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蕭萐父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八秩導師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06414
- 條形碼:9787520706414 ; 978-7-5207-0641-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蕭萐父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八秩導師文集 本書特色
在一定意義上,像蕭先生這樣全面的知識人,將成絕響。蕭先生學貫古今中西,詩詞歌賦皆通,我很佩服他。他對真理的執著,對人格操守的堅持,對學術自由的追求和對學者尊嚴的維護,有士大夫的品格,其風范、氣度影響了幾代知識分子。一代學人逝去,是為學殤。 ——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 章開阮 作為思想家的蕭先生,雖然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但他做的是有思想的學術。他致力于發現與發掘中國文化思想內部的現代性的根芽,因而與持西方中心主義的啟蒙論者、食洋不化者劃清了界限;他發潛德之幽光,重在表彰那些不被歷代官方或所謂正統文化重視的哲學家、思想家,重在詮釋、弘揚在歷史上提供了新因素、新思想、新價值的人物的思想,因而與泥古或食古不化者劃清了界限,這就是“平等智觀儒佛道,偏賞蕾芽新秀”。 ——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 郭齊勇
蕭萐父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八秩導師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中國著名哲學史家蕭萐父先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及其學生所撰寫的紀念文章,全書分為“哲海探珠”“傳統反芻”“啟蒙脞語”“方法芻議”“滴水吟稿”“師友評說”共六個部分,前五個部分主要是蕭萐父先生的學術文章及其詩作等,第六部分則是蕭萐父教授的學生們所寫的懷念文章。
書中所選取的文章或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或蘊含深刻的哲學智慧,或突顯浪漫的人生情懷,或飽含深深的思念之情,非常適合對蕭萐父教授的學術觀點、理論思辨等有興趣的讀者來閱讀。
全書內容翔實,體例清楚,所選取的文章文字生動、文筆自然,令人讀之獲益匪淺。
蕭萐父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八秩導師文集 目錄
總序一
總序二
序言 作為思想家與知識分子的蕭萐父先生
哲海探珠
原美 3
冷門雜憶 11
詩化哲學與哲學的詩化 17
易道與書法 20
船山人格美頌
——為紀念王船山逝世三百周年作 23
傳統反芻
傳統 儒家 倫理異化 31
道家 隱者 思想異端 42
道家風骨略論 61
禪宗慧能學派 70
關于《大乘起信論》的思想源流 95
佛家證悟學說中的認識論問題 101
人文易與民族魂 111
《周易》與早期陰陽家言 123
儒門《易》《庸》之學片論 137
啟蒙脞語
中國哲學啟蒙的坎坷道路 149
略論晚明學風的變異 169
船山辯證法論綱 181
船山人類史觀述評 211
黃宗羲的真理觀片論 265
真理和民主 283
“東西慧夢幾時圓?” 289
—— 1998 年11 月香港“中華文化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289
方法芻議
中國哲學史方法論問題芻議 297
哲學史研究中的純化和泛化 311
中國哲學范疇研究中的論史結合問題 312
古史研究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拓展
——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學研究的方法論啟示 316
滴水吟稿
峨眉紀游詩 333
傅山三百周年祭 349
倚聲《菩薩蠻》 356
——譯雪萊《寄月》 356
紀念熊子真先生誕生百周年頌詩 358
九校合編《中國哲學史》初成詩二首 361
湘西草堂題詠 362
與饒宗頤先生和詩二首 364
附錄
一身狷氣隱儒宗
——我所認識的蕭萐父先生 369
直心寧獨覺 無待自相忘
——緬懷蕭萐父先生 373
睹物思人 手澤猶溫 379
——感念蕭萐父老師的教誨 379
蕭萐父先生與“中國哲學史史料源流舉要”課 391
蕭萐父先生:我們時代文化自覺的靈魂 397
哲學家視角下的佛學研究 403
