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世紀地區安全危機及其治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37423
- 條形碼:9787520137423 ; 978-7-5201-374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世紀地區安全危機及其治理 本書特色
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大國間直接沖突的可能性正在逐步縮小,但各種地區性安全難題頻現,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亂局、敘利亞內戰、烏克蘭危機、埃博拉病毒、“伊斯蘭國”、“博科圣地”……,各種地區危機與沖突層出不窮。在一些地區,危機和緊張獲得了較好的管控。在另一些地區,危機卻上升為地區性沖突,并引發了域外大國或國際組織的介入和干預。這些安全難題和困局呈現出新老因素交織、地區性因素與全球性因素聯動的特征。如何實現對這些安全難題和困局的管控與治理,是維護全球和地區兩個層次穩定與安全的重要路徑。本書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于2015年10月24-25日在上海召開第七屆上海全球問題青年論壇的論文選集,以“新世紀地區安全危機及其治理”為主題,匯聚全國多地的國際問題研究青年學者,圍繞“安全危機治理的理論思考”、“大國協調與區域安全治理”、“亞太地區危機與管控”、“人道主義與對外干預”、“中東、中亞的安全危機與治理”等具體議題展開討論。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將此次青年論壇的入選論文結集出版,既是對會議成果的集中總結,也是對當前國際問題研究領域青年學者研究水平的集中展示。本論文集有助于研究者和青年學生把握新世紀以來地區危機的發展與管控問題。
新世紀地區安全危機及其治理 內容簡介
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大國間直接沖突的可能性正在逐步縮小,但各種地區性安全難題頻現,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亂局、敘利亞內戰、烏克蘭危機、埃博拉病毒、“伊斯蘭國”、“博科圣地”……,各種地區危機與沖突層出不窮。在一些地區,危機和緊張獲得了較好的管控。在另一些地區,危機卻上升為地區性沖突,并引發了域外大國或靠前組織的介入和干預。這些安全難題和困局呈現出新老因素交織、地區性因素與優選性因素聯動的特征。如何實現對這些安全難題和困局的管控與治理,是維護優選和地區兩個層次穩定與安全的重要路徑。本書為上海社會科學院靠前關系研究所于2015年10月24-25日在上海召開第七屆上海優選問題青年論壇的論文選集,以“新世紀地區安全危機及其治理”為主題,匯聚全國多地的靠前問題研究青年學者,圍繞“安全危機治理的理論思考”、“大國協調與區域安全治理”、“亞太地區危機與管控”、“人道主義與對外干預”、“中東、中亞的安全危機與治理”等具體議題展開討論。上海社會科學院靠前關系研究所將此次青年論壇的入選論文結集出版,既是對會議成果的集中總結,也是對當前靠前問題研究領域青年學者研究水平的集中展示。本論文集有助于研究者和青年學生把握新世紀以來地區危機的發展與管控問題。
新世紀地區安全危機及其治理 目錄
新世紀地區安全危機及其治理 作者簡介
劉鳴,男,1958年生。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常務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朝鮮半島研究中心、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1999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獲法學博士學位。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國際關系理論、美國對東亞國家的政策、朝鮮半島安全及其與周邊大國關系。主持或參與過多個國家和上海市重要課題及海外研究項目。現為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北亞地緣政治環境新變化與我國的綜合方略研究》的首席專家。專著《國際體系:歷史的演進與理論》獲2006-2007年度上海市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曾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太平洋事務》和韓國國防研究院的《韓國國防分析》等英文雜志和美韓等研究機構編輯的著作中發表英文論文二十余篇。在《世界歷史》、《世界經濟與政治》、《現代國際關系》、《國際問題研究》、《社會科學》、《國際觀察》和《世界經濟研究》等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論文《大國互動關系中的合作條件與問題》、《塞耶姆?布朗的學術思想和國際關系理論的歧見與困境》分別獲得2000-2001年度和1996-1997年度上海市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曾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93年)、韓國漢城大學(現為首爾大學,199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2000年)從事訪問研究。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