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近現代史學流派簡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442594
- 條形碼:9787560442594 ; 978-7-5604-425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現代史學流派簡析 內容簡介
現代史學流派解析”是以介紹近現代中國和西方史學發展過程中的主要流派為內容,考察中西方歷史的觀念與變遷、史學的潮流和方向、繁榮與式微、成就與缺陷。解析西方主要史學流派,如西方蘭克學派(德國)、年鑒學派(法國)、新黑格爾主義學派(意大利克羅齊和英國柯林伍德)、文化形態學派(德國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英國湯因比《歷史研究》)、美國新史學和社會科學新史學派(魯濱遜《新史學》、卡爾?貝克相對主義、社會科學新史學派)以及西方史學的新領域和新方法(比較史學、心理史學、計量史學、口述歷史、影視史學)等.
近現代史學流派簡析 目錄
一、歷史、歷史學和歷史學家
(一)歷史
(二)歷史學
(三)歷史學家
二、歷史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
(一)歷史本體論
(二)歷史認識論
(三)歷史方法論
三、歷史學的目的、功用和史學流派
(一)歷史學的目的
(二)歷史學的功用
(三)史學流派
第二章 繽紛的歷史話語:西方近現代史學流派
一、西方近現代史學的發端
(一)人文主義史學
(二)理性主義史學
二、浪漫主義史學流派
(一)赫爾德:浪漫主義史學之父
(二)浪漫主義史學的派別
(三)浪漫主義史學的影響
三、蘭克學派:實證主義史學(德國)
(一)實證主義的興起
(二)蘭克學派的觀點
(三)蘭克史學的影響
四、年鑒學派:整體歷史(法國)
(一)年鑒學派的歷史淵源
(二)年鑒學派創建初期及其觀點
(三)年鑒學派的鼎盛時期
(四)年鑒學派的轉型時期
(五)年鑒學派的變革時期
五、文化形態學派
(一)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德國)
(二)湯因比的《歷史研究》(英國)
六、美國新史學和社會科學新史學派
(一)特納的邊疆學派
(二)魯濱遜的《新史學》
(三)貝克爾:相對主義史學
(四)社會科學新史學派
七、西方批判的分析的歷史哲學
(一)克羅齊: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意大利)
(二)柯林伍德: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英國)
(三)對克羅齊和柯林伍德歷史觀點的評判
八、西方史學的新領域和新方法
(一)比較史學
(二)計量史學
(三)心理史學
(四)口述歷史
(五)影視史學
第三章 變革中的歷史訴求:中國近現代史學流派
一、晚清新史學的發端
(一)梁啟超的新史學
(二)夏曾佑《中國歷史教科書》
二、國粹學派
(一)鄧實和國學保存會
(二)章太炎和劉師培
(三)國粹派史學的基本觀點
三、胡適實用主義史學與史料學派
(一)胡適實用主義史學
(二)傅斯年與史料學派
四、顧頡剛和古史辨派
(一)顧頡剛和古史辨派的產生
(二)古史辨派的主要觀點
(三)疑古與信古的爭論
五、考信學派
(一)王國維
(二)陳垣
六、文化史學派
(一)錢穆
(二)陳寅恪
七、中國社會史論戰
(一)中國托派
(二)王禮錫與《讀書雜志》
(三)新生命派與食貨派
(四)新思潮派
八、馬克思主義史學派
(一)李大釗及其觀點
(二)早期人物及其成就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7年的成就:“五朵金花”
(四)新中國歷史學的曲折與轉機
(五)改革開放后歷史研究的繁榮
第四章 解構與歷史的未來
一、歷史哲學:從思辨走向批判
二、后現代主義的興起
三、解構與歷史的未來
參考文獻
后記
近現代史學流派簡析 節選
《近現代史學流派簡析》: 2.激進派浪漫主義史學 廣大小資產階級和勞動群眾在浪漫主義思想的影響下,表現了對資本主義制度不平等現象的不滿,按照自己的思想塑造心目中的英雄,從而形成了激進派浪漫主義史學。 19世紀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儒勒·米什萊(1798-1874),被學術界譽為“法國*早和*偉大的民族主義和浪漫主義歷史學家”。他以文學風格的語言來撰寫歷史著作,令人讀來興趣盎然;他以歷史學家的淵博來寫作散文,情理交融,妙趣橫生,洋溢著深沉的詩意的凝思。1845年他出版《人民》,歌頌底層的勞動者,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對腐朽的絕對王權的極度憎惡。此派代表人物還有德意志的戚美爾曼、英國的卡萊爾等人。 激進派浪漫主義史學家力圖站在勞動大眾的立場上去研究歷史。