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緒論
第1章 水處理方法和處理系統概論
1.1 處理水量
1.2 水質指標
1.3 處理單元和處理系統概要
1.3.1 處理單元概要
1.3.2 處理系統構筑及構筑原則
1.3.3 處理單元和處理系統的評價
1.4 污染物去除動力學及其相關因素
1.4.1 處理單元構筑物或反應器和水流流態
1.4.2 污染物去除動力學
1.5 污染物去除過程的平衡狀態和穩態
習題
第2章 物理處理法
2.1 截留
2.1.1 格柵和篩網
2.1.2 影響截留的因素
2.2 進水的提升和調節
2.2.1 進水的提升
2.2.2 水質和流量的調節
2.3 重力分離法
2.3.1 沉淀的基礎理論
2.3.2 理想沉淀池
2.3.3 沉砂池
2.3.4 沉淀池和設計
2.3.5 油珠上浮分離
2.3.6 重力分離效果的影響因素
2.4 離心分離
2.4.1 離心分離原理
2.4.2 水力旋流沉砂池和砂水分離器
2.5 過濾
2.5.1 濾床過濾分類
2.5.2 過濾機理
2.5.3 普通快濾池的構造和運行
習題
第3章 化學處理法
3.1 混凝法
3.1.1 混凝原理
3.1.2 混凝劑和助凝劑
3.1.3 混凝動力學
3.1.4 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3.1.5 絮凝沉降
3.1.6 混凝設備和工藝流程
3.2 化學沉淀法
3.2.1 基本原理
3.2.2 陽離子沉淀
3.2.3 陰離子沉淀
3.3 中和法
3.3.1 酸堿性廢水處理概要
3.3.2 酸堿性廢水處理
3.4 氧化還原處理法
3.4.1 普通氧化法和高級氧化法
3.4.2 還原法
3.4.3 氧化還原法的應用
習題
第4章 物理化學處理法
4.1 吸附處理法
4.1.1 三種吸附類型
4.1.2 吸附劑
4.1.3 吸附等溫線和熱力學
4.1.4 吸附動力學和影響吸附速度的因素
4.1.5 吸附和離子交換工藝
4.2 氣浮法
4.2.1 細微氣泡與懸浮物黏附熱力學
4.2.2 細微氣泡產生方法和不同類型的氣浮法
4.2.3 設計計算
4.3 萃取法
4.3.1 物理萃取的相間傳質速率和萃取速率
4.3.2 萃取劑的選擇
4.3.3 萃取工藝和設備
4.4 膜分離
4.4.1 滲析法
4.4.2 電滲析處理法
4.4.3 壓力驅動膜分離
習題
第5章 生物處理法基礎理論和反應器
5.1 微生物的新陳代謝
5.1.1 微生物的呼吸
5.1.2 好氧生物處理
5.1.3 厭氧生物處理
5.2 微生物的生長規律及影響其生長的條件
5.2.1 微生物的生長曲線
5.2.2 影響微生物生長的相關因素
5.3 反應速度
5.4 米歇里斯-門坦方程式
5.4.1 酶促反應的中間產物假說
5.4.2 米氏方程式
5.4.3 米氏常數的測定
5.5 微生物群體增長速率——莫諾特方程式
5.6 底物降解速率
5.7 生物處理工程的基本數學式
5.8 生物反應器和重要參數
5.8.1 懸浮生長微生物反應器
5.8.2 附著生長微生物反應器——生物膜反應器
5.8.3 復合生長生物處理法
5.8.4 生物處理反應器的重要工藝參數
習題
第6章 厭氧生物處理法
6.1 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
6.2 厭氧反應器的分類和工藝
6.2.1 厭氧反應器的類型
6.2.2 厭氧反應器的發展
6.2.3 厭氧接觸法
6.2.4 厭氧生物濾池
6.2.5 厭氧生物轉盤
6.2.6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
6.2.7 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床反應器
6.2.8 厭氧復合床反應器
6.2.9 兩相厭氧消化工藝
6.2.10 厭氧水解酸化作為好氧處理的預處理
習題
第7章 活性污泥法
7.1 活性污泥
7.2 活性污泥反應池的水力狀態
7.3 曝氣池內氣體傳遞原理和技術
7.3.1 雙膜理論和界面傳氧速度
7.3.2 實際條件對氧傳遞速度關系的修正和供氣量的計算
7.3.3 曝氣設備
7.4 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
7.5 好氧活性污泥去除有機物流程簡介
7.6 脫氮、除磷和脫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藝
7.6.1 生物脫氮理論和工藝
7.6.2 生物除磷
7.6.3 生物脫氮除磷
7.7 活性污泥處理系統計算公式
7.7.1 曝氣池計算公式
7.7.2 生物脫氮和生物除磷的設計計算
7.7.3 其他計算公式
7.8 活性污泥法的設計計算實例
7.9 活性污泥的重力固液分離和污泥膨脹
7.9.1 二次沉淀池概述
7.9.2 二次沉淀池的設計
7.9.3 污泥膨脹
7.10 活性污泥反應池和二次沉淀池之間互相關聯的問題
習題
第8章 生物膜法
8.1 基本原理
8.1.1 生物膜反應器分類
8.1.2 影響生物膜法處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8.1.3 生物膜反應器的特征
8.2 傳統生物濾池
8.2.1 傳統生物濾池的構造和流程
8.2.2 傳統生物濾池的設計和計算
8.3 生物轉盤
8.3.1 生物轉盤的構造和污染物去除過程
8.3.2 生物轉盤的工藝和參數
8.3.3 生物轉盤的設計計算
8.3.4 生物轉盤的進展
8.4 生物接觸氧化法
8.4.1 構造和流程
8.4.2 設計計算
8.4.3 生物接觸氧化的特點
8.5 曝氣生物濾池
8.5.1 概述
8.5.2 構造和工作原理
8.5.3 .藝流程
8.5.4 曝氣生物濾池的流程和設計計算
8.5.5 曝氣生物濾池的特點
8.6 好氧生物流化床
8.6.1 流化基本原理
8.6.2 流化床的類型
8.7 生物膜法的運行和管理
習題
第9章 自然處理法
9.1 穩定塘
9.1.1 概述
9.1.2 厭氧塘
9.1.3 氧塘
9.1.4 兼性塘
9.1.5 完全混合曝氣塘
9.1.6 穩定塘系統工藝流程的其他問題
9.2 污水土地處理
9.2.1 土地處理系統的凈化機理
9.2.2 土地處理基本工藝簡介
9.2.3 土地處理基本工藝設計
9.3 濕地處理系統
9.3.1 人工濕地流程
9.3.2 水生植物的選擇
9.3.3 設計
習題
第10章 污泥處理和處置
10.1 污泥的來源和性質指標
10.1.1 污泥的種類
10.1.2 污泥量及其性質指標
10.2 污泥處理
10.2.1 污泥濃縮
10.2.2 污泥消化
10.3 污泥的脫水和調理
10.3.1 污泥過濾脫水
10.3.2 污泥離心脫水
10.3.3 污泥調理
10.4 污泥的*終處置
10.4.1 衛生填埋
10.4.2 土地利用
10.4.3 污泥焚燒
習題
第11章 水污染控制工程設計
11.1 設計資料
11.1.1 設計基本資料
11.1.2 自然資料
11.1.3 設計支撐性資料
11.2 設計原則
11.3 設計書的主體內容
11.3.1 工藝流程選擇和設計計算
11.3.2 廠區的平面設計和高程設計
11.4 水污染控制工程從建造到投產與管理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