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孩子畫出健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41882
- 條形碼:9787562541882 ; 978-7-5625-418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孩子畫出健康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應用“意象畫”來達到潛意識與意識的溝通, 讓孩子從潛意識中開啟智慧, 使他有足夠的心理營養去滋養自己的生命, 從而讓生命力自然而然的綻放, 并且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終獲取力量追逐自己的夢想! 做到向上向善, 努力展現自我的過程, 為家人和社會做貢獻。
教孩子畫出健康 目錄
**節 情商與“意象畫”
第二節 通過繪畫開發孩子的智力
第二章 畫出我心
**節 繪畫的準備
第二節 畫出人格
第三節 畫出情緒
第三章 畫出健康
**節 畫出關愛,畫出共情力
第二節 畫出安全平安
第三節 畫出勤奮
第四節 畫出未來
第五節 畫出溫暖
第四章 繪畫療法
**節 繪畫的叛逆
第二節 畫出健康來
第三節 曼陀羅訓練法
第五章 給媽媽的幾點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教孩子畫出健康 節選
《教孩子畫出健康》: 二、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繪畫藝術是借助一定的物質媒介和藝術來表現人類的心靈活動。它是一種精神產品,通過一定的物質形式向人們展示它內在所包含的精神思想,來寓意一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情趣寄寓”和“以畫寫意”是中國畫家借以表達思想的兩種形式。 中國畫有三個重要表現就是氣韻表現、豐富變化和情趣寄寓。氣韻表現是內在精神因素在表象的展露,被用來作為品畫的標準。除了過硬的畫技基本功,重要的是還要將自身的“骨氣”“氣韻”和“神采”相結合,要求創作前存想于心,即所謂“意在筆先”。 繪畫和書法一樣講究“得心應手”的功能,這個“得心”需要調心養氣,澄濾靜思,動靜結合,調節情緒。其次繪畫還和書法一樣是在美好的文化氛圍中陶冶情操,美化心靈。繪畫和書法都是手的操作,可以提高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協調功能,從而促進大腦反應能力的增強,進而增進智力水平的發展。有較高繪畫和書法水平的人,其大腦右半球的反應靈敏度則較高。“得心”了,才能“應手”。因為,十指連心,“應手”過程就是心腦手合一,與天機妙理相合。繪畫和書法的內容與形式,都決定了愛好者要書畫修養、氣質、格調和境界達成一致。 要想做到“得心應手”需要調心養氣,澄濾靜思。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澄濾靜思?這就需要一定的修煉了。習武中“氣功”修煉強調意守“丹田”,也是一種澄濾靜思的過程,和尚“坐禪”念經也是澄濾靜思的過程。這些都需要達到“靜極”處,避開意識層面的“阻抗”,才能到達潛意識層面的開發和溝通。 若能遵循嚴格的修煉達到澄濾靜思,在潛意識狀下構思繪畫自然是好。但這需要祛除浮躁的心態,靜下心來。如何靜心?我們不要再依賴外在的得失來確定“自我”的意義,以至于認妄為真,把妄念當成自己的心,在其中煩惱糾結,不能回到本來的“生命凈界”。 不妨嘗試做“呼吸守意”法:老子也曾告訴我們修呼吸法*好,修到“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莊子說:“常人之息以喉,至人之息以蹱。”對!一呼一吸名一念,也叫作一息。呼出去,鼻子出氣,毛孔也出氣;吸進來叫作“吸”。一呼一吸之間的那個叫作念,也叫作息。因為,關鍵在于人們心里的“妄想”特別多,猶如過電影一樣,一幕又一幕,甚至晚上都睡不著呢。修習入出息念,煩惱無從生起,這樣可以迅速消除“妄想”,讓內心達到“寂靜”,變得穩定、敏銳和專注,方能以覺醒、智慧的心去面對起伏的人生。