他們同情人民群眾的艱難處境和反抗斗爭,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現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揭露。他們撰寫的是以人民大眾為主體的歷史,雖然也存在著頌古非今的傾向,但歌頌的是中世紀的勞動群眾,實際上就是理想化了的小生產者,著力表現人民大眾的生活、情操及其反抗暴虐統治的斗爭精神,并且按照小資產階級的理想模式塑造了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如圣女貞德、閔采爾、丹敦等人物,目的是為了證明人民群眾對社會歷史發展所作的貢獻及其享受各種社會權利的歷史依據。米什萊的《人民》、戚美爾曼的《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卡萊爾的《英雄與英雄崇拜》等書,都是反映這種歷史觀點的非凡之作。 3.自由派浪漫主義史學 自由派浪漫主義史學反映了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主體意識和觀念,是浪漫主義史學的主流。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和歐洲政治格局的重新組合,人們對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爭在歐洲社會造成的影響也進行了日益理智的反思。資產階級自由派的思想家和史學家們也越來越感到“理性主義”的思想方法已經不能適應自己的需要,而對浪漫主義思潮中所強調的“個性解放”等內容卻感到很合拍,于是他們也就很自然地接受了浪漫主義,并由此而形成了自由派浪漫主義史學。自由派浪漫主義史學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興盛,并逐漸在西歐各國和美國的史學界占據主導地位。法國王朝復辟時期的梯葉里的《第三等級》和基佐的《1640年英國革命史》,英國輝格派史學家麥考萊的《英國史》,德國“海德堡學派”的領袖F.施羅塞爾的《世界史》,美國班克羅夫特的10卷本《美國史》等,都是自由派的著名代表作。 自由派浪漫主義史學同樣表現出“反理性主義”的傾向,但他們并沒有拋棄社會進步的遺產和反封建的精神,而是否定了理性主義歷史觀的片面性及其形而上學的治史方法。他們重視對中世紀史的研究,把中世紀視為資產階級和近代資本主義制度的萌芽時期,用以說明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淵源,論證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他們將啟蒙史學中的歷史進化理論和社會有機發展理論結合起來,明確地把資產階級推行的一系列社會改革乃至革命運動都納入這個進步過程之中,留下了數量可觀的著作。自由派浪漫主義史學家同樣重視對國別史和民族史的研究,推崇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把歷史上被征服者的“反抗精神”和被壓迫者的“自由精神”說成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把市民階級看成是民族的主要代表和民族文化中*活躍的因素。他們注重歷史編撰的藝術性,以優美的語言和曉暢的文風贏得讀者的喜愛。 浪漫主義史學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家的發展狀況不盡相同。保守派史學在神圣同盟統治歐洲的時期風行一時,但主要也是在德國和俄國等資產階級比較軟弱的國家占據支配地位;在西歐和美國,占據史壇主導地位的是自由派史學。在法國王朝復辟時期,保守派史學有政府做后臺,但是在與自由派史學的論戰中仍一敗涂地。在英國,自由派的輝格史學*終戰勝了保守派的托利史學,形成了輝格史學長期操控英國史壇的格局。在美國,浪漫主義史學一開始就是在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德國和俄國,也分別有海德堡學派和自由改良派的存在,始終在與保守派進行抗衡。1830年以后,在歐洲浪漫主義史學中發揮主要作用的就是自由派和激進派兩家。總體而言,自由派浪漫主義史學在19世紀西方史學界具有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 ……
近現代史學流派簡析 作者簡介
張天社,西安文理學院教授,歷史學碩士,曾講授中國近現代史、近現代史學流派等課程,在《黨的文獻》《抗日戰爭研究》《史學月刊》《百年潮》等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省級和橫向項目10余項,出版著作3部,參編教材6部,獲省市政府優秀成果獎多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