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包公案 海公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061700
- 條形碼:9787548061700 ; 978-7-5480-6170-0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包公案 海公案 本書特色
《包公案》……是中國古代文學三大公案之一,影響較大。 ——百度百科 *#@* 宋有《棠陰比事》,明有《龍圖》等案,清有狄、彭、施、李諸公奇案;足知中土往時賢明縣尹,雖未有指紋攝影以及其他新學之技,其訪案之細、破案之神,卻不亞于福爾摩斯也。 ——高羅佩 *#@*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包公案 海公案 內容簡介
《包公案》中的九十五個包公斷案故事,部分收自于民間相傳,部分采自于史書、雜記和筆記小說,記敘包公審理的一系列有關“人命”、“奸情”、“盜賊”、“爭占”等類案件。有的故事判斬了理應償命的皇親國戚,有的故事揭露了兇殘狠毒的土豪劣紳,有的故事直擊了收受賄賂的貪官污吏,有的故事諷刺了坑害文人的科舉制度。書中的包公儼然是百姓心目中很典型的清官形象和理想寄托,其秉公執法、剛正廉潔的形象躍然紙上。《海公案》是明清公案小說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以海瑞為原型敷演而成,描寫明朝浙江淳安縣知縣海瑞審案斷獄的故事,歌頌了海瑞的清正廉明。小說主要吸取民間傳說,在形式上也有民間文學的特點,故事來龍去脈清楚,情節曲折有致。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包公案 海公案 目錄
目錄
包公案
卷之一
一
蕭淑玉誤吊遭非命 惡和尚思淫殺弱女……………………………………… 002
二
丁娘子忍辱報仇冤 性慧僧匿婦扣人夫……………………………………… 006
三
蔣光國誣告命難全 克忠妻記賬示兇犯……………………………………… 009
四
陳月英含舌訴冤屈 朱弘史語蹇露劣跡……………………………………… 014
五
鄒瓊玉挽發表真情 王朝棟討藥陷冤獄……………………………………… 020
六
李善輔貪黷害好友 高季玉認物知殺機……………………………………… 028
七
葛藤葉帶彩釋疑團 鞠舉人謁友身先死……………………………………… 032
八
游子華酗酒逼死妾 方春蓮私奔淪為娼……………………………………… 037
九
刁船戶分審露馬腳 寧商人認貨憑鼎字……………………………………… 041
十
張雅子作聯招冤魂 堂侄子具狀告謀殺……………………………………… 045
卷之二
一
劉都賽觀燈害闔家 黃葉菜露底知真兇……………………………………… 048
二
劉義子冒功成駙馬 崔長青赴京辨真偽……………………………………… 053
三
吳員城偷鞋謀人妻 韓蘭英知情自縊死……………………………………… 058
四
宋秀娘施善落圈套 劉和尚蓄發配佳妻……………………………………… 060
五
葛富戶恤龜得昭雪 陶歹人殺友示錦囊……………………………………… 063
六
謝思泉絕處遭禍殃 砍柴郎貫惡謀財命……………………………………… 066
七
汪家人害主設奸計 吳十二求友臨江亭……………………………………… 068
八
淫婦人插釘殺親夫 陳土工驗尸問楊氏……………………………………… 071
九
三屠夫被告無姓名 一血衫叫街識真的……………………………………… 073
十
兩光棍撮谷屢得手 一靛子作記追賊身……………………………………… 076
卷之三
一
彭監生丟妻做裁縫 王明一知情放生路……………………………………… 080
二
孫氏子下毒害張虛 謝廚子招認求寬恕……………………………………… 083
三
孫船艄謀財殺情婦 冤和尚落井誤坐牢……………………………………… 086
四
白鶴寺飄葉索冤債 小婦人殉節送皂鞋……………………………………… 089
五
支弘度試假反成真 輕狂子受托變死鬼……………………………………… 091
六
假奶婆借宿成奸情 小婢女露言陷魚沼……………………………………… 093
