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希臘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42592
- 條形碼:9787545542592 ; 978-7-5455-425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希臘史 本書特色
1.美國著名史學家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極具影響力的代表作。作品讓他所在的辛辛那提大學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機構變得名聲大振,這樣的現實影響力在所有歷史作品中都是極其罕見的。 2.邁爾斯教授因為這些作品的受歡迎而廣受尊敬,去世時辛辛那提大學降半旗為他志哀。 3.邁爾斯教授寫作這些作品時,所費精力之大,態度之嚴謹,功力之扎實,都是常人所遠不及的。他對于歷史地點的知識,都是通過旅行獲得的。在一次考察中,他不得不在亞馬孫的荒野中親手埋葬了弟弟。他經常去教堂,但他的書秉持進化論的觀點,他因此而遭受到不少的辱罵和指責,仍然不為所動。 4.語言優美,通俗易懂,評價極高,“閱讀的時候有一種純粹的語言之美”,“因為它們作為歷史文獻的重要性”而飽受贊譽。 5.從東方文明古國,到希臘,到羅馬,到中世紀,直到近代,一氣呵成;斷代史與通史互相參照,互為補充,理想搭配;市面之上,獨此版本。 6.內附經典插圖,圖文并茂,相得益彰。 7.我國的史學大家何炳松、周谷城,甚至文學名家矛盾都受其影響,強烈推薦。 8.以一人之力,博覽列國,貫通古今,體例之完善,條理之清晰,都是尋常的歷史作品所無法望其項背的。 9.史觀明確獨到,史料詳實,確實是一套值得信賴的史學力作。
希臘史 內容簡介
《希臘史》為美國著名歷史學教授邁爾斯撰寫的希臘史著作。它敘述了自希臘文明的起源至希臘被羅馬征服的歷史。本書結構清晰,體例完善,語言優美,“閱讀的時候能感到一種純粹的語言之美”,而且“因為它們作為歷史文獻的重要性”而備受贊譽,是一部真正的學術性與通俗性完美融合的歷史作品。
希臘史 目錄
希臘史
**階段 希波戰爭前的希臘(遠古至公元前 500 年)
**章 土地與種族 / 003
第二章 希臘文獻中的史前希臘 / 014
第三章 信史時代希臘人的遺產 / 029
第四章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崛起 / 046
第五章 殖民時代 / 057
第六章 僭主時代 / 067
第七章 希波戰爭之前的雅典歷史 / 074
第二階段 希波戰爭(前 500—前 479)
第八章 希臘籠罩在波斯帝國崛起的陰影之下 / 093
第九章 伊奧尼亞人起義 / 102
第十章 大流士兩次遠征希臘 / 107
第十一章 薛西斯入侵希臘:挺進塞爾馬 / 117
第十二章 薛西斯入侵希臘:溫泉關與阿提密西安 / 124
第十三章 薛西斯入侵希臘:薩拉米斯 / 135
第十四章 馬鐸尼斯的征戰: 普拉提亞戰役與米卡勒戰役 / 145
第三階段 從希波戰爭的結束到伯羅奔尼撒戰爭的開始
(前 479—前 431)
第十五章 雅典帝國的形成 / 159
第十六章 伯里克利時代 / 177
第四階段 伯羅奔尼撒戰爭(前 431—前 404)
第十七章 戰爭的直接原因:克基拉島與波提狄亞的麻煩 / 189
第十八章 從戰爭開始到《尼西亞斯和約》 / 197
第十九章 從《尼西亞斯和約》到西西里遠征 / 225
第二十章 西西里遠征 / 231
第二十一章 從西西里的災難到雅典的衰落:德西里亞戰爭 / 253
第五階段 從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至希臘被羅馬征服(前 404—前 146)
第二十二章 斯巴達的霸權 / 269
第二十三章 底比斯的霸權 / 278
第二十四章 西方的希臘人 / 284
第二十五章 馬其頓王國的崛起:腓力二世的統治 / 291
第二十六章 亞歷山大大帝 / 298
第二十七章 從亞歷山大去世到羅馬人征服希臘期間的希臘-東方世界 / 309
第六階段 希臘藝術、文化與社會生活
第二十八章 希臘的建筑、雕塑與繪畫 / 321
第二十九章 希臘文學 / 341
第三十章 希臘的哲學與科學 / 357
第三十一章 希臘人的社會生活 / 371
參考文獻 / 381
希臘史 節選
