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西方經濟學的轉型:方法論與經濟周期理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24548
- 條形碼:9787552024548 ; 978-7-5520-245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經濟學的轉型:方法論與經濟周期理論 本書特色
2008年以來,經過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侵擾,各種經濟學流派的爭執又開始興起。面對世界范圍內的通貨膨脹,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怎樣的貨幣制度能夠使人們的生活保持穩定,而20世紀的貨幣制度又為什么比以往更為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眾所周知,凱恩斯的經濟學興起和20世紀貨幣制度的改變有著直接的聯系,而當現實中諸多經濟現象帶給我們很多疑惑的時候,我們不自覺地會把這些疑惑同凱恩斯經濟學的局限性聯系起來,并詢問是否存在其他的解決方案。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兩種自由主義的貨幣思想,通過比較弗里德曼貨幣思想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貨幣思想,讓人們在凱恩斯經濟學之外,能充分了解與之完全不同的制度選擇方案,并梳理這兩種自由主義貨幣思想的異同。而這兩種貨幣思想也都曾從貨幣的角度解釋周期的產生,通過這些解釋,亦可以回首我們身邊發生的經濟事件
西方經濟學的轉型:方法論與經濟周期理論 內容簡介
本書從兩個角度揭示了西方理論經濟學的轉型。一是方法論的轉型, 二是在方法論影響下對具體經濟問題研究的轉型, 并以經濟周期理論為例。本書首先對20世紀前后西方經濟學方法論進行梳理, 對歷史學派、奧地利學派、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進行分析, 并指明其各自特點, 及區別。隨后, 本書以芝加哥學派和貨幣主義的方法論作為代表, 討論了20世紀中期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變化。指出以因果律為基礎的演繹方法, 如何在自然科學方法引入后逐步衰落的。本書希望通過描述這一轉型過程說明當前西方主流經濟學方法論存在的問題, 及其由來。本書還以經濟周期理論及相關理論為例, 對這一方法論變化影響下的具體經濟研究的變化, 進行說明。
西方經濟學的轉型:方法論與經濟周期理論 目錄
**章 導論 / 001
**節 莫衷一是的經濟學 / 003
一、 經濟周期理論的重要性 / 003
二、 理清經濟學說發展的脈絡 / 004
第二節 周期理論的思想性研究 / 006
一、 古典自由傳統的繼承者
——奧地利經濟學的研究綜述 / 006
二、 現代市場經濟思想
——弗里德曼經濟學說的研究綜述 / 009
第三節 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 016
一、 研究思路 / 016
二、 研究方法 / 017
第二章 主觀方法的構建
——奧地利學派的方法論 / 019
**節 門格爾的經濟學方法論 / 021
一、 經濟學的分類 / 021
二、 理論嚴格性的問題 / 023
三、 理論不能被經驗證據驗證 / 027
四、 理論經濟學的基礎 / 028
五、 自然科學對社會科學的相似性
——有機體問題 / 030
六、 非意圖的后果 / 033
第二節 米塞斯論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先驗性 / 035
一、 人類行為學與先驗性 / 035
二、 經驗主義與歸納法 / 040
第三節 總結:弗里德曼與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方法論 / 047
第三章 科學哲學的引入
——弗里德曼的社會科學方法論 / 049
**節 弗里德曼對實證科學的認識 / 051
第二節 自然科學方法論與落體運動 / 057
第三節 向論證社會科學方法論過渡 / 062
第四節 為廠商理論辯護 / 064
第五節 對弗里德曼方法論的總結 / 068
第四章 奧地利學派的貨幣思想及蕭條研究 / 071
**節 哈耶克的貨幣思想 / 073
一、 對貨幣數量論的批判 / 073
二、 貨幣增加對生產結構的影響 / 075
三、 新增貨幣與危機的產生 / 081
第二節 羅斯巴德與《美國大蕭條》 / 085
一、 20世紀20年代是否存在通貨膨脹 / 085
二、 20世紀20年代通貨膨脹的進程 / 088
第五章 現代貨幣數量論
——弗里德曼的貨幣理論和蕭條史研究 / 091
**節 傳統的貨幣數量論
——以休謨的思想為例 / 093
第二節 貨幣數量方程的現金交易形式和現金余額形式 / 096
第三節 弗里德曼的貨幣理論 / 100
第四節 弗里德曼的貨幣史研究 / 115
第五節 美國大蕭條的研究 / 119
一、 蕭條的起因 / 119
二、 1930年10月**次銀行業危機 / 121
三、 1931年3月第二次銀行業危機 / 121
四、 英國脫離金本位制 / 122
五、 1932年4月公開市場投放貨幣 / 123
六、 1933年銀行業危機 / 123
七、 銀行倒閉的影響與原因 / 124
第六章 總結 / 129
**節 研究結論 / 131
第二節 研究展望 / 133
附錄 / 135
Ⅰ. 米塞斯和施特勞斯論韋伯方法論 / 137
一、 韋伯的社會科學方法論 / 138
二、 米塞斯對韋伯社會科學思想的批判: 經驗科學和
先驗科學的爭論 / 144
