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數學幾何輔助線專題突破/中考熱點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52885
- 條形碼:9787519252885 ; 978-7-5192-5288-5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學幾何輔助線專題突破/中考熱點研究 本書特色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中考熱點研究:數學幾何輔助線專題突破》初中幾何,是點和線的堆疊,千變而萬化。你是否迷失于幾何錯綜復雜的變化之中,找不到方向?那么,請讓中考熱點研究系列圖書之《數學幾何輔助線專題突破》為你指點迷津吧! 本書有如下兩大特色: 一、內容系統。我們精選新的中考試題或典型的、具有針對性的試題,確保接近中考熱點。講練結合,分析確保精練,答案確保詳盡,并精選題目進行視頻講解。 二、形式精美。封面設計簡單大氣,體例簡約清晰,字號、行距較大。 本書是你學習幾何輔助線的優質選擇,希望你借此書學會添加輔助線的技巧,突破初中數學的幾何難關。
數學幾何輔助線專題突破/中考熱點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如何突破初中數學中的幾何輔助線,其主要內容包括:中點與輔助線專題突破、角平分線與輔助線專題突破、圖形變換與輔助線專題突破、解直角三角形與輔助線專題突破、圓與輔助線專題突破、三角形綜合專題突破、四邊形綜合專題突破。每章的內容都包括技巧解讀,技巧應用,技巧訓練以及等級演練等模塊,通過講練結合,讓學生遇到相應習題時能夠快速反應如何作輔助線,獨立自主完成習題的解答。
數學幾何輔助線專題突破/中考熱點研究 目錄
首先章中線與輔助線
首先節遇到中線如何作輔助線
第二節特殊三角形中的中線
第二章角平分線與輔助線
首先節與角平分線的性質有關的輔助線
第二節構造等腰三角形
第三章幾何變換與輔助線
首先節平移變換中的輔助線
第二節軸對稱變換中的輔助線
第三節旋轉變換中的輔助線
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常用的輔助線
首先節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節用三角函數解直角三角形
第五章圓與輔助線
首先節與圓的性質有關的輔助線
第二節圓與多邊形中的輔助線
第六章三角形綜合問題中的輔助線
首先節構造全等三角形
第二節構造相似三角形
第七章四邊形綜合問題中的輔助線
首先節一般四邊形輔助線的添加
第二節平行四邊形輔助線的添加
參考答案
數學幾何輔助線專題突破/中考熱點研究 節選
首先章 中線與輔助線 首先章中線與輔助線 中考熱點研究·數學幾何輔助線專題突破 首先節遇到中線如何作輔助線 技巧1:倍長中線 技巧2:倍長類中線 技巧3:構造中位線 技巧講解 技巧1 倍長中線 技巧解讀 三角形中有中線,可以將中線延長一倍,構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邊形 如圖所示,AD為△ABC的中線,可延長AD至點E,使DE=AD連接CE,則△CDE≌△BDA(SAS);再連接BE,可得四邊形ACEB為平行四邊形 技巧應用 (貴陽中考)(1)閱讀理解:如圖①,在四邊形ABCD中,AB∥DC,E是BC的中點,若AE是∠BAD的平分線,試判斷AB、AD、DC之間的等量關系 解決此問題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長AE交DC的延長線于點F,易證△AEB≌△FEC,得到AB=FC,從而把AB、AD、DC轉化在一個三角形中即可判斷 AB、AD、DC之間的等量關系為 (2)問題探究:如圖②,在四邊形ABCD中,AB∥DC,AF與DC的延長線交于點F,E是BC的中點,若AE是∠BAF的平分線,試探究AB、AF、CF之間的等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3)問題解決:如圖③,AB∥CF,AE與BC交于點E,BE∶EC=2∶3,點D在線段AE上,且∠EDF=∠BAE,試判斷AB、DF、CF之間的數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思路分析】第(1)(2)問中E為中點,所作的輔助線即為倍長中線;第(3)問中BE∶EC=2∶3,類比中線,可延長AE交CF的延長線于點G,則AE∶EG=2∶3 【答案詳解】 (1)AD=AB+DC (2)AB=AF+CF 如圖所示,延長AE交DC的延長線于點G ∵AB∥DG,∴∠BAE=∠G 