1.古希臘 我們稱之為希臘人的遠古民族自稱為希倫人(Hellenes),即古希臘人;而其國為海拉斯(Hellas),即古希臘。然而,古希臘人使用“Hellas”這個詞的時候,其含義要比現代的“希臘”廣泛多了。“哪里有古希臘人,哪里就是古希臘國。” 因此,古希臘國不僅包括希臘本土和近海島嶼,而且還包括在小亞細亞、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島的很多希臘城市,還有許多分布于地中海周圍以及赫勒斯滂1 (Hellespont)、攸克辛海2 (Euxine)沿岸的希臘人聚居地。 然而,希臘本土卻是古希臘人真正的家園,是他們篤信為本土原居民的那片土地,亦是真正意義的希臘生活與文化的中心。因此,在討論他們自己民族的歷史以前,了解一下這個國家的區域劃分及地理特征的基本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2.希臘的區域劃分 狹長的大海將希臘半島一分為三:即北希臘、中希臘、南希臘。南部被科林斯地峽(Isthmus of Corinth)與大陸連為一體,在古代被稱為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nesus——就是“珀羅普斯之島”的意思,名字就來源于其傳說中的創建者——一個神話體系中的國王。 北希臘包括古代的塞薩利(Thessaly)和伊庇魯斯(Epirus)地區。塞薩利主要由一塊寬大而優美的峽谷組成,周邊皆為綿延起伏、險峻崎嶇的山巒。這個內陸盆地似乎曾是一個大湖,后來可能由于地震的作用,在山脈朝向愛琴海(Aegean)的一側裂開一條深深的裂縫,從而將大湖的水經由裂縫排泄殆盡。這個峽谷的一部分形成了著名的坦佩谷(Vale of Tempe)——一個因其風景多姿多彩與雄渾壯美而聞名遐邇的風景勝地。內部平原的水依然循路而入愛琴海的這個裂口,承擔著由愛琴海進入塞薩利峽谷唯一可通的北部要隘。塞薩利(Thessaly)的豐美草原上盛產成群的駿馬,在希臘歷史上的各個時期,塞薩利的主要軍事力量都以出色的騎兵著稱。這片土地滿載著故事與歌曲,歷史上有名的希臘人關于他們祖先早的一些記 憶,都與港灣、大山及這個國家的地方特色聯結在一起。從古代的一個港口——伊奧爾科斯(Iolcos),據說阿爾戈英雄曾出海遠航去尋找金羊毛。 伊庇魯斯(Epirus)地區在西部沿著伊奧尼亞海(Ionian Sea)岸延伸而去。在陰蘙蔽日的橡樹林深處,坐落著聞名遐邇的宙斯神諭所(Dodonean Oracle of Zeus)。當地居民盡管毫無疑問地與希臘人血脈相連,但在文化上卻遠遠落后于他們的親族,也從未在希臘歷史上起過什么作用。 希臘中部重要的部分是阿卡納尼亞(Acarnania)、埃托利亞(Aetolia)、福基斯(Phocis)、維奧蒂亞(Boeotia)、阿提卡(Attica)以及麥加利斯(Megaris)。在這些地區中,福基斯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德爾斐(Delphi)在其境內,是著名的阿波羅神諭所(Oracle of Apollo)的所在地。這是所有希臘人共同的宗教信仰所在。 維奧蒂亞是一塊排水不良的地方,經常為大霧所籠罩,而這些大霧據信能讓這里的居民們心情沉重陰暗起來。因而,維奧蒂亞的居民自然就被其鄰居們認為愚蠢而又粗野。這個地區的主導城市是底比斯(Thebes),它在希臘的生活劇中扮演既不光彩,信譽也不好,但卻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該城市聚集了很多希臘英雄時代的那些傳說,從而也為后來的一些著名詩人提供了創作不朽杰作的基本素材。 阿提卡地區則為輝煌的雅典的建立提供了基礎。阿提卡地區的土壤稀薄貧瘠,與維奧蒂亞地區的深厚肥沃的土壤形成鮮明的對比;然而該地區的空氣尤為清新明凈,使所有物體,諸如山巒、廟宇呈現出令人驚嘆的鮮明的輪廓與清晰的特點。阿提卡地區,就像我們應該了解的那樣,是希臘歷史的中心。 希臘南部的主要地區有科林西亞(Corinthia)、阿卡迪亞(Arcadia)、亞加亞(Achaia)、阿爾戈利斯(Argolis)、拉科尼亞(Laconia)、美塞尼亞(Messenia)以及伊利斯(Elis)。
希臘史 作者簡介
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歷史與政治經濟學教授。他不但學識淵博,而且足跡極廣,他對于歷史地點的知識,都是通過旅行獲得的。在一次考察中,他不得不在流域的荒野中親手埋葬了弟弟。他寫作歷史書的時候,辛辛那提大學還是一個不知名小機構,因為他的書發行量巨大,給辛辛那提大學帶來很大的名聲。他的歷史書寫得極好,“閱讀的時候能感到一種純粹的語言之美”,因此而得到很高的評價。他一生的主要活動及成就,都在辛辛那提大學。他去世后,辛辛那提大學國旗降半旗為他志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