《素問·上古天真論》:“恬儋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有一本與“呼吸守意”法相似的教材——平靜的**堂課《觀呼吸》,由斯里蘭卡德寶內觀大師編寫。此書認為“以呼吸為專注的焦點,時時觀照當下的身心,保持正念正知,方能安詳面對生命的起伏”。此書被譯成多種文字,還被選為泰國高中課程的教材。可見不一般啊! 修習方法如下: (1)身體坐正,保持自然,全身放松。你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坐姿。如果盤腿有困難就不需要盤腿,你可以將兩腿并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將一腿壓在另一腿上。使用適當高度的坐墊可以讓你坐得更舒服而且更容易保持上身正直。接著從頭到腳一部分一部分地放松,不要讓身體有繃緊的現象。如果發現任何部位繃緊,就借著放松與保持自然來將它舒解。若沒有充分放松,在你久坐之后繃緊的部位會感到疼痛或不適,因此在每一次開始靜坐時務必先將全身放松。 (2)如何數息。一呼一吸叫作一息,在呼氣的末端用心默數“1”,(用“心”數“1”,勿念出聲)。同樣地,在第二次呼氣的末端心中默數“2”……如此從1數到10,然后再從9數到1,反復循環呼吸數息。注意!如果一呼一吸數到第3數(或其他第幾數時),又有別的思想干擾,則再從“1”開始計數。在呼氣出去的末端數息,這點很重要!只要注意呼吸,自然放松,呼吸到哪里都不要管。 (3)數息時,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上,而不是放在數字上,因為數字只是幫助你將心安住于呼吸的工具而已。應當持續地數息,直到你的心平靜穩定為止,然后可以停止數息,而單純地只覺知呼吸。用這兩法把心拉回來,專注于繼續呼吸。 當你能持續不斷地覺知呼吸15~20分鐘時,那表示你已經可以將注意力的焦點集中于呼吸了。 當你能持續不斷地專注于呼吸,時間達到30分鐘以上時,此時定力已經相當好,則可以專注于呼吸的全息。意思就是當每一次呼吸從頭到尾(開始、中間、結尾)的氣息經過時,你都在接觸部位毫無遺漏地專注到它。如此專注于每一刻的呼吸,你的定力將會越來越強,因為沒有空隙讓你的心去想其他的事情。 你會知道有時呼吸長,有時呼吸短。這里的長短是指時間的長度,而不是指距離。當呼吸慢時,呼吸的時間就長;當呼吸快時,呼吸的時間就短。然而不應故意使呼吸變長或變短,應當保持自然的呼吸。無論呼吸長或短,你都應當專注于全息。 若能堅持訓練,定力就會越來越穩定,你心中的“妄想”由少到無。如果能在每一次靜坐時都持續地專注于呼吸1小時以上,每天至少靜坐5次,如此持續至少3天,不久你會發現呼吸的轉變,那時就能進入更高一層的境界。 如果實在有困難,不妨端坐(或躺臥)放松,做“呼吸守意法”:開始放松做“腹部呼吸”,用心意知道自己把氣吸進來,把氣呼出去,聽到自己呼吸的聲音,呼氣出去時用心意感知身體放松,隨著每次呼氣時,身體越來越放松。 ……
教孩子畫出健康 作者簡介
陳景銀,男(19432)。福建省福州市人,醫生、高級經絡催眼師、心理治療師早年在南華大學附屬醫院行醫后期又師從經絡催目民創始人馬維祥教授學習高級催眠和心理學行醫52年2012年獲得國家職業資格培訓鑒定實驗基地高級經絡催眠師證書編著有《人際溝通理論與研究》等專著,發表多篇醫學論文近十多年,對意象畫和心理深層結構有較深層的認識和學習。 黃小琴,女,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建集美大學美術系畢業長樂市中學美術老師、福建省電視臺《科技十分鐘》欄目美術編緝、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籌劃中心項目負責人、福州市諾瓦斯少兒美術教學負責人,自編繪畫教材,研究開創“意象畫”教學課程“意象畫教學培訓經驗豐富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培訓方法教授幼兒中小學生達2000多人次,教學培訓達2400課時讓接受培訓的孩子繪畫技能達到一定水平心智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