七
隔墻賊劫財坑店主 宋商客認銀報仇冤……………………………………… 096
八
葉廣妻惹奸招竊賊 吳外郎備銀露贓物……………………………………… 099
卷之四
一
陳順娥節烈失首級 章氏女獻頭全孝悌……………………………………… 104
二
周可立執孝驚神明 呂進壽仗義疏錢財……………………………………… 108
三
許弟兄懷恨斷人嗣 乳臭子探訪示線索……………………………………… 112
四
李賊人再盜錯認妓 謝家門冤屈白于世……………………………………… 115
五
陳軍人新婚被捕殺 劉惇娘懷恨守節操……………………………………… 118
六
黃屠夫謀妻殺至友 李氏女再嫁明真相……………………………………… 122
七
秦長孺孤弱被虐死 柳繼母狠暴殺子孫……………………………………… 125
八
馮陳氏奇妒絕夫嗣 衛母子身死化冤魂……………………………………… 127
卷之五
一
袁仆人疑心殺雍一 張兆娘冤死訴神明……………………………………… 130
二
蔣天秀責仆應死炁 小琴童賣魚認兇身……………………………………… 133
三
鮑家子責仆屈萬安 紅衫婦污衣撻周富……………………………………… 136
四
丁千萬謀財焚尸骨 烏盆子含冤赴公堂……………………………………… 139
五
賢嫂娘有言不便說 小牙簪插地喻情理……………………………………… 141
六
王三郎殞妻捉念六 真兇犯現身憑繡履……………………………………… 143
七
高尚靜許愿失銀兩 葉街坊還銀無芥蒂……………………………………… 146
八
石啞子獻棒為家產 胞兄長辯白翻供詞……………………………………… 148
九
愚鄉鄰報怨割牛舌 官府令行禁寓深意……………………………………… 150
十
無賴子途中騙良馬 識途騾饑餓逐刁棍……………………………………… 152
卷之六
一
金絲鯉妖媚迷秀才 鄭善人虔誠動觀音……………………………………… 156
二
何岳丈具狀告異事 玉面貓捉怪救君臣……………………………………… 160
三
尹貞娘題聯考新夫 查雅士愧赧失佳偶……………………………………… 166
四
徐淑云贈銀助國材 龐學吏貪心殺雪梅……………………………………… 169
五
邱一所搶傘耍無賴 羅進賢罵官怨不平……………………………………… 172
六
鄒樵夫賣柴誤失刀 盧生員昧心辱斯文……………………………………… 174
七
紅牙球入簾牽真相 潘官人出門斬假鬼……………………………………… 176
八
施桂芳游園入奇境 何表兄避訟蒙冤屈……………………………………… 180
九
張大智無才誤學生 楊家子失教不敬師……………………………………… 184
卷之七
一
曹國舅害民被正法 包龍圖迅雷沛甘霖……………………………………… 188
二
宋仁宗認母審奸臣 劉娘娘私賂露機關……………………………………… 193
三
梅商人遇禍悟神簽 姜氏女沐浴化冤魂……………………………………… 197
四
張兄弟誤認無頭尸 兩客商匿婦建康驛……………………………………… 199
五
李中立殺友地窨中 江玉梅遺子山神廟 …………………………………… 203
六
邱家仆直言道奸情 汪牙儈滅口借龍窟……………………………………… 208
七
積善家偏出不肖子 惡奴才反累賢主人……………………………………… 211
八
冉佛子行善竟夭亡 虎夜叉無德卻善終……………………………………… 213
九
三官人殞命落水中 船艄公催客換娘子……………………………………… 215
十
賣緞客圍觀被剪綹 假銀兩試探辨真賊……………………………………… 217
卷之八
一
江幼僧露財命歸西 程家子索債買度牒……………………………………… 222
二
五里牌謀財殺鄭客 土地爺搬銀驚官府……………………………………… 225
三
眾蠅蚋逐風圍馬頭 木印跡暗合出根由……………………………………… 227
四
夏日酷盜布已銷贓 衙前碑受審再勘實……………………………………… 229
五
孫生員飽學不登第 王試官昏庸屈英才……………………………………… 232
六
小卒子劫營放大火 游總兵侵功殺邊民……………………………………… 235
七
梅先春爭產到官府 倪知府遺囑進畫軸……………………………………… 238
八
翁長青留文須句讀 瑞娘夫貪財卻無知……………………………………… 241
