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雅舍談吃 本書特色
收錄《雅舍談吃》全部篇目及數十篇談吃拾遺文章, 《人民日報》推薦書單,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深受其影響
雅舍談吃 內容簡介
大抵好吃的東西都有個季節,逢時按節地享受一番,會因自然調節而不逾矩。開春吃春餅,隨后黃花魚上市,緊接著大頭魚也來了,恰巧這時候后院花椒樹發芽,正好掐下來烹魚。魚季過后,青蛤當令。紫藤花開,吃藤蘿餅;玫瑰花開,吃玫瑰餅;還有棗泥大花糕。到了夏季,“老雞頭才上河喲”,緊接著是菱角、蓮蓬、藕、豌豆糕、驢打滾、艾窩窩,一起出現。席上常見水晶肘,坊間唱賣燒羊肉,這時候嫩黃瓜、新蒜頭應時而至。秋風一起,先聞到糖炒栗子的氣味,然后就是炰烤涮羊肉,還有七尖八團的大螃蟹。“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過年前后,食物的豐盛就更不必細說。一年四季地饞,周而復始地吃。 《雅舍談吃》為梁實秋代表散文“雅舍”系列的精選集,包括《雅舍談吃》和《談吃拾遺》二輯,收錄《雅舍談吃》的所有篇目及數十篇談吃拾遺文章。梁實秋自嘲嘴饞,一生中寫下無數談吃的文章,這些文章帶有濃濃的故土情懷,是名家談吃中的經典作品。一代散文大師梁實秋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舌尖上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和記憶的味道。 讀大學的時候從安徽老家來到北京,一下子就被梁實秋的《雅舍談吃》給迷住了。美食在作家的筆下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種文化底蘊的代表。后來參加工作,拿著菲薄的工資,我專門去把《雅舍談吃》里寫到現在能找到的美食嘗了個遍。 ——陳曉卿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導演 我寫短文的模范是梁實秋的文章,梁實秋很幽默,他影響了我很多。 ——韓寒
雅舍談吃 目錄
目 錄
**輯雅舍談吃
003_序言
005_西施舌
007_火腿
010_醋熘魚
012_烤羊肉
014_燒鴨
017_獅子頭
019_兩做魚
021_熗青蛤
025_生炒鱔魚絲
028_醬菜
030_水晶蝦餅
032_湯包
034_核桃酪
036_鐵鍋蛋
039_瓦塊魚
042_熘黃菜
044_酸梅湯與糖葫蘆
047_鍋燒雞
050_煎餛飩
052_核桃腰
054_豆汁兒
056_芙蓉雞片
059_烏魚錢
060_韭菜簍
062_蟹
065_炸丸子
068_佛跳墻
071_栗子
073_海參
075_滿漢細點
079_菜包
081_糟蒸鴨肝
083_魚翅
086_茄子
088_蓮子
090_白肉
092_干貝
094_鮑魚
096_咖喱雞
098_烙餅
100_筍
103_黃魚
105_八寶飯
107_薄餅
110_爆雙脆
113_拌鴨掌
114_魚丸
116_臘肉
118_粥
121_餃子
123_鍋巴
125_豆腐
128_燒羊肉
130_菠菜
132_龍須菜
134_鴿
136_味精
第二輯談吃拾遺
141_吃
143_吃相
147_吃相(其二)
149_饞
153_酪
156_面條
159_燒餅油條
163_窩頭
166_狗肉
170_炸活魚
173_麥當勞
176_粽子節
177_大菜
178_由熊掌說起
181_關于蘋果
184_千里莼羹,
未下鹽豉
186_蘿卜湯的啟示
188_豆腐干風波
193_康乃馨牛奶
197_喝茶
201_說酒
204_飲酒
208_請客
212_喜筵
216_飯前祈禱
220_圓桌與筷子
224_北平的零食小販
232_吃在美國
236_讀《中國吃》
246_再談中國吃
252_讀《烹調原理》
258_“疲馬戀舊秣,
羈禽思故棲”
雅舍談吃 節選
西施舌 郁達夫一九三六年有《飲食男女在福州》一文,記西施舌云: 《閩小記》里所說西施舌,不知道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鮮,以雞湯煮得適宜,長圓的蚌肉,實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 案《閩小記》是清初周亮工宦游閩垣時所作的筆記。西施舌屬于貝類,似蟶而小,似蛤而長,并不是蚌。產淺海泥沙中,故一名沙蛤。其殼約長十五公分,作長橢圓形,水管特長而色白,常伸出殼外,其狀如舌,故名西施舌。初到閩省的人,嘗到西施舌,莫不驚為美味。其實西施舌并不限于閩省一地。以我所知,自津沽青島以至閩臺,凡淺海中皆產之。 清張燾《津門雜記》錄詩一首詠西施舌: 燈火樓臺一望開, 放懷那惜倒金罍, 朝來飽啖西施舌, 不負津門鼓棹來。 詩不見佳,但亦可見他的興致不淺。 我**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島順興樓席上,一大碗清湯,浮著一層尖尖的白白的東西,初不知為何物,主人曰是乃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軟的感覺,嘗試之下果然名不虛傳,但覺未免唐突西施。高湯氽西施舌,蓋僅取其舌狀之水管部分。若郁達夫所謂“長圓的蚌肉”,顯系整個的西施舌之軟體全入釜中。現下臺灣海鮮店所烹制之西施舌即是整個一塊塊軟肉上桌,較之專取舌部,其精粗之差不可以道里計。郁氏盛譽西施舌之“色香味形”,整個的西施舌則形實不雅,豈不有負其名?
雅舍談吃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 原名梁治華,字實秋,中國著名的現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 代表作: 《雅舍小品》《雅舍談吃》 《英國文學史》 《莎士比亞全集》(譯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