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傳播的魅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04218
- 條形碼:9787520504218 ; 978-7-5205-0421-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播的魅力 內容簡介
“政協委員文庫”叢書是由國家財政支持的中國文史出版社重點圖書項目,旨在宣傳政協委員,并將其寶貴精神財富保存下來,傳承下去。該叢書將政協委員在各自領域的經歷、經驗、研究成果及作品等精華結集出版。《傳播的魅力》是叢書之一種,對胡占凡委員多年來在新聞與傳播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梳理、匯總。
傳播的魅力 目錄
主流媒體如何有效引導輿論
“走轉改”的啟示
“走轉改”中的“四個結合
媒體融合現狀及發展趨勢
廣播影視報刊的前景
突發事件中的廣播電視
中央電視臺的新媒體發展
說說電視改文風
電視劇里有乾坤
越活越年輕的廣播
為廣播媒介開創美好未來
談談播音主持隊伍素質
與播音員主持人的談話
版權保護意味著什么
創意中國點亮世界
輯二 創新與探索
電視節目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談電視與新媒體創新
融合轉型,需要創新的勇氣
新競爭格局下央視傳播形態創新與全媒體發展實踐
光明日報創新理論宣傳的新探索
創新電視理論宣傳提升輿論引導能力
推動科技發展創新構建現代傳播體系
創新:留住廣播的魅力
廣播的新姿態
廣播電視報刊的改革與創新
輯三 使命與責任
廣播電視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媒體的職責與使命
為未成年人創造綠色文化空間
“家風”報道:核心價值觀宣傳的新探索
中國動畫的民族特色與原創精神
為了紀錄這個世界
紀錄片的魅力
公益廣告重在公益
公益精神的普及
輯四 總結與感悟
直播的魅力
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
讓《感動中國》走進每一個角落
紀錄片,架起中華文化之橋
我們從這個大會上聽到了什么
《百年潮》的收視熱
為了謎語文化魅力的分享
永恒的資本
輯五 新聞報道
拜金主義要不得
九十年代看浦東
霸州有個西粉營
元坊村的黨員們
閃耀在市場上的雙星
公仆與主人
輯六 雜文隨筆
蕩氣回腸唐宋篇
長歌浩嘆唱古今
名篇碎語
智慧寶典伴人生
成語連綴起歷史
尋找回來的世界
新年賦
四十過新年
落紅無數
尋覓優秀的男人(上)
尋覓優秀的男人(下)
距離產生美(上)
距離產生美(下)
“廢話”連篇
病話連篇
醉話連篇
告別
城里人鄉下人
名人與凡人
門
又到植樹節
在喜馬拉雅山那一邊
千年眺望
傳播的魅力 節選
《傳播的力量/政協委員文庫》: 回顧發展歷程,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認清形勢、認清自身,尋找出路。 廣播電視報是隨著廣播電視媒體的崛起而發展起來的一支新生的報業力量。“廣播報”的歷史稍早點,但開始時都是“節目單”“節目表”,還不能稱為報紙。1934年9月,南京中央電臺創辦了《廣播周報》,這可以算做廣播電視報的胚胎。1958年9月2日,**家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正式播出,《電視節目報》同時誕生,是4開8版周報,這是真正意義上*早的廣播電視報,但出了6期就宣告停刊。此后,一些省市的電臺也相繼創辦了介紹本臺節目的廣播節目報,但大都在60年代相繼停辦。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臺分設,廣播電視分家。那時的廣播電視報是名副其實的“電視節目報”,除了一點廣電新聞外,其他全是密密麻麻的廣播電視節目表。1978年的時候,全國只有32家電視臺,300萬臺電視機,電視還不普及,對廣播電視報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到了80年代初,彩色電視迅速普及,廣播電視報數量增加并開始擴版。隨著觀眾收視熱情的高漲,到1987年全國各級電視臺就達到了366家,電視機1.16億臺。電視熱使一些廣播電視報迎來了每期200多萬的超大發行量,90%以上的自費訂閱讓廣播電視報聲名鵲起,有強勁的發展勢頭。這個階段除了預報節目,開始開辦副刊等,介紹一些影視逸聞趣事、健康知識、生活指南等,讓廣播電視報擺脫了節目單的面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報紙。90年代初,電視異軍突起,成為人們的必需品。中國電視報后來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發行量*大的電視報,創造了中國之*。許多省市紛紛創辦自己的廣播電視報,并且積極扶持,從而在廣電業內形成聲、屏、報三位一體的格局。廣播電視報也因為投入小產出高、深入干家萬戶等優勢,成為廣電業內人均創利*高的媒體。這種大好局面一直持續到90年代中后期。鼎盛時期,有的發行量達到三四百萬份,少的一般也有10萬份以上。因為當時電視的熱度讓這個唯一的廣播電視節目刊登者推向了發行的*頂峰。90年代初全國廣播電視報每期總發行5000多萬份,占同期全國所有報紙總發行數的七分之一,絕大多數在當地的報刊發行量中遙居首位。到了90年代后期,很多廣電報刊的發行開始大幅下滑,有的甚至從幾百萬跌到幾十萬的低谷,廣電報的盈利神話被打破。此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廣播電視報的發展開始進入低潮。國內只有少數幾個地區的廣電報在當地保持強勢,但總體狀況無疑是在萎縮,不少廣播電視報進入了發行、廣告雙雙下降的局面,有的報社甚至入不敷出、舉步維艱,連工資都發不起,靠局臺補貼度日。 ……
傳播的魅力 作者簡介
胡占凡,1953年出生,籍貫黑龍江省木蘭縣。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研究生班。曾任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光明日報社總編輯、中央電視臺臺長、中國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曾發表散文、雜文、隨筆200多篇,曾獲得1987、1992、1993年度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任中央電視臺臺長期間,大力推進節目創新,領導推出了舌尖上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成語大會等很好電視節目。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