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114985
- 條形碼:9787519114985 ; 978-7-5191-149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本書特色
l 經典性——精選教育領域經典著作,讓經典再現光芒,代代永流傳; l 思考性——品讀名家精辟透徹的教育認識,走進名家思想,理解今天之教育; l 樂享性——告別大、厚、全,擁抱小、薄、精,在愉悅輕松中完成閱讀。
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內容簡介
“教育·思享”書系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為中小學教師及更多熱愛教育的人士精心打造的一套教育類經典圖書。它精選來自皮亞杰、康德、懷特海、弗雷內、雅斯貝爾斯等名家的作品,這些作品都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并歷久彌新,閃爍著人類對教育認識的智慧光芒。這些對教育的認識精辟、透徹,涵蓋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對我們理解今天的教育依然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和啟發。特別要指出的是,這套書告別厚重,強調可讀,通過準確流暢的翻譯以及小開本、導讀文本、插畫、閱讀筆記模板等形式或工具,讓讀者在輕松愉悅的體驗中思考教育、樂享閱讀。
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目錄
**部分 1935年以后的教育和教學
近30年來,盡管人們在教育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教育作為一門指導學科,就整體而言,無論是在方法上、綱領上還是在處理問題的立場上,都未見有根本性的革新。令人震驚的不對稱,今天與1935年沒有區別。所以,企圖總結進而評價近30年以來教育和教學的發展,無疑需要很大的膽量。
★———**章 教學的發展
教學的目的是什么?是積累有用(又是在什么意義上的“有用”?)的知識嗎?是為了學會學習?是為了學會創新,產生各個領域的新想法?還是為了追求學問?抑或是為了學會檢驗、證實知識的掌握或為了簡單的重復?等等。
對教育結果的漠視……4
教學團體與教育科研……8
研究機構……14
科學教學法及教育目標的確定……18
實驗教育學及論教育計劃和方法……21
★———第二章 兒童心理學及青少年心理學的進展
如果我們想要培養能夠獨立創新、推動未來社會進步的個體,那么顯然引導主動探索真理的教育就比那種只知道拾人牙慧、照本宣科的教育要更上乘。
智力的形成和認知的主動性……29
運算的發展……32
認知的兩個方面:圖像與操作……36
認知的成熟與訓練……38
習得經驗的因素……40
傳承與平衡……42
★———第三章 一些學科教學的發展
我們以為通過把過去實驗的成果傳授給學生,或者在他們面前演示實驗過程,就可以算是合格的實驗訓練了,而這簡直就像通過讓人在岸上看別人游泳來學習游泳技能一樣。的確,大規模授課的形式通常會以實驗室的課程作為補充,但是重復前人做過的實驗,會使得學生離創新精神和實證精神又遠了一步。
數學的教學法……47
實驗精神的培育和物理自然科學的啟蒙……54
哲學的教學……59
古代語言的教學和人文學科的問題……65
★———第四章 教學方法的演變
主動學習法要比慣常的接受式教學法應用起來更加困難。主動學習法要求教師認真細致地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主動學習法的應用前提是要有深入而充分的教師培訓。如果對兒童心理學缺乏必要的了解,教師就很難理解兒童自發的反應過程,反而認為那些反應是微不足道而且是在浪費時間的,更不用說會加以利用了。
上課講授或被動接收教學法……72
主動學習法……74
直觀教學法……77
程序教學法和學習機器……82
★———第五章 教育的量變與教育規劃
國家明明有那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卻總是立即處理教育改革的事情。因為人類的社會生活主要建立在上一代對新生代的培養上,即外在的、教育性的傳遞,而不是內在的、遺傳性的傳遞。
量化數據的解讀……90
教育規劃……92
技術和科學骨干的培養……98
職業教育……100
★———第六章 結構改革、教學大綱和指導問題
如果人們只是評估學生對某一材料的理解程度的話,那么原則上是可以接受的,可是考試還很要命地混入了記憶力的問題,這種記憶基本上和人們在生活中能加以利用的記憶沒什么關系,它只涉及一種人為的、暫時的知識積累,即一種心理上的假象。
學前教育……104
中小學階段的結構改革……107
指導學生的方法和學校心理老師的角色……112
小學與中學教學計劃的制訂……119
★———第七章 教育事業上的國際合作
只有實現科學界、教育當局和實際實踐者三方對話的那一天,我們才可以說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是完整的。
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的產生與發展……124
國際公共教育會議的職責和缺點……127
★———第八章 小學和中學的師資培訓
教育教學的進步與教育科研的發展,使關于兒童及兒童教育的科學前所未有地構成了一個無限寬廣的領域。教師也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個體,而成為一種超越情感的、被人們既尊崇為藝術又尊崇為科學的特殊行業。
小學師資的培訓……136
中學師資的培訓……141
第二部分 新方法及其心理學基礎
兒童被認為具有一種特有的發展動力機制,其精神的發展也包括在動力機制之內,也就是說,接受教育的主體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兒童逐漸達到成人的狀態,依靠的不是聽取一套行為準則和道理,而是從他的個人努力和親身經歷中去懂得這一切;相對地,社會也希望其新一代的發展是豐富的,而不是對上一代的單純模仿。
★———第九章 新方法的誕生
改變學校以適應兒童,這一直是全世界的需求。兒童能夠主動學習,如果不對這種主動性加以利用和延長,教育就無法成功。
先驅者……148
新方法和心理學……154
新方法是如何誕生的……157
★———第十章 教育原理與心理學的論據
兒童也是一個主動的存在,受到興趣或需求的法則支配,如果他們對于某種活動的自發的積極性沒有得到激發,活動的效果就無法發揮到極致。就好像蝌蚪雖然已經能夠呼吸,但是其使用的器官和青蛙是不一樣的;兒童雖然在行為上和成人類似,但是其思維方式的結構根據發展階段的不同而變化。
游戲……168
智力……171
成人的邏輯,兒童的邏輯……175
智力發展的階段……181
發展階段在教學上的價值……185
兒童的社交生活……188
*初的自我中心主義的影響……191
社會化的過程……194
★———譯后記
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作者簡介
讓·皮亞杰(Jean Piaget, 1896-1980),瑞士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創始人,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皮亞杰早期研究兒童語言和思維等認識的發展,并從此入手,后創立了發生認識論,給后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獻。他的早期關于思維的五本著作,即《兒童的語言與思維》(1923)、《兒童的判斷與推理》(1928)、《兒童的世界概念》(1929)、《兒童的因果概念》(1930)、《兒童的道德判斷》(1930),基本上都是通過個案調查和測驗,對兒童思維作質的分析,是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并為他以后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