在△ABE和△GCE中, ∵∠BAE=∠CGE∠AEB=∠GECBE=CE, ∴△ABE≌△GCE(AAS), ∴AB=CG ∵AE平分∠BAF, ∴∠FAG=∠BAE=∠G,∴AF=GF ∵CG=CF+FG,∴AB=CF+AF (3)AB=23(CF+DF) 如圖所示,延長AE交CF的延長線于點G ∵AB∥CG,∴∠A=∠G ∵∠BAE=∠CGE∠AEB=∠GEC, ∴△ABE∽△GCE(AA), ∴AB∶GC=BE∶CE=2∶3,即AB=23GC ∵∠FDG=∠A=∠G,∴DF=GF ∵GC=CF+FG, ∴AB=23GC=23(CF+DF) 技巧訓練 (達州中考)△ABC中,AB=5,AC=3,AD是△ABC的中線,設AD長為m,則m的取值范圍是 技巧2 倍長類中線 技巧解讀 三角形中有與中點相關的線段(非中線),可加倍延長該線段,構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邊形 如圖所示,△ABC中,D為BC邊中點,E為AC邊上任意一點(不與點A、C重合)延長ED至點F,使DF=DE,連接BF,則△CDE≌△BDF(SAS);再連接BE、CF,則四邊形CFBE為平行四邊形 技巧應用 如圖,AD是△ABC的中線,BE交AC于點E,交AD于點F,且AE=EF,求證:AC=BF 【思路分析】 欲證AC=BF,可倍長FD,將BF與AC轉移到同一個三角形中 【答案詳解】 如圖所示,延長AD至點G,使DG=DF,連接CG 在△BFD和△CGD中, ∵FD=GD∠FDB=∠GDCBD=CD, ∴△BFD≌△CGD(SAS) ∴BF=CG,∠BFD=∠G ∵AE=EF, ∴∠EAF=∠AFE, ∵∠BFD=∠AFE, ∴∠AGC=∠EAF, ∴CG=AC ∴AC=BF 思考:若倍長AD至點H,連接BH,該如何證明呢? 技巧訓練 在任意△ABC中,D為BC中點,DM平分∠ADB交AB于點M,DN平分∠ADC交AC于點N,連接MN,如圖所示,則MN與BM+CN的關系為() ABM+CN>MNBBM+CN<MN CBM+CN=MND無法確定 技巧3 構造中位線 技巧解讀 多邊形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中點時,連接任意兩個中點可得三角形的中位線 如圖所示,在四邊形ABCD中,AB=CD,E、F分別為AD、BC的中點此時可連接BD,取BD的中點G,則EG、GF分別為△ABD、△BCD的中位線,可得EG=GF=12AB=12CD 技巧應用 (蘭州中考)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E為AB上一點,△ADE和△BCE都是等邊三角形,AB、BC、CD、DA的中點分別為P、Q、M、N,試判斷四邊形PQMN為怎樣的四邊形,并證明你的結論 【思路分析】 四邊形PQMN的每條邊均為兩個中點的連線,考慮連接四邊形ABCD的對角線構造三角形,進而利用中位線定理判斷 【答案詳解】 四邊形PQMN為菱形 如圖所示,連接AC、BD ∵N、P分別為AD、AB中點, ∴NP為△ADB的中位線, ∴NP∥BD且NP=12BD 同理可得,MQ∥BD且MQ=12BD ∴NP ?瘙 綊 MQ, ∴四邊形PQMN為平行四邊形 ∵△ADE和△BCE都是等邊三角形, ∴∠AEC=∠DEB=120° 在△AEC和△DEB中, ∵AE=DE∠AEC=∠DEBEC=EB, ∴△AEC≌△DEB(SAS) ∴AC=DB ∵NM為△ACD的中位線,∴NM=12AC. ∵NP=12BD, ∴NM=NP, ∴平行四邊形PQMN為菱形 技巧訓練 (濰坊中考)已知△ABC,延長BC到D,使CD=BC取AB的中點F,連接FD交AC于點E (1)求AEAC的值; (2)若AB=a,FB=EC,求AC的長 等級演練 基礎題 1(本溪中考)在△ABC中,∠ACB=90°,∠A<45°,點O為AB中點,一個足夠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頂點與點O重合,一邊OE經過點C,另一邊OD與AC交于點M (1)如圖①,當∠A=30°時,求證:MC2=AM2+BC2; (2)如圖②,當∠A≠30°時,(1)中的結論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請說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請寫出你認為正確的結論,并說明理由; (3)將三角板ODE繞點O旋轉,若直線OD與直線AC相交于點M,直線OE與直線BC相交于點N(點N不與點C重合),連接MN,則MN2=AM2+BN2成立嗎? 