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集(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824751
- 條形碼:9787550824751 ; 978-7-5508-2475-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月光集(全二冊) 本書特色
《姚氏困齋多字印集》收錄了作者姚開基所作的80余方多字印。姚開基,1938年生,浙江省海鹽縣人。安徽理工學校高級講師,從事語文和書法教學四十年。業余愛好篆刻,印風崇尚嚴謹工整,作品多次發表于《書法》、《篆刻》、《書法導報》等刊物。本書著者所指的多字印,《月光集》是作者近年新作,亦是作者正式出版的處女之作。分為;月光之新說、月光之鄉情、月光之擷英、月光之古典、月光之心語等五部分。心得之,感悟之。
盤古開天以來,論大愛,莫屬愛國,愛民,愛事業…;論小愛,莫屬鄉愁,家庭,愛情。作者用其獨特的洞察力,探索著大愛、小愛。作者把自然美和人生之悟躍然紙上。作者閱歷煉達,興趣廣博,故本文集諸體皆備、題材豐富、詞約義豐、佳構叢集;同時以自己的作品,去真誠贊美、謳歌那些時代性的政治家、子弟兵、科學家、運動健兒、勞動者,來源生活,傳遞著一系列的正能量;樂善好施、扶危是指一方印內篆刻文字較多的印章,包括十個字及以上數字的印章,朱白文皆有,風格大多工穩細致,章法設計上大多“有行無列”。這本印集的篆刻內容有:古詩文十篇,名篇摘句,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陸游、*《卜算子·詠梅》,*《沁園春·雪》等。
月光集(全二冊) 內容簡介
方嘯虎著的《月光集(上下)(精)》收錄作者近年文學新作,亦是作者正式出版的文學作品處女作。全集分為:月光之古典、月光之鄉情、月光之擷英、月光之新說、月光之心語、月光之圖說六部分。心得之,感悟之。
盤古開天以來,論大愛,莫屬愛國、愛民、愛事業;論小愛,莫屬鄉愁、家庭、愛情。作者用其獨特的洞察力,探索著大愛、小愛,自然之美和人生之悟躍然紙上。本文集諸體皆備、題材豐富、詞約義豐、佳構叢集,作者閱歷練達,興趣廣博,同時以自己的作品,去真誠贊美、謳歌子弟兵、科學家、運動健兒、勞動者。作品來源于生活,傳遞著一系列的正能量;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思想,也是一根紅線,多篇文章可以讀到其精彩部分;那些憶述孩童與少年生活的詩文,同樣給人以深刻、美好的印象和思想上的啟迪。在描寫一個個青年、老年人的情感上頗有筆力,生動、活潑、含蓄,表現了對人生美好的追求,對丑惡的鞭撻。鄉愁,古人甚之,當下時令亦貫穿文稿之中,取材精巧,用筆得力。
本集適宜閱覽人群廣泛,尤適合中老年讀者。善待自己,善待人生,善待未來。小德見心,大德有成。年輕人讀之,亦得裨益。人生短暫,得一知己足矣!期望得到知音。
月光集(全二冊) 目錄
月光之古典
1.01 游南山竹海
1.02 四寶
1.03 相見歡·遇知友
1.04 鷓鴣天·弄潮兒
1.05 雪梅自得
1.06 春節
1.07 祝壽歌
1.08 憶王孫·采春茶
1.09 夜游宮·晨練
1.10 秋月吟
1.11 思月吟
1.12 湖邊吟月
1.13 賞月
1.14 兩岸情
1.15 畫竹有感
1.16 月下抱琴女
1.17 青山綠水一點紅(組詩)
1.18 老年大學贊
1.19 輕歌G20
1.20 歡歌G20
1.21 學太極拳之悟
1.22 七夕之歌
1.23 硯魂
1.24 夜夢追伊人
1.25 秋月夢影
1.26 丹桂飄香
1.27 攜同窗重游西湖
1.28 配詩二首
月光之鄉情
2.01 都說
2.02 **枝玫瑰
2.03 無花果
2.04 小池塘邊
2.05 晨曦.你好
2.06 山村組詩
1.山路
2.古井
3.炊煙
4.水牛
5.小村
2.07 鄉愁組詩
1.故鄉
2.高速公路
3.晨起
4.油菜花
2.08 挑夫
2.09 清明雨
2.10 那顆寧靜的心(外二首)
1.母校
2.老街
2.11 同窗
2.12 偶感絮語(組詩)
1.時間
2.偶遇
3.蝶與蜓
4.風
2.13 七夕之戀
2.14 桂花飄香
2.15 蒲公英
2.16 我是你的眼睛
2.17 我騎在駿馬上
2.18 聽兒孫們講
2.19 鳥語,你懂的
2.20 你是我心中的星
2.21 冬到湍口蘆荻泉
2.22 墓志銘
2.23 油菜花海中
2.24 送孫子上學
2.25 狂夢之歌
2.26 極限漂流
2.27 夏天的記憶
2.28 女人花
2.29 男人山
2.30 女孩的背影
2.31 北方組詩
1.北方
2.小狗
3.北上
4.圍捕
2.32 退休時刻
2.33 有一個女孩
2.34 男神
2.35 老年步伐
2.36 永恒學生
2.37 把生命留給愛
2.38 牽手
2.39 離別
2.40 站臺上
2.41 婚紗照
2.42 櫻花雨
2.43 獻給母親
2.44 獻給父親
月光之擷英
3.01 喜迎老人節
3.02 秋路
3.03 淡菊,一種精神
3.04 回報
3.05 水精靈
3.06 冬閑吟
3.07 鐘聲
3.08 醒梅
3.09 古梅