三、 施特勞斯對韋伯的批判: 走向善的社會科學 / 148
四、 沒有交集的爭論 / 153
Ⅱ. 實證經濟學思想的知識困境 / 156
一、 實證經濟學思想的演進 / 157
二、 實證經濟學的知識困境 / 161
三、 現代實證經濟學的思想進路 / 169
四、 啟示 / 179
參考文獻 / 181
西方經濟學的轉型:方法論與經濟周期理論 節選
一、經濟周期理論的重要性 科爾內留斯太太面對*基本的日常家務時,沒了頭緒!暗匕蹇偸窃谒哪_下震顫,什么事情都像是顛倒了過來。她說起腦子里*重要的事情: 雞蛋,今天得買雞蛋。6000馬克一個,每個星期的這一天只能到離家15分鐘路程的小店里買那么幾個雞蛋”。“每星期,每戶人家*多只能買不超過5個雞蛋;所以那些年輕人就冒充別人的名字挨個到那店里,然后從店主那里掠走本該屬于科爾內留斯家的雞蛋”!霸谶@些年輕人到那兒之前,”科爾內留斯太太“必須帶上她的籃子,騎上自行車沖到鎮上,把手上的錢變成吃的,她不敢留著那些錢,生怕這些錢不久就貶了值”。Thomas Mann. Death in Venice and Seven Other Stories [M]. New York: Vintage, 1989: 183192. 在托馬斯·曼(Thomas Mann)筆下,魏瑪共和國惡性通貨膨脹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況就是這樣。在這篇題為《無序與早傷》的短篇小說中,曼把通貨膨脹與人之虛無聯系在了一起。而在評論這篇小說的時候,保羅·坎特(Paul Cantor)則指出:“如果現代性被刻畫成一種現實感的喪失,那么這個事實與20世紀貨幣領域發生的事情有關。”Paul Cantor. Hyperinflation and Hyperreality: Thomas Mann in Light of Austrian Economics[J].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 Vol. 7, No 1 (1994): 9. 對于這樣的生活經驗,我想誰都能體會到。除了“一戰”后魏瑪共和國的惡性通貨膨脹,1929—1933年的美國大蕭條,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的滯脹以及目前正在全世界范圍內發生的通貨膨脹,都是由貨幣領域的波動引起的。這使得人們越來越嚴肅地對待貨幣以及相關的制度安排問題。究竟怎樣的貨幣制度能夠使人們的生活保持穩定,使經濟得到*健康的發展? 為什么20世紀的貨幣問題會比以往更為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粗略地看,20世紀的貨幣制度發生了大幅的變化,貨幣經濟在經濟社會生活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隨著信貸和銀行業的發展,原有的貨幣制度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信用貨幣制度開始逐步取代重金屬本位制度。面對這種變化,各種流派的經濟學說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和貨幣制度安排方案。所以有必要對不同流派的貨幣思想進行梳理和整理。而這一工作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2008年以來,經過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侵擾,各種流派的爭執又開始興起。但是隨著幾年來經濟形勢的發展,各種思想讓人們莫衷一是。金融危機初期,人們采用政府和中央銀行擴大流動性的方法,短暫地解決了金融機構的財務危機,但這似乎并沒有在短期內使經濟恢復到正常,各國競相貶值本幣,又導致通貨膨脹的產生,于是又有人提出回到金本位制度。如: 時任世界銀行行長佐力克在2010年11月指出協調匯率制度,重新采用金本位作為匯率走勢的參考基礎。 實際上,紙幣本位或信用貨幣本位的建立是為了克服金本位存在的某些缺陷而形成的,而當紙幣本位出現問題,又簡單地通過回到金本位制度來解決問題,這顯然是盲目的。正是這種思想的混亂構筑了本書的寫作背景和催生了這項研究的選題方向。 二、理清經濟學說發展的脈絡 眾所周知,20世紀貨幣制度的改變與凱恩斯經濟學的興起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當現實領域中的經濟現象帶給我們很多疑惑時,我們必然會將此同凱恩斯經濟學的局限性聯系起來,并詢問是否存在其他的解決方案。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兩種自由主義的貨幣思想,通過對這兩種貨幣思想的比較,讓人們在凱恩斯經濟學之外,能充分了解與之完全不同的制度選擇方案,并梳理這兩種自由主義貨幣思想的異同。 此外,這兩種貨幣思想,弗里德曼貨幣思想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貨幣思想,都曾從貨幣的角度解釋經濟周期的產生,通過這些解釋,我們可以回首我們身邊發生的這些經濟事件!
西方經濟學的轉型:方法論與經濟周期理論 作者簡介
謝華育,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經濟學博士。199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獲文學士學位。2011年于上海社會科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經濟思想史、政治哲學。譯著包括:《美國大蕭條》、《信仰與政治哲學》、《政治觀念史稿:希臘化、羅馬和早期基督教》、《政治觀念史稿:革命與新科學》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