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湖南文化強省之路:基于協同創新.跨界融合與地方特色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20962
- 條形碼:9787520320962 ; 978-7-5203-209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湖南文化強省之路:基于協同創新.跨界融合與地方特色視角 內容簡介
大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打造文化強省升級版是湖南新時期文化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本書以湖南文化強省建設為研究對象,在充分而又深入地認識發展成績和面臨問題的基礎上,參照國家和發達省市的發展經驗,設計了湖南文化強省的評價考核指標體系,并從協同改革、跨界融合和地方特色視角對文化產業、文化事業等方面提出了新時期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的推進路徑與具體措施。
湖南文化強省之路:基于協同創新.跨界融合與地方特色視角 目錄
**節 湖南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現狀
第二節 構建文化強省評價指標體系的戰略意義
第三節 湖南建設文化強省的評價考核指標體系
第二章 文化強省戰略下湖南文化產業與旅游融合發展研究
**節 產業融合空間不斷拓寬
第二節 資源整合力度仍需加大
第三節 以融合模式創新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第三章 文化強省戰略下湖南文化產業與金融融合發展研究
**節 渠道不斷拓寬,輸血功能增強
第二節 整體規模偏小,融合力度不大
第三節 加快平臺創新,健全投融資體系
第四章 文化強省戰略下湖南文化與科技協同創新與融合發展研究
**節 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步伐持續加大
第二節 文化、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稍顯不足
第三節 突破瓶頸制約,加速成果轉化
第五章 湖南文化產業與科技融合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研究
**節 公共服務平臺的內涵及其建設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基本情況與主要瓶頸
第三節 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主要任務
第四節 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政策建議
第六章 湖南特色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建設研究
**節 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發展概況及構建特色文化產業
統計指標體系的必要性
第二節 特色文化產業統計范疇與指標體系構建思路
第三節 湖南特色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構建
第四節 結論與展望
第七章 加快湖南文化服務行業轉型發展研究
——以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為例
**節 湖南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 湖南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思想
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第三節 湖南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的可借鑒模式
第四節 湖南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的對策
建議和保障措施
第八章 湖南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推進路徑與保障措施I
**節 湖南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戰略目標
第二節 湖南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主要路徑
第三節 湖南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保障措施
第九章 湖南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智庫建議
**節 湖南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發展路徑與對策研究
第二節 把特色文化產業作為湖南省改革發展新的重要增長點
第三節 當前亟須構建湖南省轉企改制的文藝院團
可持續發展機制
附件
參考文獻
湖南文化強省之路:基于協同創新.跨界融合與地方特色視角 節選
《湖南文化強省之路:基于協同創新、跨界融合與地方特色視角》: 文化本身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大系統,人們對這一大系統及其各子系統的分類、界定和邏輯關系等理解不同,因而各地提出的“文化強省”概念含義差異性頗大,由此給出的評價指標體系也各不相同。從戰略規劃角度考慮,用“文化強省”概念來指明一個省區文化發展的愿景和導向,在現實中具有必要性和適用性,但問題在于,即使作為導向性概念,仍然需要統一其內涵和規范其標準。惟有如此,才具有邏輯一致性與相互可比性。倘若概念不具有統一內涵與規范標準,那么“建設文化強省”的話語體系必然是紊亂的,建設文化強省也不可能具有能夠統一衡量的可比性,所謂的“強”其實亦無從談起。因此,明晰文化強省概念和范疇尤有必要。 (一)國家層面 《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立足當前我國文化發展改革面臨的重大問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明確進入“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后文化發展改革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指明了下一階段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任務和行動策略。《綱要》將文化發展概括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繁榮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和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按照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綱要》的總體構架設計,突出了文化發展改革的特殊道路與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之間配套協同的總要求,《綱要》的宏觀構架已不是文化文物、廣電、出版和網絡等文化行業的并列和簡單相加,而是根據大文化的發展思路,確立了理論建設、文藝創作、媒體建設、公共文化、文化產業、傳統文化、文化開放、文化體制改革八個方面的目標任務。在《綱要》13章的布局結構上,凸顯出科技進步與社會轉型交錯的時代特征,行業自主發展與跨界融合發展并進的路徑特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兩翼齊飛的平衡特性,創作生產和傳播消費互相銜接的全鏈條管理模式,“請進來”與“走出去”以及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統籌協調的運行規律。 《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國家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高。中國夢的引領凝聚作用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文化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為此,確定了十大戰略任務:繁榮藝術創作生產;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提升文化科技支撐水平;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文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所與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支點》雜志社聯合發布了中國文化發展指數,旨在通過為中國文化發展持續提供富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戰略預測、政策建議。中國文化發展指數研究范圍涉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港澳臺地區)288個地級以上城市,分為中國城市文化發展指數、中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指數、中國文化企業發展指數三個大類,是目前國內數據*新、覆蓋城市*多的文化發展指數研究。 ……
湖南文化強省之路:基于協同創新.跨界融合與地方特色視角 作者簡介
鄧子綱,1977年9月生,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2011年獲中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13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做博士后。先后在《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工業經濟》《系統工程》等國家報刊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獨著),合著20多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1項,省級課題10多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5項;獲湖南省社科成果一等獎1項;獲得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和新華文摘觀點摘編10多項。 高立龍,1984年9月生,碩士,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與系統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領域研究。目前共參與出版專著5部;在《中國城市經濟》《行政管理改革》等發表學術論文5篇;主持省軟科學課題、院青年課題和社會應用課題共3項,參與課題5項;獲院先進個人獎勵一次。 楊斌,1983年9月生,碩士,畢業于復旦大學。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歷史、文化等領域研究。目前共參與出版專著4部;在《歷史地理》《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求索》《貴州大學學報》《社會保障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篇;主持完成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2項,參與國家、省部級課題10多項,獲省領導肯定性批示1項。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