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兒童游戲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6567
- 條形碼:9787520336567 ; 978-7-5203-365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兒童游戲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內容簡介
游戲權盡管已被《兒童權利公約》宣誓為兒童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但由于中國兒童游戲權利觀念的落后、兒童游戲權利理論的缺乏以及兒童游戲權利實踐的薄弱,導致兒童游戲權被侵害現象時常發生。兒童是人類的未來和希望,在當今這個邁向權利的時代,認真看待和對待兒童游戲權利反映了我們對未來的一種態度。鑒于此,本書力圖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探討與兒童游戲權相關的核心理論問題。
兒童游戲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目錄
**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四節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五節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回溯與重拾:兒童游戲權的歷史考察
**節 游戲權利思想的形成
第二節 游戲權的法律化
第三章 依據與確證:兒童游戲權的存在基礎與證成
**節 兒童游戲權的存在基礎
第二節 兒童游戲權的證成
第四章 意蘊與價值:兒童游戲權的內涵與價值
**節 兒童游戲權的基本要素分析
第二節 兒童游戲權的性質
第三節 兒童游戲權的內容
第四節 兒童游戲權的特征
第五節 兒童游戲權的價值取向
第五章 比較與借鑒:兒童游戲權保護措施的比較研究
**節 英國的兒童游戲權保護措施
第二節 日本的兒童游戲權保護措施
第三節 墨西哥的兒童游戲權保護措施
第四節 對中國的啟示
第六章 現狀與分析:兒童游戲權利觀的調查與分析
**節 兒童游戲權利觀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第二節 幼兒家長及教師對待兒童游戲的行為觀察
第三節 小結
第七章 保障與實現:兒童游戲權實現的對策與建議
**節 觀念層面的兒童游戲權保護
第二節 實踐層面的兒童游戲權保護
第三節 立法層面的兒童游戲權保護
第四節 司法層面的兒童游戲權保護
結語
附錄1 幼兒家長兒童游戲權利觀的調查問卷
附錄2 幼兒教師兒童游戲權利觀的調查問卷
附錄3 幼兒教師兒童游戲權利觀的訪談提綱
附錄4 幼兒家長及教師對待幼兒游戲活動的行為觀察記錄表
附錄5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全文
參考文獻
兒童游戲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節選
《兒童游戲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魯迅是這方面的急先鋒,他不僅對傳統兒童觀及傳統文化毒害兒童深惡痛絕,而且還為建立新的兒童觀搖旗吶喊。他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對傳統兒童觀批判道:“父對于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同時,他又指出,“長者對于子女,義務思想需加多,而權利思想卻大可切實核減,以準備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這實際上具備兒童本位思想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從進化論的角度提出,“后起的生命,總比以前的更有意義,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價值,更可寶貴;前者的生命,應該犧牲與他”。這已經蘊含了兒童崇拜思想。現代兒童崇拜者當首推豐子愷,他在文藝領域對傳統兒童觀進行了激烈的批判,認為傳統兒童觀往往是“成人不了解兒童的心理世界;人們看到兒童是準備做成人的,卻忽視了這種準備期的生活;成人把兒童當作小大人,看不到兒童有其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在這種批判中隱含了他的兒童本位思想。 在教育領域,兒童本位思想成為這些教育家創建教育理論的要旨。被譽為“近現代教育之父”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于1918年5月30日在天津中華書局直隸全省小學會議歡迎會上發表演講:“夫新教育所以異于舊教育有一要點焉,即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兒童,而吾人受教育兒童之謂也。”這里其實就蘊含兒童是成人之師的兒童本位思想了。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提出了尊重兒童、解放兒童的觀點,他曾呼吁,“我們必須喚醒國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同時,他也反對把兒童看作“小大人”,反對把成人意志強加給兒童,反對剝奪兒童游戲的權利。進而主張對兒童進行六大解放: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眼睛、嘴、空間和時間。而有中國“幼教之父”之稱的陳鶴琴先生則可以說是中國*熱愛兒童的人之一,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中國的兒童教育事業。陳鶴琴先生的兒童觀是建立在對兒童心理科學的實證研究基礎上,他批判了常人兒童觀的謬誤,“以為兒童與成人一樣的,兒童的各種本性本能都同成人一色的,所分別的,就是兒童的身體比較成人的小些罷了”。認為兒童有好動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戲心、群居心、競爭心、畏懼心、爭斗心、嘉許與譴責心等,針對兒童心理的這些特點,成人應該認識到兒童不是“小大人”,兒童心理與成人的心理不同樣,兒童的時期不僅作為成人之預備,亦具有它本身的價值。他的兒童觀對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兒童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伴隨著西方科學兒童觀的輸入,對兒童權利的保護也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在兒童權利保護立法上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古就有的慈幼、恤幼思想,又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現代民權意識。如,清末修訂的《大清新刑律》規定:未滿15歲及80歲以上犯罪的得減1等或2等;對未滿15歲的犯罪者施以“感化教育”。清王朝推翻之后,南京臨時政府積極進行法制建設,確保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其中保障民權是臨時政府重要的立法指導思想。在1912年3月,臨時政府頒布了《大總統令內務部禁止買賣人口文》,買賣兒童現象在法律上被禁止,保護了兒童權益。真正具有現代意義上的民權意識,并在立法上重視對兒童的關愛和保護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根據地。 ……
兒童游戲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劉智成,1979年生,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講師。2014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14年至今,任職于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幼兒園游戲、兒童權利等。近年來在國內各類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規劃等省部級項目多項,主編“十三五”規劃教材《幼兒園游戲與指導》,并參與了多部著作的撰寫。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