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和土耳其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537863
- 條形碼:9787508537863 ; 978-7-5085-378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和土耳其的故事 本書特色
本書是由中土雙方20 多位作者共同撰寫的。他們都曾在不同的崗位上,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為中土友好的崇高事業作出過自己的貢獻,而且從各種不同的視角,對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不同的詮釋,故此,他們的故事情真意切,讀來感人至深。
中國和土耳其的故事 內容簡介
“我們和你們”叢書按照一國一品的概念,以小故事揭示大歷史,講述中國和相關國家傳統和現在的友誼與合作。該叢書旨在密切中國和有關國家的人文聯系,推動新形勢下中國周邊外交和公共外交的進程,尤其是配合“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 中國和土耳其兩個民族之間的交往由來已久,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1000 多年以前。土耳其人的祖先本是從中亞地區西遷的突厥人,他們在公元13 世紀末建立起赫赫有名的奧斯曼王朝,并于15 世紀取代原來的拜占庭(即東羅馬)帝國,成為一代霸主,這便是現代土耳其的前身。因此,土耳其朋友經常說“土耳其人的根在亞洲”,自己是“西化了的東方人”。中土兩國于1971 年建交后,雙邊關系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2010 年,雙方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絲綢之路歷史上就是聯系雙方的重要紐帶,因此,當習近平主席關于“一帶一路”的倡議一經提出,便受到土耳其朝野上下的一致支持和響應,他們期待著同中國一起“重新振興絲綢之路”。 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中土雙方20 多位作者共同撰寫的。他們都曾在不同的崗位上,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為中土友好的崇高事業作出過自己的貢獻,而且從各種不同的視角,對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不同的詮釋,故此,他們的故事情真意切,讀來感人至深。
中國和土耳其的故事 目錄
序/穆拉特?薩利姆?埃森利
記憶篇
穆拉特?薩利姆?埃森利:出使中國的記憶
徐鹍:埃夫倫總統和他的中國小孫女
諾揚?羅拿:我在中國的30余年歲月
曹軼群:重拾那些難忘的記憶
樂萬?古文其:關于中土友好的點滴回憶
王修平:記我在土耳其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
程海燕:出門靠朋友
雅烏茲?歐乃:我初到中國時的奇遇
吳長青:我與孔子學院娜教授共事的日子
單靜波:在土耳其投資建廠二三事
王琳:難忘我的土耳其家庭
人物篇
徐鹍:土耳其將軍的茅臺緣和中國情
吳克明:憶三位土耳其朋友
劉立軍:老沙一家
趙玫玫:癡情中國的土耳其三姐妹
陳綺濤:我和我的土耳其老公
范珣:“我的中國冒險之旅,我的中國夢”
沈杰:陸爸爸的故事
交流篇
阿德南?阿克弗拉特:革命詩人納澤姆?希克梅特在中國展現的聚合力
高麗娟:三十歲月漢語緣
李赟天:埃森利大使一家的中國情
愛達:難忘的龍頭村之行
余引君:陪同土耳其記者看中國
包楓:嫁到土耳其這片熱土
愛登:愛登的小故事
刁麗:美食結友誼
智曉靜:因茶結緣,以茶會友
阿赫買特?焦什昆?阿伊登:夢幻國度——中國
羅克:巴扎公園的非常土耳其情懷
胡亞天:中土師生情長青
后記/徐鹍
中國和土耳其的故事 節選
出使中國的記憶 穆拉特?薩利姆?埃森利 (土耳其外交部副次長、前駐華大使) 趙蓓蓓 譯;徐 鹍 校 土中關系源遠流長,綿延數千年,不可能用一篇簡單的文章加以概括。受我尊敬的摯友和同仁徐鹍之邀約,謹將2009—2013年本人在北京任職期間——那段時間本人還曾為土中關系貢獻過一點微薄之力——的兩國關系作一個簡要闡述,以完成摯友之托。 自接到要出使中國的消息后,我就深知這是一份榮譽、責任與巨大潛力并存的工作。 在外交工作中,大使個人的“一枝獨秀”是很難實現的,但當他們所任職的國家與大使一樣都抱著同樣的愿望要發展兩國關系的話,那事情就好辦多了。特別是,如果你在北京工作,而遠在安卡拉的各級同仁都堅定不移地跟你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的話,那你的事業就將一往無前。值此機會,我不得不提起幾位尊貴的中國同仁的姓名,以向他們表示我的謝意,他們是:中國前任駐土耳其大使宮小生和現任大使郁紅陽、外交部前副部長翟雋(現任駐法國大使)、前西亞北非司司長宋愛國(現任駐埃及大使)和陳曉東(現任駐新加坡大使)。 