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財政貨幣政策動態反饋協調機制的研究-基于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61321
- 條形碼:9787509661321 ; 978-7-5096-613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政貨幣政策動態反饋協調機制的研究-基于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視角 內容簡介
在經濟“新常態”下,政府提出要調整經濟結構,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在這個經濟背景下,如何以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視角研究提高居民消費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財政貨幣政策動態反饋協調機制的研究:基于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視角》以居民消費為研究對象,運用系統動力學模型探究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對居民消費的動態影響,并進行了財政貨幣政策的動態仿真分析,結果表明,在財政政策中,所得稅因子對居民消費的影響較小,消費稅稅率因子對居民消費影響較為顯著。由于所得稅只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一小部分,難以通過財政收入直接影響居民消費。在貨幣政策中,準備金率因子和利率因子對居民消費的影響較為明顯。此外,《財政貨幣政策動態反饋協調機制的研究:基于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視角》還發現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結合對提高居民消費能獲得更加顯著的效果。*后作者還針對提高居民消費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財政貨幣政策動態反饋協調機制的研究-基于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視角 目錄
**節 研究背景和問題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意義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 邏輯思路和研究內容
一、邏輯思路
二、研究內容
第四節 可能的創新點和不足
第二章 文獻回顧及相關理論基礎
**節 特定概念界定
一、財政政策
二、貨幣政策
三、DAG技術
四、DSCE模型
五、居民消費
第二節 文獻回顧
一、國外文獻回顧
二、國內文獻回顧
三、文獻評述
第三節 相關理論基礎
一、政策配合的微觀基礎
二、居民消費相關理論
三、財政貨幣政策主要學派的理論觀點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我國居民消費和財政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現狀分析
**節 我國居民消費的現狀分析
一、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特征分析
二、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特征分析
三、居民消費結構變化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我國財政貨幣政策協調配合
一、政策配合的主要方式
二、我國財政貨幣政策配合的歷史回顧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DAG模型的財政貨幣政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機制及效應分析
**節 財政貨幣政策影響居民消費的理論機制
第二節 政策工具及傳導機制
一、財政政策工具及傳導機制
二、貨幣政策工具及傳導機制
第三節 計量方法和數據
一、研究思路
二、有向無環圖分析方法
三、變量選擇及數據來源
第四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單位根檢驗
二、協整檢驗
三、DAG和SVAR分析
四、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過渡效應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財政貨幣政策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分析
**節 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
一、家庭
二、政府
三、廠商
四、中央銀行
五、均衡
第二節 參數校準
一、靜態參數校準
二、動態參數的貝葉斯估計
第三節 模型實證結果分析
一、財政貨幣政策的配合
二、財政貨幣政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財政貨幣政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機制及模擬仿真
**節 方法介紹及數據收集
一、平穩性判斷
二、Granger因果檢驗
三、數據收集
第二節 系統動力學介紹
一、系統動力學基本原理
二、系統動力學特點
三、構建模型的流程
第三節 穩定性檢驗
第四節 Granger因果關系判斷
第五節 相關性檢驗
第六節 因果關系檢驗圖
第七節 流率基本入樹模型的構建
一、確定變量
二、子系統確認及入樹模型的構建
第八節 系統動力學流圖的構建
第九節 檢驗模型
第十節 模擬仿真政策解析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促進居民消費的政策建議
**節 完善稅收機制
一、改革消費稅,促進消費升級
二、優化個人所得稅制度
三、減少流轉稅,降低居民稅負
四、開征社會保障稅,提高居民消費信心
五、完善我國稅收體系
第二節 完善信貸機制
一、完善居民消費貸款制度
二、豐富消費信貸品種,優化信貸投向結構
三、優化信貸手續和流程,完善信用卡市場
四、建立個人信用體系的客觀標準
五、完善消費信貸風險轉移機制
第三節 完善利率機制
一、建立利率形成機制
二、修復利率傳導機制
第四節 提高居民收入
一、實行減稅政策,擴大就業
二、調整收入分配結構
三、加大重點領域的支出
四、制定居民收入增長政策
第五節 協調財政貨幣政策
一、提高中央銀行的適度獨立性
二、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和轉型
三、促進財政部與中央銀行的溝通與合作
