中有公不飽私
罰不避親揚正義
自私自利要摒棄
第四章 忠勇厚德:果敢行事傳美德
尚勇是真正勇敢
大膽前行的勇氣
勇于改過是擔當
挺身而出的勇為
視死如歸的忠節
矢志不渝的忠貞
童叟無欺示忠誠
忠肝義膽顯忠心
逆耳勸誡是忠
第五章 職業操守:愛崗敬業成大事
德為事業的基石
管理者以德服人
上下要度量容人
下屬無怨在公平
下屬忠心不表功
職場*看重誠信
獲得功名知謙讓
揚長避短善用人
愛崗敬業*可貴
第六章 勤勞美德:民生在勤則不匱
一生做個勤奮人
勤奮是成功關鍵
一分耕耘一分得
富貴須在勤中求
一生之計在于勤
生于憂患死于安
勤政為民是根基
勤能補拙亦成才
勤于財政以養民
吃苦耐勞以養德
任勞任怨以樹德
熱愛勞動*光榮
第七章 節儉品德:節儉養德大修養
勤儉節約是大德
崇尚節儉人人愛
開源節流富國民
珍惜糧食愛成果
奢侈浪費不可取
控制心中的欲望
節制欲望戒虛榮
儉而不吝是美德
第八章 團結同德:仁愛禮用和為貴
世間萬物相依存
和衷少妒是謙德
團結是治國之本
眾人拾柴火焰高
顧全大局識大體
天時地利與人和
領導要團結人心
唇亡齒寒相守護
家和才能萬事興
參考文獻
后記
讀唐詩 學寫作 節選
《仁:修身立德助偉業/家風家教系列》: 人們貪圖錢財,哪里顧得上情義,這樣的事時常發生。房主見客人生病,就強行將客人攆出去。客人生急病奄奄一息,還沒有咽氣,就被房主抬出去拋在路上,他的財物早被房主吞沒。快要分娩的婦女,被認為是“不祥之物”,沒有房主會收留。 一時間,京城的市井被金錢弄得烏煙瘴氣,人們利欲熏心,人情淡薄。可是,在這種環境里,有一個人與眾不同,他品德高尚,行為仁義。名噪京里,這個人就是李疑。 李疑,字思問,家住南濟門外。他是個讀書人,很有學問,平時靠教幾個學生,收些學米維持生活。學米數量有限,家里的生活時常發生困難,李疑就代人寫些對聯、書信,賺點錢補貼家用。他雖然貧窮,卻非常慷慨,見到他人有急難,總是誠心相助。因此,他在京城里很有名望。。 一天,一個衣冠不整、步履蹣跚的老人,拄著拐杖來到李疑家門口,見到李疑就泣不成聲。 原來,此人名叫范景淳,是金華人,本在吏部做官,忽然得了急病。身旁沒有親人照料,又被店主人趕了出來。他拖著生病的身軀找了幾家客店,店主們見他病得不輕,都不讓他留宿,幾天下來,他的病情更加嚴重了。 他懇求李疑:“聽說李先生多情多義,樂于助人,就請李先生收留我幾天。我再也禁不住風寒,眼看就要倒臥街頭了。” 李疑聽了,連忙說:快快請進。” 李疑把范景淳讓到屋里,馬上讓妻子去收拾房間。他家的住房本來不寬敞,此時卻騰出一間來,打掃得干干凈凈,換上拆洗一新的被褥,請范景淳住下來。 李疑見范景淳病得不輕,為他請來醫生診治,還親自給他煎藥煮粥,一口一口喂他吃下去。每天早晚,他必定來到病床前,握著病人的手,問他哪里不舒服,想吃些什么東西,同時柔聲細語地勸慰他,使他開心。真比服侍家人還周到耐心。 范景淳的病情并沒有像預想的那樣好轉,反而惡化起來。不久,他不但不能起床,競連大小便也失禁了。他的床單被褥經常被糞便玷污,又臟又臭,使人難以靠近。李疑卻絲毫也不嫌棄,每次都為范景淳收拾床鋪,揩抹沖洗,連一絲討厭的神情都沒有流露過。 范景淳流著眼淚對李疑說:“給你添這么多麻煩,我怎么對得起你呀!看來,我恐怕活不長了,我再也沒有機會報答你。我的錢袋里存有40多兩金銀,放在我以前住的那家客店里。你去把它拿來,就算我給你的報答吧。” 李疑答道:“患難之時給人以幫助,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本應該這樣做,怎么能收取報酬呢?” 范景淳激動地說:“我深知李先生的為人。可是,這錢你不去拿,我死后,就會落到不相干的人手里,這叫我怎么甘心呢?” 李疑一想,說的很有道理,于是就請范景淳的一個同鄉,和他一起找到那家客店,把錢袋取了回來。他當著范景淳的面把錢袋打開,點清了金銀數目,登記人冊,然后又將金銀包好,貼上封條。 幾天以后,范景淳不幸病故。李疑自己出錢,買來一口棺材,將范景淳入殮,然后把棺木停放在城南聚寶山上。同時,他寫信到范景淳的家鄉去,請范景淳的兩個兒子立即到京城來。 等那兩兄弟到了,李疑將范景淳的棺木交給他們,又取出那個封好的錢袋,還有當時記錄的簿冊,請他們過目,金銀一分不少如數交給他們。 范景淳的兩個兒子悲痛之余,非常感激李疑,不知怎么謝他才好,送給他一些錢和大米,李疑不但不收,反而送給兩兄弟一些錢物,打發他們早早起程回鄉,免得家人惦念。 兩兄弟流著淚告別了李疑。 還有一次,李疑發現一位婦女躺在路旁的草叢里哭泣,一問原委,原來這是耿子廉的妻子,就快要生小孩了。 耿子廉是浙江平陽人,被人冤枉,判了重刑,解往京城里來。他的妻子一路陪著他,到了京城,因為快要臨產,各家客店都不許她留宿,她走投無路,悲慟欲絕。 李疑非常同情這個孕婦。他回家對妻子說:“誰都可能遇上急難,眼下耿子廉一家處在危難之中,我豈能袖手旁觀?再說,這世上人的生命是*寶貴的,如果分娩時受到風寒,這母子二人的性命就難保了,我們怎么能眼看他們母子死去。我不在乎什么禁忌,情愿接她來家里住。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疑的妻子是個賢淑的女人,她二話不說,馬上同李疑一起,把那個孕婦接到家里。 住下的第二天,那個婦女順利生下一個男孩。李疑吩咐妻子好好服侍這母子二人,就像自己以前服侍范景淳那樣。在李疑一家的精心照料下,這母子二人都很健康。 滿月以后,那婦女抱著兒子向李疑辭行,說了很多感激的話,然后拿出金銀作為報答。 李疑拒絕收下這些金銀,他說:“我們不過做了應該做的事,你不必掛在心上。以后,你一人帶著孩子,需要錢的地方還很多,這些金銀就留給孩子用吧。” 李疑出錢雇人,將他們母子送回家鄉。 李疑好事做了一輩子,人們因此敬佩他,都愿意跟他交朋友,連京城里的一些知名人士和官員也都非常敬重他,慕名前來結交他。也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但被他辭謝了。直到去世,他仍是個平民布衣,但他的德行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美名千古流傳。 ……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