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23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79895
- 條形碼:9787532779895 ; 978-7-5327-798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23輯) 本書特色
現象學的哲學與方法發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以“面對實事”的思維態度和“工作哲學”的解析風格在哲學史上獨樹一幟。以胡塞爾、舍勒、海德格爾等人所代表的現象學精神,如今已在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發揮著直接或間接的作用與影響。
《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是中國(兩岸三地)現象學和哲學研究界*次合作努力的成果。它致力于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來進行現象學的探討。它要回答的問題可以概括為:什么是現象學精神?它能否以及如何與中國人文精神相結合?
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23輯)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題文章來自2017年11月24-28日,第十四屆靠前舍勒思想研討會。本次會議由靠前舍勒協會、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山大學現象學文獻與研究中心合作主辦,會議主題為“均衡時代中的舍勒與亞洲思想”,共有來自德國、美國、意大利、法國、英國、俄羅斯、愛爾蘭、比利時、奧地利、韓國、中國等七十余名舍勒研究的專家學者與會。主編倪梁康老師是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現象學研究所所長。本輯執行編委是張偉、楊小剛。
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23輯) 目錄
舍勒倫理學與儒家的關系
——價值感受、愛的秩序和共同體 張祥龍(3)
共締中的人格形構: 根據于追悼及憶念舍勒文的一個生命解釋學的閱讀 江日新(48)
舍勒人格論和柏拉圖人性論的比較 李革新(87)
信仰之思: 舍勒宗教的本質現象學溯源 韋海波(114)
“精神”與“非精神”——舍勒的哲學人學與勞思光的文化哲學 張政遠(138)
京都學派與舍勒的人學: 從西田幾多郎、田邊元談起 廖欽彬(156)
怨嫉與良知的遮蔽——馬克斯•舍勒與王陽明論心的失序 盧盈華(181)
痛與慟: 舍勒對圣方濟同情行為的現象學理解 李晶(205)
論萊納對舍勒價值倫理學的繼承與發展 陳水長(221)
現象學原典
愛的秩序[德]馬克斯•舍勒(239)
倫理學: 對當代倫理學的批判性概觀[德] 馬克斯•舍勒(284)
舍勒現象學研究
價值與可變性——舍勒有超出相對主義和普遍主義的對立進行思考嗎?[德] 漢斯•萊納•塞普(335)
舍勒與孟子: 感受作為價值的來源 [韓] 李南麟(347)
全球化的兩面與舍勒的均衡概念 [意] 圭多•庫西納托(372)
均衡——中立化——革新: 在現代性的壓場中舍勒、胡塞爾與施密特的文化與人類學 [德] 克里斯蒂安•拜爾莫斯(392)
碩士/博士論文精要
內感知能否本原地通達陌己體驗——以施泰因對舍勒的批評為線索 李明陽(409)
現象學隨札
從比較的時代走向均衡的時代——第十四屆國際舍勒思想研討會開幕致辭 張任之(435)
編后記(442)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