3.10 賞梅
3.11 傲骨梅
3.12 暖冬
3.13 海沙的心愿
3.14 狂浪怒吼
3.15 春的味道(外一首)
3.16 留守兒童組詩
1.期待
2.灶頭
3.爸媽,我想你
4.我的苦惱
5.我是女孩
6.奶奶,別太累著
3.17 晚吟(外一首)
3.18 歲月的拼搏
3.19 人生(外四首)
3.20 過大年
1.除夕
2.崗位
3.紅崗亭
3.21 海浪與浪花(三首)
3.22 寫個春天獻給您
3.23 鬧元宵
1.戲說元宵
2.鬧元宵
3.呼喚春天
3.24 迎春花
3.25 遠方
3.26 緣
3.27 舍得
3.28 平淡
3.29 桃花(外三首)
3.30 杜鵑血
1.“布谷鳥又叫了
2.杜鵑花的傳說
3.31 寫在畢業季
3.32 通往北京的路
3.33 懷念汪國真
1.汪國真,沒死
2.書畫詩曲真人
3.34 明天(外一首)
3.35 長江淚
1.嗚
2.女兒,別哭
3.跌倒,不算什么
4.多少只手,多少顆心
3.36 黎明
3.37 蓮
3.38 寫在畢業季之二
3.39 在大山深處
3.40 七月的歌(組歌)
3.41 決戰毒魔
3.42 天津港爆炸,七日祭
3.43 夏天,看星空找“親人
3.44 不忘國殤振興中華
3.45 蔡炳炎將軍頌
3.46 神圣的教師,贊美您
3.47 深秋(同題)
3.48 可怕的難民潮
3.49 走進科爾沁草原
3.50 秋意鄱陽湖
3.51 呦呦.我為你自豪
3.52 我愛秋色美
3.53 蘆花飛
3.54 一片葉的心聲
3.55 殘荷美
3.56 霧中紫禁城,更美
3.57 杭城初雪(外一首)
3.58 北斗星
3.59 今年是何年
3.60 紅梅
3.61 白梅
3.62 泥土的溫度
3.63 一捧土
3.64 六月石榴花語
3.65 七月荷花之語
3.66 群鴿晨飛
3.67 洪峰搶險
3.68 問上帝,你何時公平
3.69 高山流水
3.70 在熹園
3.71 他們堅守在永暑島上
3.72 夏天的云
3.73 燈塔
3.74 請相信自己
3.75 懸崖
3.76 喝彩.里約
1.火炬
2.開幕式
3.競賽
4.祝愿
3.77 登“上海中心
3.78 聰明的烏龜(外三首)
3.79 為中國女排軍團,點個贊
3.80 草原的呼喚
1.在草原上吶喊
2.半個月亮
3.夕陽的笑臉
4.馬奶酒
3.81 腳步
3.82 五星紅旗
3.83 秋到長城
3.84 擁抱太空
3.85 走,去東海看日出
3.86 在地下1200米
3.87 深藍的海(外三首)
3.88 黑狼
月光之新說
4.01 惜梅
4.02 記憶中的雪
4.03 圖書館里的拾荒者
4.04 .雪花仙子
4.05 思念溫暖
4.06 小鉆石的生日
4.07 夕陽戀
4.08 比較
4.09 黃山小事
4.10 別撞碎了年輕人的夢,夢就在眼前
4.11 水仙花開
4.12 和媽媽一起過年
4.13 春雨
4.14 三八節隨想
4.15 綠色*美
4.16 春雷
4.17 中國書香日
4.18 又是粽葉飄香時
4.19 秋之戀
4.20 血戀
4.21 桂花之緣
4.22 憶李文鑄老先生二三事
4.23 賣書報的小女孩
4.24 乘飛機的故事
4.25 主人與“松爺”龜
4.26 藕與荷的訴說
(1)藕語
(2)賞荷
(3)戲荷
(4)秋收藕
4.27 搶青
4.28 生與死的對決
(1)初孕
(2)成長
(3)奉獻
(4)“死亡”的逃亡者
(5)余熱
(6)殷盼期頤
4.29 在彼岸過80壽誕
4.30 方氏家訓
月光之心語
【雜談評說】
5.01 讀普希金“致大海”等偶悟
1.初識普希金
2.更愛普希金
3.贊普希金娜
4.懷念與學習
5.02 淺讀毛澤東《沁園春·雪》
5.03 我眼里的梅亭
【友情讀評】
5.04 返璞歸真,繼續下一段精彩
5.05 晨曦,你好
5.06 這就是我,一株傲骨嚴寒的梅
5.07 人生態度和追求
5.08 剪一段鄉愁,依然滿懷幸福
5.09 童年時代的純真回憶
5.10 亦師亦友亦真誠
【訪談實錄】
5.11 崢嶸的歲月,金色的人生
5.12 從人生的第二站臺快樂出發
【紀實心語】
5.13 我是地球科學學者
我是地球科學學者一(地球科學的**篇論文)
我是地球科學學者二(查定鋨銥釕礦)
我是地球科學學者三(會戰南方中重稀土礦)
我是地球科學學者四(參加礦山地質工作)
我是地球科學學者五(進入探礦工程行業)
5.14 我與高壓物理/晶體生長的情愫
月光之圖說
6.01 工作科研圖
6.02 家庭生活圖
跋
展開全部
月光集(全二冊) 作者簡介
方嘯虎:現年80歲,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地球化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國家級大獎3項,省部級獎項20余項,專利15項以上。終身以材料科學和地球科學為伴。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專著9本近500萬字,另主要參編材料類430萬字;地球科學類約300萬字,帶博士后、碩士、博士10人,是超硬材料行業領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