——讀蕭萐父先生的佛學研究論著 403
神游鳥道貫中西 409
——蕭師與佛學研究 409
淺談蕭萐父先生的子學思想 414
九轉丹成道者言 422
——緬懷恩師蕭萐父先生 422
人文學家蕭萐父 426
總后記
蕭萐父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八秩導師文集 節選
易道與書法
一部《易經》,堪稱千古奇書。
它是東方*古老的一部元典,卻激發起現代人廣泛的研究興趣;它以奇偶錯綜為原型的簡單符號系統,卻容納了巨量的文化信息;它原是一本占卜書,一經理論加工,竟被儒門列為“五經之首”,道家尊為“三玄之一”,成為儒、道兩家獨一無二的共同經典,成為我泱泱中華的文化傳統和哲學智慧的主要活水源頭。
經過理論加工,合經傳為一體的《周易》,“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易》兼三才之道,而人道居中。天地自然之道,是人道的依據;又是人頂天立地、仰觀俯察、“極深研幾”的對象化的認識成果。因此,易道又可三分為:“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的科學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易、“是興神物,以前民用”的神道易。易道乃是我古先民的科學智慧、人文理想與神道意識三者的奇妙綜合。三者既相聯系,又相區別,且互為消長,與不同時期的社會思潮相激蕩而發揮著不同的文化功能。易道內容繁富,顯然以人文易為其核心,“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吉兇與民同患”“明于憂患與故”的憂患意識,這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特有的價值觀念,又構成了人文易中整個價值理想的思想核心。
《周易》用以表達和論證這些核心思想的致思方式非常平實,既不故作神秘化的夸張,也不單靠概念化的推理,而是用富有真情實感的意象來表白作《易》者在特定的艱危處境下的憂懼心態。“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以殷、周之際的政治風云與文王被囚于羑里而演《周易》的史實作背景,凸顯出《周易》一書的主旨和特色,在于“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整個易道的價值取向的重心,正是“居安思危”“朝乾夕惕”“外內使懼”“困窮而通”……“憂患從來啟圣知,當年羑里演危辭”。一個“危”字,意象昭然!
一部《周易》,可說是“圣人立象以盡意”的一個特殊的符號系統。作《易》者意識到:造作書契文字是人類躍進到文明時代的標志。但單是書契文字,并不足以表達整個人類的意義世界和精神意境。而“立象”卻能“盡意”,即通過“觀物取象”“象其物宜”,琢磨出一套“絜靜精微”的易象,以之作為媒介,則可以“類萬物之情,通神明之德”。通過易象,就能夠把握、洞察或表達有關宇宙、人生的多層意義、意蘊或意境。如八卦之象:? 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既可代表天、地以及雷、風、水、火、山、澤等自然物象,又可以象征父、母以及長、中、少三男三女等宗法倫理,且觸類旁通而與八方、八風、八音之象等相關聯。由八卦重為六十四卦,各有“大象”;每卦六爻積為三百八十四爻,又各有“小象”,所謂“八卦成列,象在其中”。這樣的“象”,“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并非反映感覺中的個別物象,而是通過“觀物取象”的擇取、一定程度的類化和“鉤深致遠”的綜合而形成的意象系。
蕭萐父卷-師道師說-中國文化書院八秩導師文集 作者簡介
蕭萐父(1924—2008),祖籍四川井研,出生于成都。
哲學家與哲學史家,國際知名學者,著名的船山學和“明清早期啟蒙”學專家。1947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哲學系,1951至1955年任華西大學、四川醫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主任,1956年到中央黨校高級理論班深造,1957年到北京大學哲學系進修,同年秋調入武漢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國際儒聯顧問,國際道聯學術委員,中國《周易》學會顧問,國際中國哲學會國際學術顧問團成員,中國文化書院導師。主要著作有:《吹沙集》、《吹沙二集》、《吹沙三集》、《船山哲學引論》、《中國哲學史史料源流舉要》、《明清啟蒙學術流變》(合著)、《王夫之評傳》(合著)等,主編《中國哲學史》《哲學史方法論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