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構建及應用對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96207
- 條形碼:9787514196207 ; 978-7-5141-962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構建及應用對策研究 內容簡介
《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構建及應用對策研究》首先在系統梳理了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委托代理、新制度主義、行為主義、政府管理理論和控制論的角度考察了政府內部控制的理論基礎,并積極借鑒典型國家或地區政府內部控制的經驗,構建了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體系,包括政府內部控制的內涵與本質,我國政府內部控制的構成、職能、基本假設、目標、要素、主體、客體以及原則等問題。 在此基礎之上,《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構建及應用對策研究》以S單位為案例驗證了構建的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分析了S單位內部控制的需求,考察了S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思路、具體步驟以及主要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評價了S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總體成效并總結了s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主要經驗。 *后,《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構建及應用對策研究》歸納總結了政府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一般實踐模式。具體探討了政府內部控制的核心機制、設計前的準備工作、建設的主要階段、整體層面和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方法。
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構建及應用對策研究 目錄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目標和研究意義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路徑、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
1.3.1 研究路徑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內容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國外研究現狀
2.2 國內研究現狀
2.3 國內外研究評價
第3章 政府內部控制的理論基礎
3.1 基于委托代理的分析
3.2 基于新制度主義的分析
3.3 基于行為主義的分析
3.4 基于政府管理理論的分析
3.5 基于控制論的分析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典型國家或地區政府內部控制情形
4.1 美國聯邦政府內部控制發展沿革
4.2 英國政府內部控制情形
4.3 澳大利亞政府內部控制的推動
4.4 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內部控制的建設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的構建
5.1 政府內部控制的內涵與本質
5.1.1 政府內部控制的語義學考察
5.1.2 政府內部控制的多視角認識
5.1.3 政府內部控制的主要特點與內涵界定
5.1.4 四個與政府相關的內部控制概念辨析
5.1.5 政府內部控制的本質
5.2 政府內部控制的構成
5.2.1 我國內部控制體系的劃分
5.2.2 我國政府內部控制構成的劃分
5.3 政府內部控制的職能
5.4 政府內部控制的基本假設
5.5 政府內部控制的目標
5.5.1 政府內部控制目標的涵義及其重要性
5.5.2 國外政府內部控制目標設定情況
5.5.3 政府內部控制目標設定的討論
5.5.4 我國政府內部控制目標的建立
5.6 政府內部控制要素的構成
5.6.1 國外對政府內部控制要素的界定
5.6.2 我國政府內部控制要素的確定
5.7 政府內部控制主體的構成
5.7.1 政府內部控制規范制定主體
5.7.2 政府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主體
5.7.3 政府內部控制評價主體
5.7.4 政府內部控制主體間的報告關系
5.8 政府內部控制客體的范圍
5.8.1 對政府內部控制客體范圍的討論
5.8.2 國外政府內部控制客體的范圍
5.8.3 我國政府內部控制客體的確定
5.9 政府內部控制的原則
5.9.1 政府內部控制原則的涵義
5.9.2 政府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
5.9.3 政府內部控制的具體原則
5.1 0本章小結
第6章 政府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案例分析
6.1 S單位背景簡介
6.2 s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動因與需求分析
6.2.1 S單位建設內部控制的動因
6.2.2 S單位關鍵風險點與*需要的內部控制
6.3 S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思路和具體步驟
6.3.1 S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思路
6.3.2 S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具體步驟
6.4 S單位內部控制體系設計
6.4.1 s單位內部控制的總體結構
6.4.2 預算組織機構設置
6.4.3 事前規劃控制系統
6.4.4 事中執行控制系統
6.4.5 事后記錄控制系統
6.5 S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總體成效和經驗總結
6.5.1 S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總體成效
6.5.2 S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經驗總結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政府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實踐模式
7.1 政府內部控制的過程及其核心機制
7.1.1 政府內部控制的過程
7.1.2 政府內部控制的核心機制
7.2 政府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前的準備工作
7.3 政府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主要階段
7.3.1 風險評估與內部控制制度設計階段
7.3.2 政府內部控制系統信息化階段
7.3.3 持續優化政府內部控制體系階段
7.4 政府內部控制的制度設計
7.4.1 整體層面內部控制的制度設計
7.4.2 業務層面內部控制的制度設計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總結與展望
8.1 主要研究結論
8.2 本研究的政策建議
8.3 本研究的貢獻和不足
8.4 未來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后記