九
李秀姐性妒遭絞刑 張月英知恥自投環……………………………………… 243
十
晏誰賓污賤害生女 束婦人雖死留余辜……………………………………… 246
卷之九
一
馬客商趲路遇劫匪 戴帽兔釋疑緝正兇……………………………………… 250
二
兄與弟引路劫孤客 鹿和獐入夢釋疑團……………………………………… 255
三
富家子恃財污曾氏 山窠中遺帕留賊名……………………………………… 257
四
王表兄圖財財竟失 趙進士愛女女偏亡……………………………………… 261
五
二漆匠殺人由奸情 一繼子坐獄因誣陷……………………………………… 265
六
老僧人斷義舍契子 胡舉人感恩救美珠……………………………………… 269
七
乳下痣為憑奪人妻 細問由勘問出笑柄……………………………………… 273
八
大白鵝獨處為毛濕 青色糞作斷因飼草……………………………………… 276
九
三和尚殺人值周年 一婦禱告逢救主………………………………………… 278
十
賁典史赴任遭慘殺 賀怡然登科葬遺骸……………………………………… 280
卷之十
一
羅承仔感嘆惹是非 小錐子畫錢記竊賊……………………………………… 284
二
蕭屠戶豬門殺一桂 大蜘蛛卷上釋季蘭……………………………………… 287
三
任知縣為政徇私情 齊監司通融屈人命……………………………………… 290
四
有錢人能使鬼推磨 注祿官可教人積善……………………………………… 293
五
伍豪紳爭婚興訟事 刁乞丐換貨取金銀……………………………………… 296
六
劉仙英私奔緣作戲 楊善甫受誣因宿奸……………………………………… 299
七
水朝宗醉渡遇劫難 阮自強臥病受牽連……………………………………… 304
八
孫誨妻美貌生風波 柳知縣昏庸失俸銀……………………………………… 308
九
老妖蛇作孽遭雷擊 鄭府尹至德受擁戴……………………………………… 311
十
良家婦求子遇淫僧 程監生遭難誦經文……………………………………… 314
海公案
**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 317
第二回
張寡婦招婿酬恩………………………………………………………………… 323
第三回
喜中雀屏反悲失路……………………………………………………………… 329
第四回
圖諧鴛枕忽感居喪……………………………………………………………… 334
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 339
第六回
海瑞正言服盜…………………………………………………………………… 344
第七回
奸人際會風云…………………………………………………………………… 349
第八回
正士遭逢坎坷…………………………………………………………………… 354
第九回
張老兒借財被騙………………………………………………………………… 359
第十回
嚴家人見色生奸………………………………………………………………… 364
第十一回
張仇氏卻媒致訟………………………………………………………………… 369
第十二回
徐指揮守法嚴刑………………………………………………………………… 374
第十三回
三部堂同心會審………………………………………………………………… 379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384
第十五回
張貴妃賣履訪恩………………………………………………………………… 390
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 395
第十七回
索賄枉誅縣令…………………………………………………………………… 400
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 405
第十九回
贓國公畏賢起敬………………………………………………………………… 410
第二十回
圣天子聞奏擢遷………………………………………………………………… 415
第二十一回
海瑞竭宦囊辱相………………………………………………………………… 420
第二十二回