答:(直接填“成立”或“不成立”即可) 2(常德中考)已知兩個等腰Rt△ABC,Rt△CEF有公共頂點C,∠ABC=∠CEF=90°,連接AF,M是AF的中點,連接MB、ME (1)如圖①,當CB與CE在同一直線上時,求證:MB∥CF; (2)如圖①,若CB=a,CE=2a,求BM、ME的長; (3)如圖②,當∠BCE=45°時,求證:BM=ME 3(丹東中考)如圖,已知等邊三角形ABC中,點D、E、F分別為邊AB、AC、BC的中點,M為直線BC上一動點,△DMN為等邊三角形(點M的位置改變時,△DMN也隨之整體移動) (1)如圖①,當點M在點B左側時,EN與MF有怎樣的數量關系?點F是否在直線NE上?都請直接寫出結論,不必證明或說明理由; (2)如圖②,當點M在BC上時,其他條件不變,(1)的結論中EN與MF的數量關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請利用圖②證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3)若點M在點C右側時,請你在圖③中畫出相應的圖形,并判斷(1)的結論中EN與MF的數量關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請直接寫出結論,不必證明或說明理由 提升題 4(綏化中考)如圖①,在四邊形ABCD中,AB=CD,E、F分別是BC、AD的中點,連接EF并延長,分別與BA、CD的延長線交于點M、N,則∠BME=∠CNE(不需證明) (溫馨提示:在圖①中,連接BD,取BD的中點H,連接HE、HF,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證明HE=HF,從而∠1=∠2,再利用平行線性質,可證得∠BME=∠CNE) 問題一:如圖②,在四邊形ADBC中,AB與CD相交于點O,AB=CD,E、F分別是BC、AD的中點,連接EF,分別交DC、AB于點M、N,判斷△OMN的形狀,請直接寫出結論; 問題二:如圖③,在△ABC中,AC>AB,D點在AC上,AB=CD,E、F分別是BC、AD的中點,連接EF并延長,與BA的延長線交于點G,若∠EFC=60°,連接GD,判斷△AGD的形狀并證明 5(淄博中考)(1)操作發現:如圖①,小明畫了一個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在△ABC的外側分別以AB、AC為腰作了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ABD、ACE,分別取BD、CE、BC的中點M、N、G,連接GM、GN小明發現了:線段GM與GN的數量關系是;位置關系是 (2)類比思考: 如圖②,小明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入思考把等腰三角形ABC換成一般的銳角三角形,其中AB>AC,其他條件不變,小明發現的上述結論還成立嗎?請說明理由 (3)深入研究: 如圖③,小明在(2)的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的探究向△ABC的內側分別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ACE,其他條件不變,試判斷△GMN的形狀,并給予證明 趣味數學史 柏拉圖——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 柏拉圖師從蘇格拉底學習哲學,在蘇格拉底受審被判死刑后,他開始周游各國尋求知識,結交了許多有名的數學家,逐漸領悟到了數學是理性哲學的前提條件 約公元前385年,他結束游學回到雅典,創辦了自己的學校——柏拉圖學院由于柏拉圖很重視數學,尤其是對幾何學感興趣,他甚至在學院門口立下牌子,上面寫著“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學院的研討也以數學為主除此之外,學院的另一風范就是公開研討的學風,這深刻影響著后世的學校 第二節特殊三角形中的中線 技巧1:巧用“三線合一” 技巧2:巧用“斜邊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技巧講解 技巧1 巧用“三線合一” 技巧解讀 等腰三角形中有底邊中線時,常利用“三線合一”的性質解題 如圖所示,已知等腰△ABC,點D為底邊上的中點,連接AD,則AD為∠BAC的平分線、BC邊上的中線及BC邊上的高 技巧應用 (撫順中考·節選)如圖,在Rt△ABC中,∠ACB=90°,∠ABC=30°點D是直線BC上的一個動點,連接AD,并以AD為邊在AD的右側作等邊△ADE (1)如圖①,當點E恰好在線段BC上時,請判斷線段DE與BE的數量關系,并結合圖①證明你的結論; (2)當點E不在直線BC上時,連接BE,其他條件不變,(1)中的結論是否成立?若成立,請結合圖②給予證明;若不成立,請直接寫出新的結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