四、加快完善國債市場
五、完善財政貨幣政策協調機制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總結
一、研究結論
二、不足之處
三、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財政貨幣政策動態反饋協調機制的研究-基于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視角 節選
《財政貨幣政策動態反饋協調機制的研究:基于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視角》: 1.財政貨幣政策的基本內容 財政政策是指政府為了其政治目的與實現特定經濟目標,如充分就業、產業調整、控制物價、穩定經濟等,通過財政政策工具(稅收、國債和政府支出)等手段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等所做的決策。從其定義我們可以知道: (1)財政政策是政府為實現特定經濟目標而主動采取的調整國家財政的行為和準則。 (2)財政政策的具體方式是通過政府支出(政府購買、轉移支付)和政府收入(稅收、發行公債)來影響國民經濟。 (3)財政政策的目標包括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等。 財政政策按影響經濟的方式可分為自動穩定器和相機抉擇財政政策兩種類型。自動穩定器是指由于經濟系統本身包含減少經濟波動、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的內在機制,因此政府無須采取任何政策,可以單純依靠經濟系統自身機制來調控經濟。財政政策工具比較典型的自動穩定器包括稅收和轉移支付。當經濟繁榮時,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時稅收也增加,政府轉移支付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經濟過熱。在經濟衰退時期,個人收入和企業利潤減少的同時,其所得稅也隨之較少,政府轉移支付則隨之增加,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的復蘇與發展。由于自動穩定器作用有限,不能完全消除經濟波動,因此需要依靠政府對經濟進行調節,即采用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一般而言,現有財政政策大多是相機決策的財政政策。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是指政府要審時度勢,根據自己的判斷主動采取財政政策措施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以防止經濟過熱或過冷,減少經濟波動,使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根據宏觀經濟發展形勢的不同,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主要包括擴張性財政政策、中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這三種類型。當經濟過冷時,政府要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即通過減少財政收入(降低稅率)或擴大財政支出以刺激社會總需求增長,從而促進經濟發展;政府要根據經濟的不同形式采取不同的財政政策,當經濟形式過熱時,要實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可采取提高稅率、減少財政支出等手段抑制總需求,以防止經濟過熱;當經濟形勢較為平穩時,應采取中性財政政策,維持平穩的社會總需求。 貨幣政策是指央行通過控制貨幣供給以及信貸規模來調節利率,進而影響投資和整個國民經濟,以實現特定經濟目標。貨幣政策的經濟目標一般包括:①維持物價穩定,為經濟社會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經濟環境;②保持合適的貨幣供應量,實現經濟的平穩增長。一般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再貼現率(商業銀行向央行貼現票據的利率)、法定準備金率以及公開市場業務。 貨幣政策根據實施類型主要分為擴張性貨幣政策、中性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三種。擴張性貨幣政策是指央行為刺激經濟增長,通過降低再貼現利率、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在公開市場買人有價證券等方式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以增加投資,擴大總需求。緊縮性貨幣政策與前者相反,是指央行為抑制經濟增長,通過提高再貼現利率、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在公開市場賣出有價證券等方式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以減少投資和總需求。中性貨幣政策則對總需求的影響保持中性。 2.財政貨幣政策的比較分析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兩種手段,既相互關聯又存在差異。二者的相關性表現為: (1)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是宏觀經濟政策,即二者都著重解決宏觀經濟問題。 ……
財政貨幣政策動態反饋協調機制的研究-基于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視角 作者簡介
吳偉軍,管理學碩士,經濟學博士,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西金融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江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約研究員,新加坡管理大學訪問學者,洪城水業(600461)獨立董事,南昌水業集團投融資博士后。江西省財政廳PPP評審專家,江西省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非銀顧問。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司金融、投資管理、金融政策等。近年來在Finance Research Letters、《改革》、《當代財經》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主持省部級課題五項,出版專著兩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