在交待這些工作中技術層面的幕后主角之后,我必須指出,近期兩國關系表現出了巨大活力、取得了突出成就,其基礎正是兩國領導人之間互信的逐步增強,而作為這種互信的結果,2010年,還在我國總統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擔任總理期間,土中兩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此外,促使兩國彼此接近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兩國的人文狀況以及為其指明方向的文化價值觀。土耳其人的根在亞洲,土中兩國人民盡管操著不同的語言,但要相知相識卻豪不困難。 一如前述,在這各方面都呈現出的良好氛圍下,土耳其共和國第11屆總統阿卜杜拉?居爾在時隔14年后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現任總統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作為時任土耳其總理在時隔27年后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這些訪問為實現我們的共同目標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其應有的歷史地位。包括上述訪問在內,兩國間舉行了超過400次的大小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為土耳其共和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在能源和基礎設施項目中給予土耳其資金和建設支持;中國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土耳其GK-2地球觀測衛星發射升空并送入預定軌道;作為雙方互信的標志,兩國價值連城的歷史文物互相在伊斯坦布爾和上海成功舉辦了展覽,這些都已成為土中交往活動的典范。 以上我簡單闡述了兩國的正式友好關系。除此之外,我還必須談談我和夫人艾芙蘭在北京的生活,這段時光已經成為我們生命中難以忘卻的記憶。我們在安卡拉舉辦婚禮后的第六天,就在北京建起了我們的**個愛巢。我們的愛子賽利姆?愛蓋是在北京出生的,將他帶到世間的是一位名叫常玲的中國女醫生。 賽利姆?愛蓋2010年來到這個世界,他的中文名字叫“虎子”,這還是中聯部三局局長杜燕凌給取的。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敬愛的部長瓦哈特?哈萊夫奧盧先生曾教導我:一個好的外交官,不是看他受邀參加了何種高規格的招待會,而是看他在任職國家參加了多少婚禮或葬禮。我和夫人在中國將近五年的時間內,有幸參加了三次婚禮,而其中的兩次,我都是受新郎的邀請作為伴郎出席的。 在北京任職期間,受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邀請,我參加了汶川地震的紀念儀式。另外,五年間我在中國度過了很多豐富多彩的節日,到很多中國朋友家做客,我從中獲得了愉悅,收獲了感動。通過這些經歷,我感受到中國朋友希望與我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 同中國朋友間存在的這種深厚友誼,以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外交部、商務部及其他部門在我的職業活動中給予的幫助使我終生難忘。在中國,我到訪的每個地方,當地政府和人民都熱情地接待了我,這份熱情至今仍鮮活地留存于我的心中。不久前,2016年6月,為參加兩國政治磋商工作組會議,我再次來到北京,毫不夸張地說,我的感覺就如同回歸故里。 我由衷地相信,同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和土耳其之間有更多可以并肩打造的項目和共同實現的目標。2016年9月的金秋時節,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在杭州舉行,如同安塔利亞峰會一樣,在此次杭州峰會上,兩國元首埃爾多安和習近平先生的會見把兩國關系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我們的領導人為兩國貿易額定下了兩個階段目標,**階段是500億美元,第二階段是1000億美元。這讓我想到了儒家的一句經典名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在此契機下,愿兩國關系不僅在貿易上能有所突破,而且在各個領域都能提升到與我們源遠流長的關系相稱的高度,為此我們將矢志不渝。*后,希望通過人文接觸而得以加強的兩國關系能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祝讀者好。
中國和土耳其的故事 作者簡介
徐鹍,1941年生,江蘇高郵人。1964年從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外語系土耳其語專業畢業,先后在外交部翻譯隊、駐土耳其使館、亞非司、駐伊斯坦布爾總領館工作。1991年10月至1996年3月、1999年7月至2003年 3月兩度任中國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