嚴嵩獻甥女惑君………………………………………………………………… 425
第二十三回
張志伯舉薦庸才………………………………………………………………… 430
第二十四回
海主事奏陳劣跡………………………………………………………………… 435
第二十五回
青史筆而戮首…………………………………………………………………… 440
第二十六回
紅袍諷以復儲…………………………………………………………………… 445
第二十七回
賢皇后重慶承恩………………………………………………………………… 449
第二十八回
奸相國青宮中計………………………………………………………………… 454
第二十九回
怒杖奸臣獲罪…………………………………………………………………… 459
第三十回
恩逢太子超生…………………………………………………………………… 464
第三十一回
馮太監笞杖討情………………………………………………………………… 469
第三十二回
鄧郎中囹圄救餓………………………………………………………………… 474
第三十三回
赦宥脫囚簡授縣令……………………………………………………………… 479
第三十四回
訪查赴任票捕土豪……………………………………………………………… 484
第三十五回
酬禮付謀窺惡徑………………………………………………………………… 489
第三十六回
竊書失檢受奸殃………………………………………………………………… 494
第三十七回
機露陷牢冤尸求雪……………………………………………………………… 499
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 504
第三十九回
詐投遞入寨探情形……………………………………………………………… 509
第四十回
計燒糧逼營賜敕璽……………………………………………………………… 514
第四十一回
設毒謀私恩市刺客……………………………………………………………… 519
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藥犯滅口供……………………………………………………………… 524
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離正直……………………………………………………………… 529
第四十四回
賣兇殺害被獲依投……………………………………………………………… 534
第四十五回
催貢獻折服安南………………………………………………………………… 540
第四十六回
捏本章調巡湖廣………………………………………………………………… 545
第四十七回
巡撫臺獨探虎穴………………………………………………………………… 549
第四十八回
黃堂守結連賊魁………………………………………………………………… 554
第四十九回
逃性命會司審案………………………………………………………………… 559
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 564
第五十一回
小嚴賊行計盜孌童……………………………………………………………… 569
第五十二回
老國奸誣奏害皇叔……………………………………………………………… 575
第五十三回
禮聘西賓小嚴設計……………………………………………………………… 580
第五十四回
雞奸庠士太守逃官……………………………………………………………… 585
第五十五回
王太監私黨欺君………………………………………………………………… 590
第五十六回
海尚書奏閹面圣………………………………………………………………… 595
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 599
第五十八回
繼盛劾奸矯詔設禍……………………………………………………………… 605
第五十九回
仆義妾貞千秋共美……………………………………………………………… 610
第六十回
臣忠士鯁萬古同芳……………………………………………………………… 616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包公案 海公案 節選