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構建及應用對策研究 節選
《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構建及應用對策研究》: 2.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界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概念的關鍵是明確“行政事業單位”的涵義。“行政事業單位”是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下具有不同的涵義。通常有三種理解。 **種是指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兩個概念。行政單位是指國家為行使其職能而設立的各種機構,是專司國家權力和國家管理職能的組織,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組織,基本上與狹義的政府概念相吻合。根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規定》(2004)第二條規定“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第二種是指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統稱。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導致我國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經常不分家,有些政府部門如規劃局、房管局等,有些地區屬于行政單位,而有些地區則屬于事業單位,所以在我國經常會將政府部門稱之為行政事業單位,這一點也可以從一些地方政府的發文中得到驗證,如發文稱省屬行政事業單位、市屬行政事業單位等。 第三種是偏正結構的概念。主要是指某些事業單位擁有行政管理職能,如部門所屬的執法監督機構履行的是一些執法監督和社會管理職能。 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印發的《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后,不再批準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由此可見,未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統稱的概念、偏正結構的概念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兩個獨立并行的概念。 從上述分析可知,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存在三種理解,相應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也存在三種含義。 **種是指行政單位內部控制與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兩個概念。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基本上與狹義的政府內部控制相吻合。 第二種是指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統稱。 第三種是偏正結構的概念,即指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 從《指導意見》的要求來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統稱的概念、偏正結構的概念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行政單位內部控制與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兩個獨立并行的概念。 3.公共部門內部控制 類似地,只有先明確了“公共部門”的含義,才能恰當地界定公共部門內部控制的概念。公共部門是相對于私人部門(個人家庭部門、私人企業部門)而言的,從我國法律法規的行為習慣上來看,并未出現公共部門這樣的提法,它更多地被用于學術研究和討論中。公共部門通常認為是致力于增進公共利益而負責提供公共產品(服務)或者進行公共管理的組織和機構。由于人們采用的標準和評價方式不同導致對公共部門內涵和外延的認定有所不同,所以在界定公共部門范疇時往往存在分歧。一般地,根據組織性質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公共部門劃分為政府、公共企業、非營利性組織和國際組織幾種主要類型。政府是公共部門*重要的組成部分。公共企業雖然在經營方式上與私營企業差別不大,但是由于其運營資源主要來自公共資源,且屬于國有產權,也受到政府主管部門或者被授權主管部門的管理和監督,因此,公共企業可以看作公共部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盡管非營利性組織越來越多地采用企業化經營的模式,形成了企業式的運營過程,但是非營利性組織與私營企業以盈利為基本目的不同,它們主要負責提供公共服務,也可以看作公共部門的一部分。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等跨國界的組織,雖然它們的活動不屬于政府活動的范疇,但是它們所從事的很多活動具有公共性,所以也可以看作公共部門的一部分。由此可見,公共部門是由運行方式并不相同但是都具有公共性的組織或機構構成的一個龐大的體系,這決定了在公共部門中,針對不同類型的公共組織性質,公共部門內部控制也是多樣化的。其中,正如政府是公共部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樣,政府內部控制也是公共部門內部控制*重要的組成部分。 柳琴是一件歷史較短卻又發展很快的樂器,在上海音樂學院率先創立柳琴專業以來,其發展更是突飛猛進的,同時迅速得到普及,成為民族樂隊中的常規樂器和大眾喜愛的獨奏樂器,這一切當然離不開王惠然先生等老一輩柳琴家為此所付出的心血,也離不開眾多音樂人對柳琴的關注。 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專業與業余愛好者學習的需求,編者編定了這本柳琴考級曲集。它的特點是由十個級別組成,一至四級為初級,五至七級為中級,八至十級為高級;編排上力求根據不同學習者的特點及由淺入深的學習進程,使其盡量更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及普遍性與廣泛性。另外,本書還根據出版的要求,對柳琴演奏技法的各種符號作了統一的、較為規范的標記,以便對柳琴演奏藝術的普及和發展起到更好的推動作用。期盼大家能夠不斷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并提供新曲目,使該曲集能在再版時更加完善。 編者在編寫期間得到了王惠然、馮少先、劉錫津、何占豪、林吉良、高華信、顧錦梁、寧勇、唐樸林、朱曉谷等先生的幫助,在此深表謝意! ……
政府內部控制理論框架構建及應用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
況玉書,1985年5月生,江西高安人,漢族。現任教于廣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會計學博士,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財務會計、審計與內部控制研究,在《審計與經濟研究》、《財經問題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主持廣東省教育廳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一項、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課題一項、校級課題一項,參與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