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反溺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95969
- 條形碼:9787508695969 ; 978-7-5086-9596-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反溺愛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重視孩子財商培養、品格教育的父母 ●薛兆豐、徐小平、三川玲、大J、張華,聯袂推薦!雪球人氣投資大V@閑來一坐s話投資、“一小時爸爸”公眾號創始人一爸、兒童閱讀推廣人OK媽撰寫感動書評! ●財商教育是我們這一代中國家長成長過程中缺失的。今天,我們已經逐漸意識到了財商教育的重要性,但仍舊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恰如其分地談錢。本書解答了家庭中關于錢令人困惑的9個問題,幫助家長與孩子開啟重要的家庭對話。 ●作者顛覆傳統認知偏差,提出錢不僅是中性的,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工具,可以用來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美好品格。自控、樂觀、堅毅,這些美好的品格都可以通過財商教育來培養。 ●本書提供了60+真實的案例分析、10+財商訓練辦法,啟發讀者在共鳴的同時思考自己的育兒實踐。作者的研究基于多年實戰經驗,非常具有說服力。在財商方面,美國式經驗對中國家庭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和可借鑒性。 ●隨書附贈《名家導讀x親子練習冊》,5位教育、理財專家導讀,9個財商親子練習,讓財商教育不再空泛、有跡可循。
反溺愛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于財商教育的親子家教書。在今天這個高度物質化的世界,“錢”成為家庭中備受關注、無法回避的話題,但該如何跟孩子談錢卻讓家長無比頭疼。 本書試圖糾正一個認知偏差:家長以為錢很容易寵壞孩子,困惑如何教孩子花錢,不好意思與孩子談錢,但其實錢是中性的,且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工具,可以用來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很好品格。 本書為中國家庭提供了財商啟蒙的實用指南,通過9堂家庭財商課教會孩子財富的知識、幸福的學問。
反溺愛 目錄
第1課·為什么要和孩子談錢
為了養出正直與善良的孩子,我們需要敞開心胸暢談這些話題。
第2課·如何開始和孩子談錢
鼓勵孩子提出問題,把家里當成激發好奇心的地方。
第3課·如何給孩子零用錢
給孩子零用錢顯著的好處,就是培養他們的耐心。
第4課·如何讓孩子聰明消費
無論孩子以后有多少錢,我們都要讓他們過上精彩的生活。
第5課·如何不讓孩子重視物質
我們需要在節制與物質主義中找到適合的平衡點。
第6課·如何和孩子談捐獻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學習慷慨,這件事就不該被忽略。
第7課·為什么孩子得工作
如果孩子想要的東西太多,就要自己想辦法支付這些開銷。
第8課·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運
養成感恩的文化,讓孩子懂得知足與惜福。
第9課·多少錢才夠
我們沒辦法擁有每一個想要的東西,每一個選擇都與取舍有關。
反溺愛 節選
【不想寵壞孩子,就要好好談錢】 我問過身邊每個當父母的人:“你覺得別人在描述自己的孩子時,*糟糕的詞是什么?”意外的是,很多人馬上就會說出“寵壞”這個詞。我也經常聽到“刻薄”“殘忍”“種族歧視”“暴力”等詞,但是都不如“寵壞”出現的次數多。和“刻薄”“愚笨”“平庸”不一樣,“寵壞”代表家長的行為影響到了孩子的人格發展。因為,孩子是被誰寵壞的呢?就是家長呀!無論多么好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小時候還是會亂叫、亂丟東西或是對小動物殘忍。但孩子絕對不是一生下來就被寵壞了的,他們剛出生時,都是天真無邪的小嬰兒。所以,寵壞絕對是家長造成的。 如果寵壞是家長*想避免或*想解決的教養問題,那寵壞的反義詞是什么呢?雖然一時間很難想到,但遇到沒被寵壞的孩子時,我們馬上就會知道這個孩子是好的,也能在心里舉出一兩個形容孩子沒被寵壞的詞的例子。但我想要更客觀的解釋,所以根據詹姆斯·A.福格蒂(James A. Fogarty)的著作整理出一個定義。為了幫助臨床心理學同行與其他心理健康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在全美各地奔走多年,持續舉辦有關寵溺子女問題的教育研討會。 被寵壞的孩子有四個主要共通點,但不一定同時出現。它們分別為:很少分擔家務或其他責任、沒有太多行為與作息規范、父母或其他人給予了他們很多關注與協助、擁有很多個人物品。1998年有一篇學術文章5,針對在孩提時受到溺愛的成人進行了調查。文中提到,由于父母的溺愛會妨礙孩子正常發展,因此應把父母的溺愛視為兒童忽視問題。 事實上,寵壞一個孩子根本花不了多少錢。在被寵壞孩子的共通點中,前三點不用花半毛錢,就連第四點,即使家里不太有錢,但如果有很多親戚溺愛這個孩子,孩子也可能擁有很多個人物品。現在的孩子幾乎都生活在物欲橫流的環境里,就連身為中產階層與工薪階層的父母,也擔心孩子會信奉物質主義,誤以為一切都是他應得的。 如果我們想制訂一個不寵壞孩子的15年行動計劃,就必須在開始時明確與寵壞對應的詞到底是什么。英文中的“寵壞”(spoiled)一詞沒有可以參考的反義詞,在用來為孩子貼標簽以前,人們用這個詞來形容腐爛、變質的肉。沒有腐爛的肉,就是新鮮的。但要用來形容一個完美的孩子,“新鮮”肯定不會是大家心里冒出來的**個詞。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個共通點,我另外整理出一系列與“寵壞”的反面*接近的品質,將這些有關價值觀、美德與品性的品質加起來,就能定義出一個務實又正派的孩子,也是每位父母*想培養出來的孩子。無論是好奇、耐心、慷慨還是有毅力,我發現每個特質都可以用金錢觀來培養。而我搜集的那些讓家長啞口無言的、越來越多的刁鉆問題,答案也都和這些物質有關。比如:“如果你不能快點找到工作,我們就要搬家了嗎?”“為什么叔叔和嬸嬸住的房子那么大?” 我們不該認為談錢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或談錢是不禮貌、不恰當的。為了培養出正直、善良的孩子,我們必須反其道而行,敞開心胸暢談這些話題。這些都是我跟這兩對父母所講的話,而這些與金錢有關的親子對話*后促成了這本書的誕生。
反溺愛 作者簡介
羅恩·利伯(Ron Lieber) 《紐約時報》個人理財欄目《你的錢》(“Your Money”)專欄作家,曾為《華爾街日報》專欄撰稿,也曾任職于《財富》、《快公司》等雜志。出版了三部作品,除本書以外,他的Taking Time Off(《忙里偷閑》)也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在暢銷書作者的身份之外,羅恩還是一位猶太裔父親。多年來他一直傾力研究兒童教育與財商啟蒙的課題。他依據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理財專家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十多年來通過采訪、調研和在《紐約時報》撰寫專欄及在臉書上與粉絲互動而積累的豐富洞察,創作了此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