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40685
- 條形碼:9787303240685 ; 978-7-303-2406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本書特色
“一帶一路”植根于歷史,但面向未來! 耙粠б宦贰痹醋灾袊珜儆谑澜纭! ×私狻耙粠б宦贰毖赝镜貐^的古文明,目的在于更好地創造有益于人類的新文明。
“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內容簡介
《“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研究“一帶一路”沿線且對人類歷史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代埃及、巴比倫與亞述、印度、波斯、中國、希臘、羅馬等文明,以中西比較、中西交流為研究特色,既注重宏觀的理論思考與對歷史的反思,從當下觀察古代文明的整體性變遷,以宏大的視角展示古文明的興衰;又注重具體問題的實證性研究,并反映學術研究的很新動態,用中國人的視野來重新觀察世界,架構認識世界的話語權,以實際行動反擊“西方中心論”。
“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目錄
**編文明的誕生
**章湮沒的文明3
**節文明的搖籃3
一、自然條件4
二、城市分布5
第二節文明的創造者6
一、蘇美爾人6
二、操塞姆語的阿卡德人9
三、 古提人12
四、 阿摩利人12
五、 加喜特人14
六、 胡里人16
七、亞述人18
八、 阿拉米人20
九、迦勒底人22
第三節文明的再現24
一、 楔形文字與歐洲的“古董熱”24
二、亞述學之父——博塔和萊亞德26
三、 烏爾王陵與馬里文書的出土31
第二章文明的誕生36
**節從村莊到城市37
一、哈蘇納文化37
二、薩馬拉文化38
三、哈拉夫文化40
四、歐貝德文化43
第二節文明的誕生49
一、烏魯克文化49
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52
第三章楔形文字的發明與演變56
**節楔形文字的起源與符號的演變56
一、文字的出現57
二、象形符號 59
三、從象形文字到楔形文字61
四、從象形文字發展為音節文字64
五、限定符號和發音補充符號68
第二節蘇美爾語72
一、蘇美爾語的來歷72
二、蘇美爾語的基本特征74
第三節阿卡德語的興起及發展演變75
一、阿卡德語的興起及與蘇美爾語的關系75
二、阿卡德語的發展階段 76
三、阿卡德語的主要語法特征77
第四節書寫材料、書寫工具和書吏79
一、泥板80
二、木板83
三、石料84
四、其他材料86
五、書吏86
第五節楔形文字的傳播和影響91
一、埃蘭語91
二、胡里語91
三、 赫梯語92
四、阿拉米語93
五、烏加里特語94
六、 烏拉爾圖語94
七、古波斯語95
第六節楔形文字的釋讀96
一、先驅者們的探索97
二、格羅特芬德首獲突破99
三、亞述學之父羅林森與《貝希斯頓銘文》103
四、楔文三杰與亞述亞述學的誕生104
第二編大一統思想與政治文明
第四章從城邦到帝國111
**節城邦爭霸與政治統一112
一、原始五城的模糊記憶 113
二、基什基什——**個強大的城市國家115
三、烏魯克初步統一南北 116
四、烏爾**王朝 117
五、拉伽什與烏瑪之爭 119
第二節阿卡德帝國的統一124
一、薩爾貢大帝124
二、曼尼什圖蘇遠征130
三、世界四方之王——納拉姆辛133
四、阿卡德帝國的衰亡135
五、帝國統一的歷史意義137
第三節新蘇美爾帝國139
一、古地亞與拉伽什的復興139
二、烏魯克第五王朝 144
三、 烏爾第三王朝——蘇美爾文明*后的輝煌145
第四節古巴比倫時期的空前統一153
一、伊新—拉爾薩時期153
二、巴比倫**王朝的創立 156
三、埃什努那王國 157
四、馬里王國160
五、上美索不達米亞王國161
六、漢謨拉比時代163
七、黑暗時代165
第五節亞述帝國的統一與霸權167
一、亞述的興起 167
二、沙馬什阿達德一世的短暫統一 169
三、米坦尼王國的衰落與亞述的中興 172
四、亞述帝國的成長 178
五、亞述帝國的輝煌 186
六、亞述帝國的極盛196
第六節倫新巴比倫王國206
第五章政治制度與政府管理208
**節蘇美爾城邦時期的政治制度208
一、王權的起源208
二、城邦會議210
第二節統一國家的中央集權制212
一、阿卡德王國的新型政府管理體制212
二、烏爾第三王朝的高度集權統治216
第三節古巴比倫時期的城市自治222
一、城市公民與公民權223
二、城市自治機構227
三、城市*高行政長官246
四、中央政府的監控機制248
第四節亞述帝國的政治制度和統治政策253
一、亞述的政治傳統253
二、帝國結構的創立256
三、帝國的行政與意識形態管理258
第六章軍事制度與尚武精神262
**節軍隊與軍事組織262
一、軍隊的產生與演變262
二、武官軍官制度269
三、文職軍官體系273
第二節軍人的社會地位279
一、軍官的社會地位279
二、公民兵的社會地位282
三、雇傭兵的社會地位287
第三節主要兵種、武器和戰略戰術288
