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央情報局在危地馬拉:外交干涉政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58512
- 條形碼:9787501258512 ; 978-7-5012-585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央情報局在危地馬拉:外交干涉政策 內容簡介
1954年危地馬拉政變是美國冷戰思維和冷戰戰略支配下的產物,它是繼1953年中央情報局實施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地推翻民選伊朗穆罕默德·摩薩臺后,中央情報局又一次成功的重要秘密行動,并被作為以后隱蔽行動的樣本,在豬灣事件策劃中都可以清晰看到它的影子。
中央情報局在危地馬拉:外交干涉政策 目錄
一、拉丁美洲和冷戰:美國的利益
二、冷戰政策
三、杜魯門的拉丁美洲政策
四、艾森豪威爾的外交
第二章 落后、壓迫和革命
一、政治傳統
二、印第安人的問題
三、社會結構
四、經濟秩序
五、*后的貴族
六、十月革命
第三章 革命政府:共產主義還是民族主義7
一、胡安·何塞·阿雷瓦羅
二、阿雷瓦羅政府
三、反革命和阿本斯上臺
四、阿本斯政府
第四章 北方的觀點
一、在危地馬拉的聯合果品公司
二、危地馬拉對聯合果品公司的反應
三、聯合果品公司和土地改革
四、美國對危地馬拉國際共產主義的確認
第五章 從杜魯門到艾森豪威爾:干涉之路
一、危地馬拉共產主義的威脅:冷戰體制
二、確立反對危地馬拉的事實
三、政策的根源
四、危地馬拉和公共輿論
五、**次嘗試
六、過渡時期
……
第六章 普布瑟克賽斯計劃:準備
第七章 普布瑟克賽斯計劃:政變
第八章 普布瑟克賽斯計劃:遺產
參考文獻
譯后記
中央情報局在危地馬拉:外交干涉政策 節選
《中央情報局在危地馬拉:外交干涉政策》: 作為“烏維科主義”的對立物,“阿雷瓦羅主義”不是一個政治機器,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人民運動,它主張把公民從僵化的獨裁主義中解放出來,隨后,逐步使危地馬拉擺脫與發達國家的依附關系。作為法西斯主義的早期反對者,他認為中南美洲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前一個世紀就面臨這樣的問題,阿雷瓦羅一次又一次主張,危地馬拉政府必須為人民服務,由人民來管理。這一哲學用北美標準來衡量,可能聽起來有點陳詞濫調,但在危地馬拉整個政治歷史發展過程中卻是標新立異的。對阿雷瓦羅來說,歐洲和亞洲法西斯主義的滅亡預示著美洲法西斯主義滅亡的開始,也是拯救危地馬拉的開始,這恰好與危地馬拉十月革命同榮共生。他的政府應該是一個和平的政府、務實的政府、物質和精神充裕:一個能夠表達人民自由意志的政府。②他使用的這些詞匯聽起來確實像理想主義的辭藻。然而,阿雷瓦羅不是一位政客,他的政府要把這些理論付諸實踐,用現實來展示他的目標。 盡管阿雷瓦羅的政治哲學源自于美國,他又添加了許多不為人熟知的思想,這個計劃從醞釀時就令一些美國觀察家感到不安,不久就受到幾乎所有觀察家的批判。阿雷瓦羅把國家當作是集體利益和價值的集合體;他把民主社會中政府的職責定義為平等地為個人和集體服務。他并沒有想當然地認為個人的獲利必然意味著社會的獲利。他強調,每個公民必須把握自己的未來,但并不強調把個人放在首要地位。對阿雷瓦羅來說,人類發展的基礎是自由,但自由要與社會的愿望相一致。民主是一個社會的,而不是個人的制度。 總統告誡,特殊利益集團一定不能成為整個社會進步和需要的障礙。政治權力必須促進社會、文化和經濟目標的不斷完善,為了確保公正與和諧,個人自由必須在一定的社會秩序限度內行使。阿雷瓦羅進一步指出,如果需要,公民權必須受到限制以保護大多數人的權利和國家安全。 阿雷瓦羅的公民權從屬于社會需要的思想,這似乎與他致力于建立一個表達人民自由意志的政府精神相矛盾。確實,他的哲學中有國家統制經濟的成分。這一明顯的自相矛盾的出現時因為他摒棄了西方古典自由主義,或者至少拒絕將其應用于危地馬拉。阿雷瓦羅認為,開發落后的危地馬拉人,尤其是瑪雅人的潛能,需要外界的幫助,而這只有政府才能夠提供。政府對國家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干預,將會為代表大多數人的自由意志提供必要的條件。這樣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浪漫主義色彩,然而,這種浪漫主義卻深深植根于拉丁美洲知識分子的傳統文化之中。 阿雷瓦羅同樣摒棄了著名的馬克思主義。他使用了像“社會主義思想”這樣的詞匯,但只是為了表達每個公民對危地馬拉負有的責任,政府應該對每一個公民也負有責任。他摒棄階級斗爭,強調社會和諧、友愛,對立利益相互協調的思想。他發現,馬克思主義思想中認為人類本質基本上是物質預先決定的這一觀點發揮不了多大作用,或者作用極其有限。他認為一個真正的民主政府必須代表所有階級的合理訴求:資產階級、工人和自由職業者。只要它們整體上從屬于國家的利益和社會的需要,財產權就必須得到尊重。阿雷瓦羅從來不支持沒收私人財產;相反,他建議改革資本主義制度,來讓生產更加有益于社會,改善大多數工人階級的狀況。 ……
中央情報局在危地馬拉:外交干涉政策 作者簡介
理查德·H·伊默曼(Richard H.Immerman),1949年4月出生,美國歷史學家,天普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研究員。曾擔任天普大學軍事和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對外關系史學家協會第40任主席、國家情報助理副主任,目前擔任美國國務院歷史顧問委員會主席。 伊默曼教授榮獲1983年度美國對外關系史學家伯納斯圖書獎和1990年度伯納斯演講獎。他先后得到了麥克阿瑟基金會、國際研究與交流委員會、林登,貝恩斯·約翰遜基金會和國家人文科學基金的資助。 伊默曼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主要集中于二戰后,包括20世紀的美國外交史、冷戰史、情報史等,尤其是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的美國對外關系史。他擅長用心理學的理論分析國際行為,注重決策過程的分析,深入探討美國總統與顧問的關系和情報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代表著作有:《中央情報局在危地馬拉:外交干涉政策》(1982年)、《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和冷戰外交:再評估》(1990年)、《締造和平:艾森豪威爾如何制定持久的冷戰戰略》(1998年)、《約翰·福斯特·杜勒斯:美國外交政策的虔誠、實用主義和力量》(1999年)、《自由帝國:從本杰明·富蘭克林到保羅·沃爾福威茨的美帝國主義史》(2010年)、《冷戰牛津手冊》(2013年)、《隱蔽的手:中央情報局簡史》(2014年)和《理解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2015年)等。 武崇申,信陽師范學院講師,首都師范大學博士生,主要從事世界現代史和現代國際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有《卡斯特羅健康牽動美國神經》等文章。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