**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貴顯無憑據,費盡心機,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這幾句鄙詞,不過說人生世上,承父母之精血,秉天地之靈氣,生而為人。人為萬物之靈,自當做一場刮目驚人的事業。雖不能流芳百世,中正綱常,使人志而不忘,以為君子;即不能與世爭光,亦當遺臭萬年,此亦君子小人之兩途也。然君子之流馨,事愈遠而人心愈近;小人之遺臭,事雖近而人心欲遠之,惟恐其稍近也。君子觀之,能不驚然而懼乎?我于是有說。 卻說前明正德間,粵省瓊南有海璇者,字玉衡,世居瓊之睦賢鄉,離瓊山縣治不過數里。玉衡娶繆氏,乃同縣繆廩生之妹也。繆氏生于詩書之家,四德三從,是所稔悉。自適海門以來,夫妻和順,相敬如賓,真不愧梁鴻之配孟光也。玉衡屢試不中,遂無意功名,終日在家詩書自娛,行善樂施而已。又過數年,玉衡已是四十三歲,膝下無兒。夫人繆氏,每以為憂,常勸丈夫立妾,以廣子嗣。 玉衡正色道:“我與你素行善事,況海氏祖宗皆讀儒書,歷行陰德,今我諒不至絕嗣,姑待之。”繆氏道:“相公之言,可謂不礙于理者。然妾今年四十,天癸將止,誕育之念已灰,不復望弄璋、弄瓦矣。故勸相公立妾者,乃是為海氏祖宗起見,相公何故不以為然?”玉衡笑道:“夫人所知者,情與理也。但今之世,人心澆薄,循理者少,悖理者多。但見人家妻妾滿室,妒急紛然。何者?為丈夫者不無偏愛,本欲取樂而反增懊惱,我不忍見之。使璇命果有子,夫人年尚壯健,豈不能育子耶?璇如合絕嗣,即使姬妾羅列,亦不過徒事酒色而已,何益之有?”夫人看見丈夫如此堅執,也不再說。此后夫婦更加相愛。玉衡歷行善事,家雖不豐,而慷慨勇任。凡有親友鄰里稍可資助者,無不竭力為之。于是又過三年,繆氏夫人年已四十三歲。 一日,天忽大雨,雷電交加,陰云四起,暴雨奔騰。玉衡正在書房閑坐,忽見一物從上而下,惡貌猙獰,渾身毛片,金光奪目,奔向玉衡書案之下,倏忽不見。玉衡知是怪異避劫,乃任其躲藏,反以身障翼書案。少頃,雷電之光直射入書房,向著玉衡身上射來。這也古怪,那雷火一到玉衡身旁便滅。如是者約有半個時辰,那雷聲漸漸退去,火光亦熄。玉衡不勝驚惶,隨走開書案。此時天氣復亮,雨止雷收。只見那怪獸從案下出來,向著玉衡作叩首之狀。玉衡明知其故,乃叱之去。那物出了書房,不向外邊,卻往里面去了。玉衡誠恐夫人受驚,隨即跟進,方至內堂,就不見了。心中好生疑惑,只是事屬怪誕,隱而不言。未及半月,夫人竟然癸水不至。初時尤以為年老當止,三五月間,不覺腹中隆然矣,此際方知繆氏懷孕。 玉衡大喜,對繆氏道:“天庇善人,今日信否?”繆氏亦笑道:“此乃相公福德所至,妾藉有賴矣。”玉衡道:“凡人好善,天必佑之。況夫人貞淑賢德,幽閑婉靜,不才亦拳拳好善,感格上天,憐于海氏,待賜麟兒矣!”從此心中歡喜,更勇于為善。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不覺將近十月,胎期滿足,早晚就要分娩。海公預早雇了乳母、穩婆,在家伺候。 一夜,海公方才合眼睡熟,忽見三人身穿青衣,手持金節,向前揖曰:“奉玉帝敕,賜你一子,你其善視之!”旋有人擁一怪獸入。海公見其與前次避雷之獸無異,便問道:“既蒙玉帝賜子,怎么將這獸物帶來?”持金節者笑道:“你那里知道,此乃五指山之豸獸也,性直而喜啖猛虎,衛弱鳥,在山修煉七百余年,數當遭劫,故彼曾避于君家書案之下。君乃善人,神鬼所欽,故雷火不敢近君,即回復玉旨,此獸因君得免其劫。然上天有制,凡羽毛苦修,性未馴善,不遭雷劫,即當過胎出世,先成人形,后歸正果。今上帝憐你行善有功,故特賜與你為之。日后光大海氏門戶者,誠此子也。”說畢,將那獸推到內堂去了。忽聽得霹雷一聲,玉衡吃了一驚,不覺醒來,卻是南柯一夢。忽見丫鬟來報:“夫人產下一位小相公!”玉衡聞言大喜,正應夢中之事。急急來到房中,見嬰兒已經斷臍,包裹停當。玉衡持燭一看,果然生得眉清目秀,心中大喜,口中不言。一面安慰妻子好生調養,吩咐丫鬟們小心服侍。三朝洗兒,彌月請酒,自不必說。乃取名海瑞,這也不在話下。 且說玉衡因有了兒子,萬事俱足,遂飄然有世外之想,把“功名”二字真是置之度外。正是:有子萬事足,無官一身輕。海公無事,以兒為樂,或到名山勝境去游玩,也覺優游。時光易過,又是幾年。海瑞已經七歲,雖在孩提之中,性至孝友,更兼資質聰明,耿直無私。