一、主要兵種和武器288
二、亞述帝國的基本戰略300
三、亞述軍隊的主要戰術304
第七章法律傳統與立法精神316
**節法律的起源與發展316
一、人類歷史上**位改革家和立法者317
二、世界上*早的成文法典 320
三、兩河流域法典編纂的鼎盛時期322
四、美索不達米亞中晚期法律之發展328
第二節法典的基本特征和懲罰原則329
一、結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329
二、保留了“神圣裁判”原則 330
三、“和諧”懲罰原則331
四、“同態復仇”原則333
第三節人本主義的立法精神338
一、立法傳統與契約文明339
二、社會秩序與公民權利348
三、“公平”與“正義”之為立法精神352
四、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358
第四節司法制度與審判程序368
一、蘇美爾城邦時期368
二、古巴比倫時期的司法機構369
三、古巴比倫時期的法官和司法程序371
第三編經濟與社會
第八章經濟制度與經濟發展375
**節經濟結構與財稅制度375
一、王室經濟、神廟經濟和私人經濟376
二、貨幣與度量衡379
三、財政與稅收制度389
第二節主要經濟門類396
一、灌溉與農業396
二、畜牧業404
三、商業與金金融業415
四、手工業和工業420
第三節國有農業經濟的租佃制度427
一、國有土地類型427
二、國有土地的耕種方式429
第四節私人農業經濟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429
一、土地買賣的商業性質430
二、土地的經營形式——租賃制437
三、土地的耕種——雇傭勞動445
四、農業資本的形成與來源447
第五節對外貿易450
一、早期貿易:起源與發展450
二、古巴比倫時期的對外貿易456
三、人類*早的合資公司形式458
四、對外貿易與國際影響力461
第九章城市建筑與建造工程465
**節城市規劃465
一、城市規劃466
二、城墻設計469
第二節建筑材料、建造技術與一般特征472
一、建筑材料472
二、建造技術474
三、一般特征474
第三節大型公共建筑 475
一、宗教建筑475
二、王宮建筑482
第四節大型公共工程487
一、運河與高架渠——羅馬人的師祖487
二、橋梁492
三、公路494
第十章社會結構與社會制度496
**節社會結構496
一、家庭496
二、城市公民共同體499
三、國家501
第二節社會分層 502
一、阿維魯的社會地位503
二、穆什欽努的社會地位506
三、奴隸506
第三節婚姻與家庭506
一、婚姻契約507
二、解除婚約與夫妻雙方權利509
三、婚姻中的財產繼承關系513
第四節社會制度514
一、奴隸制、封建制和資本主義并存的社會奇觀515
二、奴隸的社會地位521
三、奴隸的來源525
四、所謂債務奴隸制的真相530
第五節亞述的社會結構535
一、移民國家——亞述535
二、亞述的社會結構與社會分層538
第十一章宮廷與百姓的日常生活540
**節宮廷生活540
一、宮廷狩獵活動540
二、花園生活544
第二節飲食546
一、主食與副食546
二、輔料與調料549
三、飲料551
四、飲食結構555
五、餐具557
第三節家居與出行557
一、住房557
二、房屋設施559
三、家具564
四、出行564
第四節服裝及服飾568
一、服裝568
二、妝飾572
第五節風俗573
一、婚姻習俗573
二、喪葬580
三、生活起居583
四、妓女與妓院584
第六節體育與音樂585
一、體育與娛樂585
二、音樂生活588
第四編科技與文化
第十二章科學精神與科學技術597
**節數學597
一、數學的出現597
二、代數學599
三、幾何學604
四、美索不達米亞數學成就之評估609
第二節天文學與地理學610
一、巴比倫天文學的起源610
二、原始資料的依據613
三、觀念與成就614
四、地理學618
第三節醫學620
一、原始楔文文獻620
二、醫學思想與醫學觀念622
三、疾病與癥狀624
四、藥物與治療625
五、外科和解剖學630
六、衛生學與預防學631
第四節化學與化工技術632
一、蒸餾與萃取633
二、鞣皮制革法634
“一帶一路”古文明書系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作者簡介
于殿利,歷史學博士,商務印書館編審、總經理。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名家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致力于亞述學、出版與文化研究。出版《巴比倫法的人本觀——一個關于人本主義思想起源的研究》《巴比倫與亞述文明》和《人性的啟蒙時代——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藝術與思想》等著作、譯作9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等報刊發表論文百余篇。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