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公共文化場館情境感知服務及應用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95613
- 條形碼:9787514195613 ; 978-7-5141-956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共文化場館情境感知服務及應用研究 內容簡介
《公共文化場館情境感知服務及應用研究:以圖書館為例》研究基于手機終端的圖書館感知用戶所處情境,以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為目標,以情境感知為切入點,從手機端用戶情境感知中間件和服務模型層面兩個視角入手,研究并提出高校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模式框架,并設計情境感知自適應中間件,構建基于情境感知的圖書館移動服務本體模型,提出結合用戶屬性的個性化學習內容推薦算法,為融入情境感知的個性化學**統的設計與實現奠定基礎;通過調查問卷和理論分析融入情境感知的圖書館服務模式的適用性,為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理論的發展與應用提供新線索。
公共文化場館情境感知服務及應用研究 目錄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研究現狀
1.2.2 研究發展趨勢
1.3 研究內容與結構
1.4 本書的主要創新點
第2章 相關理論基礎
2.1 相關技術
2.1.1 普適計算
2.1.2 個性化服務
2.1.3 本體
2.1.4 移動互聯網
2.2 概念界定及其文獻分析
2.2.1 概念界定
2.2.2 相關文獻分析
2.2.3 研究難點與展望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模型
3.1 問題的提出
3.2 相關工作
3.3 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模型構建
3.3.1 模型設計原則和思路
3.3.2 情境感知服務體系結構
3.3.3 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系統模型
3.4 圖書館情境感知應用進展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SOA的圖書館情境感知中間件架構
4.1 引言
4.2 相關工作
4.3 圖書館服務中間件技術分析
4.4 基于SOA的圖書館服務中間件架構研究
4.5 圖書館情境感知中間件組合服務機制
4.5.1 規劃設計
4.5.2 知識庫及本體設計
4.5.3 決策制定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圖書館移動服務情境本體設計
5.1 引言
5.2 相關工作
5.2.1 本體的分類
5.2.2 本體建模原則、工具及過程
5.3 圖書館移動服務情境分類與獲取
5.3.1 圖書館移動服務情境分類
5.3.2 圖書館移動服務情境信息獲取
5.4 圖書館移動服務情境本體設計
5.4.1 用戶情境本體設計
5.4.2 移動智能終端情境本體設計
5.4.3 物理環境情境本體設計
5.4.4 情境本體總體模型及實現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情境感知服務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
6.1 引言
6.2 相關工作
6.3 基于感知環境位置的圖書館信息服務
6.4 基于智能終端感知的圖書館信息服務
6.4.1 “985”高校微信服務分析
6.4.2 “985”高校QR碼應用分析
6.5 基于用戶屬性的圖書館信息服務
6.5.1 改進的Apriori算法在高校圖書推薦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6.5.2 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原型模型設計與實現:以南昌航空大學為例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應用對策
7.1 引言
7.2 相關工作
7.3 調查問卷設計
7.4 數據分析與結果討論
7.4.1 數據分析
7.4.2 結果討論
7.5 結論與建議
7.5.1 研究發現與結論
7.5.2 建議
7.6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與展望
8.1 主要研究結論
8.2 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公共文化場館情境感知服務及應用研究 節選
《公共文化場館情境感知服務及應用研究:以圖書館為例》: 3.3.1 模型設計原則和思路 圖書館信息化過程中構建了許多業務信息系統,各信息系統有著明確的業務目標。日常運行產生大量數據的同時彼此之間很少有數據溝通,形成人們熟知的“信息孤島”和“信息超載”的問題。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需要打通各信息系統的壁壘,使用戶情境數據的獲取以及服務訪問變得暢通。同時更加需要注重用戶感受,用戶信息是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中*核心的數據;用戶的感受是衡量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的重要標準。 3.3.1.1 設計原則 智慧圖書館的設計需求一般而言有三個原則:①靈活性:系統能夠滿足用戶的即時需求,這要求系統的可擴展性能力;②集成性:*大程度的應用現有圖書館信息系統數據,要求系統能夠集成這些數據源信息;③系統需要充分使用情境信息;其中第三個要求涉及范圍非常寬泛,也是研究的難點。全書提出五個技術層面的設計原則,具體如下: (1)集成性及可擴展性。 如果能夠整合所有信息系統,那么業務流程的負擔可能會降低。根據之前的描述,情境感知服務中被集成的原有系統大多只支持某一特定的工作,而圖書館的業務有時候是相互獨立的,有時候又相互關聯,通過集成數據之間的相互支撐從而有效降低某些業務流程的負擔。考慮未來的發展需求,集成系統架構需要有足夠的擴展空間,以備系統完善及擴容用。原有系統集成過程中應該設計通用接口標準,這樣對以后的信息系統接人提供堅實基礎。 (2)授權機制。 通過授權機制,集成后的系統能夠擁有原系統的各項權限,從而使得業務流程負擔降低成為可能。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應該*大程度的利用現有系統及其數據,既有利于降低建設成本,又不至于對現有業務流程造成沖擊。無縫集成的服務系統對原有系統數據、用戶及業務管理都必須進行規劃設計。 (3)敏感性和靈活性。 集成系統通過對環境要素的感知從而提供有效準確的信息服務,大幅度降低系統業務流程數據計算壓力。便攜式智能終端的軟硬件、操作系統、交互方式等各不相同,情境感知服務系統提供的信息服務應該能夠屏蔽這些差異,能感知并自適應智能終端的客觀屬性。 (4)技術可靠性。 智慧圖書館應用大量的先進技術,如普適計算、移動互聯網、位置感知技術、RFID技術等。各種技術的數據傳輸、處理方式及互操作性都不盡相同,特別是移動智能終端的軟硬件差異更大,眾多差異導致情境感知服務的健壯性需要重點保證。 (5)安全性與隱私性原則。 情境感知服務系統把整個圖書館的所有信息都歸納集中起來,不管先進技術如何被規范,安全性、隱私性、合理性等倫理性話題是繞不開的課題。特別是基于用戶屬性、位置等敏感信息的服務,如何保護用戶隱私信息不被挪作他用、確保系統安全,包括基礎數據安全、軟硬件平臺安全、通信系統、數據庫系統等的安全性問題全書都納入到道德性原則進行考慮。 3.3.1.2 設計思路 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需要依靠已有資源,同時很好規避“信息孤島”“信息超載”的現實問題,在實現各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的情況下,*大程度地收集用戶情境信息,為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信息系統集成有利于靈活調配所有資源,實現業務流程的無縫連接,既可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又可提高實時服務效果。幫助圖書館各分散服務體系通力合作,形成一個合力的服務體系。有助于形成以“用戶服務”為中心的職能理念轉變。 ……
公共文化場館情境感知服務及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
周玲元,1982年生,江西豐城人,副教授、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南昌航空大學“青年英才計劃”獲得者;主持包括國家社科青年基金、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江西省高等學校教育改革等在內的課題10余項;首作者發表論文20多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