每與鄰兒共游,飲食之物,必要公同分食。若有多取者,瑞必詈之。玉衡教他讀書,過目輒能成誦。又過了三年,海瑞年已十歲。無書不讀,詩詞歌賦,靡有不通。是年玉衡一病身亡,海瑞哀痛欲絕,夫人亦痛哭不已。瑞痛父身亡,未能盡子道,意欲結廬于墓側,少展孝思。夫人勸阻曰:“你雖性至孝順,但你年紀幼稚,郊外無靖,倘有不測,我何賴焉?此欲盡孝而反增不孝也。”瑞聞母諭遂止,在家守制。夫人便晝夜令他誦讀,雖夏暑不輟。未幾服滿,瑞年已 十三。 或有勸瑞應童子試者,瑞對曰:“我年尚幼,經史未通,若出應試,必被人笑,徒費筆墨。不如閉門苦讀,待我淹貫了,然后去也未為遲。”夫人聞瑞在外答友之言,私喜曰:“此兒不務矜浮,日后必有實學。”于是更加約束,母子二人,切磋嚴如師弟一般。 瑞性傲好菊,不喜趨承。嘗有《品菊》詩曰: 繞籬一二費平章,五色迷離滿徑香。 晚節豈容分上下,蓬門畢竟育低昂。 范村譜訂名多誤,酈水空傳種*良。 欲向澹中尋更澹,鬢絲愁落滿頭霜。 《伴菊》詩云: 柴門重聞日悠悠,愿向閑花穩臥游。 俗骨不堪同入夢,芳心曾許獨探幽。 性情淡處常相對,清冷香中過此秋。 莫遣風仙借婢職,夜深墻角已低頭。 夫人見其詩雅淡,知瑞他日晚節獨堅,必為一代忠臣者,嘗謂之曰:“你終日讀書,不求聞達,究有何益哉?”瑞曰:“兒苦讀書,非不欲進取。但念母親年屆喜懼,兒恐一旦成名,就要遠離膝下,故此忍隱,不欲為母親憂也。”夫人怒曰:“為人子者,不欲揚名顯親,豈欲我死后你方進取耶?馬鬣雖封,銘旌七尺,我亦不得親見也!” 瑞聞母怒,跪而慰之,謝罪不迭,夫人怒始稍息。瑞從此益勵詩書,以圖進取。次年學院按臨,瑞便出應試,果掇芹香。夫人喜曰:“你得一衿,我死瞑目矣。”簪笑同庠諸友勸同赴省,以奪秋魁。瑞每以母在家無人侍奉終日,不欲行。及至其母聽了瑞答友之言,遂勉之曰:“你每以我在家,無人侍奉為辭,不欲相離左右。但功名大事,我 尚強健,你可前去,不必掛念。”瑞見母如此吩咐,不敢有違,遂打點行李,會齊諸友,望著海康而去。到了雷州,舍舟登岸趕路。一夜,月明風輕,瑞在旅店里睡不著,偶步園中。 時已三更向后,店中諸客俱已熟睡。仰望星斗滿天,萬籟俱寂。忽聞有人說道:“昨夜前村張家祭鬼,我們正好前去尋些飲食,偏偏又碰著這位海少保在此。土地爺好沒來由,卻要派我們在此伺候,他老人家便安然坐著,好不教人忿氣呢!”一人道:“你莫怨他,他乃是一方之主,你我都是受他管的,怎么不聽使令?這是應該的,不必多 說。恐怕這老兒聽見了,又要責罰呢。”一人道:“怕甚么?此老太不公道,但是有得奉承他的,便由人去橫行滋擾;若是我等窮鬼,他便專以此勞苦的事來派著呢!”一人道:“你且說他怎的不公平呢?”那人道:“即此張家一事,就可見其不公矣。張家的女兒,昨因上墓拜掃,遇了這個王小三,在路上撞見了。欺他孤兒寡婦,隨就跟了回去,作起祟來。他家好不驚慌,不知被他弄了飲食。那日,張寡婦到此老兒處禱告,求他驅除。這老兒初時甚怒,立刻拘了王小三到廟,說甚么要打、要罰他。后來王小三慌了,即忙應許了些金帛。這老兒便喜歡到極處,不但不責罰他,反助紂為虐,任他肆擾呢!”一人道:“怪不得張家今夜大設飲食,他便安安穩穩的前去受領,卻遣我們在此伺候這海少保呢。”一人道:“怪不得你說他。” 海瑞聽得明白,才知是鬼在此議論,暗喜自己有了少保的身份,不覺咳嗽一聲,倏而寂然,海瑞亦回房中安息,自思土地亦受鬼賄,心中大怒。至天明起來,梳洗了,諸友便要起程。海瑞道:“且慢著。今日有一奇事,待我弄來你們看看。”諸友不解其故,忙問道:“荒郊野店,有甚么奇事?不如莫管閑事,趕路要緊呢!”海瑞道:“列位有所不知。這里有一張家,他是個寡婦,有一女兒,被野鬼王小三作祟,大索祭祀。本坊土地反與鬼通同擾攪,你道奇么?”諸友問道:“你怎的知道?”海瑞便將夜聞鬼言備細告知,但不說鬼稱自己是少保。諸友聽了,各各驚異。況且都是少年,未免好事,各人都慫恿海瑞,要看他怎么處置那土地。海瑞便向店主人問明,那里是土地廟并張家的住址。用了早飯,便望著那土地廟而來。正是: 正氣能驅魅,無私可服神。 畢竟海公到了那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包公案 海公案 作者簡介
安遇時,明朝人,生平事跡不詳。 李春芳,清人所偽托之《海公案》作者,實則是書為清代無名氏所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