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維特根斯坦傳 本書特色
力圖通過對維特根斯坦個人生活的描述,揭示他的生活道路與思想形成之間的密切關系。大篇幅介紹維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專門討論所謂的“維特根斯坦現象”。
維特根斯坦傳 內容簡介
哲學王國中我行我素、獨立思考的*后牛仔!國內*一部關于維特根斯坦的原創傳記
維特根斯坦傳 目錄
*部分 維特根斯坦的思想發展 9
*章 維特根斯坦的個性特征與思想發展 10
第二章 維特根斯坦與維也納學派 21
*節 兩個維也納小組 21
第二節 維也納小組對《邏輯哲學論》的閱讀 24
第三節 維也納小組部分成員與維特根斯坦的討論 27
第四節 維也納學派的宣言 31
第五節 影響及后果 34
第三章 維特根斯坦論顏色 38
*節 維特根斯坦為什么要討論顏色問題? 38
第二節 維特根斯坦是否有一個顏色理論? 43
第三節 維特根斯坦的顏色觀點與其后期思想 45
第四章 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語法”概念 49
*節 維特根斯坦對哲學性質的理解 49
第二節 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語法”概念 51
第三節 作為“縱觀式”觀點的“哲學語法” 53
第二部分 當代哲學中的維特根斯坦形象 56
*章 維特根斯坦與當代哲學家們 57
*節 維特根斯坦與弗雷格 57
第二節 維特根斯坦與羅素 58
第三節 維特根斯坦與卡爾納普 60
第四節 維特根斯坦與海德格爾 61
第五節 維特根斯坦與波普 63
第二章 冬天的維特根斯坦 65
*節 冬日的挪威小屋 65
第二節 愛爾蘭的冬季. 67
第三節 與親人們共度圣誕 68
第四節 生命中*后一個冬天 70
第三章 當代西方哲學中的《邏輯哲學論》 73
*節 《邏輯哲學論》的基本結構 73
第二節 《邏輯哲學論》的基本原則 75
第三節 對《邏輯哲學論》基本結構的重新解釋 75
第四節 語言轉向之后的實踐哲學 77
第四章 對維也納學派的重新理解 80
*節 維也納學派哲學的當代遺產 80
第二節 卡爾納普與蒯因: 兩個哲學家的友誼 82
第三節 作為科學-哲學家的石里克 84
第四節 意義的證實: 實證主義的烏托邦 86
第五節 知識之錨與紐拉特之船 89
第五章 再論分析哲學的起源 92
*節 皮爾士與分析哲學的起源 92
第二節 再論皮爾士與分析哲學之關系 94
第三節 西方哲學史:批評的還是分析的? 97
第四節 語言與心靈:仲伯難辨 99
第三部分 維特根斯坦與當代分析哲學的轉變 105
*章 維特根斯坦在當代哲學發展中的位置 106
*節 從“維特根斯坦現象”說起 106
第二節 維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秘密” 110
第三節 維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位置 114
第二章 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的分野 118
*節 分野的主要標志和特征說明 118
第二節 如何看待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的分野 122
第三節 如何重新理解分析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的分野 125
第三章 維特根斯坦與分析哲學運動的發展 128
*節 分析哲學轉變的歷史背景和思想內容 129
第二節 分析哲學轉變的歷史邏輯與現實影響 140
第三節 分析哲學在21世紀的發展 142
第四章 分析哲學運動的歷史特征與現實意義 147
*節 分析哲學如何走進了歷史 147
第二節 分析哲學運動的歷史特征 150
第三節 分析哲學運動的現實意義 161
第四節 分析哲學運動對中國哲學發展的影響 162
結語 當代西方哲學中的新變化 166
*節 “語言的轉向”之后的西方哲學 166
第二節 哲學視野的重大轉變:從理論到實踐 171
第三節 對哲學傳統的不同態度:從反叛到回歸 174
第四節 對哲學性質的重新定位:從科學到學科 180
附錄:維特根斯坦與R.里斯的哲學談話錄(1939-50) 185
1,出自R.里斯的筆記 188
2,出自R.里斯的通信和筆記 237
維特根斯坦傳 節選
《維特根斯坦傳(精裝版)》:
在這個有著特殊氛圍的家庭中,父親的地位就顯得格外重要。孩子們都特別地敬畏自己的父親。據大女兒赫曼回憶,他們每次見到父親都有一種緊張感。但對于路德維希和他*小的哥哥保羅來說,父親給他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絕對的權威性,特別是在道德領域,他們像父親一樣,決不允許模棱兩可,任何背離道德準則的行為都會被視為大逆不道。同時,他們也像父親一樣,*憎恨欺騙行為,任何的欺騙都逃脫不了他們明察秋毫的感覺。父親對他們兩人似乎特別注意,或許正是由于父子之間的這些相似之處,父親隨時給予他們較多的關心,讓他們學習數學和拉丁文。保羅對這些的興趣似乎遠沒有路德維希大,父親的希望是讓他們像他一樣把技術和經商結合起來。而音樂對他們來說則只是一種額外的獎賞,因為在這個音樂之家,能夠學習和演奏音樂已經成為孩子們天生的能力。但在這8個孩子當中,惟有大兒子漢斯可以稱為音樂天才,他9歲時就在教堂演奏小提琴,同時還會彈奏管風琴和鋼琴。他有著父親所期望的一切天賦,但他似乎并不滿意父親為他所選定的經商事業,而是更喜歡音樂。在他被送往德國和英國學習期間,他荒疏學業,自己組織了一個弦樂四重奏組。他26歲時在美國的切薩皮克灣投海自盡,而他的死被看作是由于家庭的壓力。無論如何,他的自殺是這個家庭中3個兒子自殺的開始。這一現象被后來的精神分析學家作為典型案例。3個哥哥的自殺,對路德維希多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為漢斯自殺時他已經13歲了,而2年之后他的三哥魯迪(Rudi)在柏林也服毒自殺了。
從小的性格培養
或許是父親嚴格的家教,這個家庭的孩子們都多少表現出一些憂郁的性格和對人生的消極態度。路德維希的兩個姐姐很晚才出嫁,而他的大姐卻是終身未婚。他的二哥庫爾特(Kurt)也因害怕戰后被投進監獄而于1910年自殺身亡。所有這些“家族的相似性”,在路德維希的身上同樣存在。據說他曾多次表達過自殺的念頭。不過他似乎比他的兄長們更為理性,否則他也難逃自殺的命運。幸運的是,這個家庭的母親特別仁慈、寬厚和無私,這種品格對孩子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路德維希從母親身上所學到的東西遠比從父親身上學到的要多。他對他人的無私、對各種思想觀點的包容,都充分體現出家庭教育的結果;但他的多疑和急躁性格,卻是父親性格在他那里的縮影。可以看出,即使是偉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家庭的影響也永遠是抹不掉的痕跡。
的確,父母親對孩子們的嚴格要求,他們從父親身上所學到的,事實上是對他們提出的強烈責任感:他們的生活目標就是要或多或少改變這個世界。沉重的使命感使得他們難以輕松享受生活的快樂,對他們來說,思想上的壓力似乎遠比物質上的追求更為緊迫。正是在這樣一種生活環境中,路德維希漸漸地長大了。
……
維特根斯坦傳 作者簡介
江怡: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和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導。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為維特根斯坦哲學、分析哲學、語言哲學等。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