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南史演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549423
- 條形碼:9787507549423 ; 978-7-5075-4942-3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南史演義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普通大眾 ★依托于正史,參考野史演繹而來的歷史演義小說,寓教于樂,信而有征。 ★人物刻畫細致入微,千人千面。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南史演義 內容簡介
《南史演義》主要記述了宋、齊、梁、陳四朝的興衰盛變。小說結構清晰,主次有序,人物形象鮮明,語言通達流暢。在這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紛繁更替中,作者濃筆重彩描寫了宋高祖劉裕、齊高祖蕭道成、梁高祖蕭衍、陳高祖陳霸先這四個開國之主,又著重刻畫了宋蒼梧王、齊東昏侯、陳后主等亡國之君的荒淫和侯景之亂給百姓所帶來的深重災難。這樣就把復雜的歷史,一一展示在讀者面前。小說闡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其興也,必有所以興;其亡也,必有所以亡!薄八浴敝壘驮谟谝粋“民”字。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南史演義 目錄
目錄
**卷
晉室將亡廊廟亂 宋家應運帝王興…………………………………………… 001
第二卷
劉寄奴滅寇立功 王孝伯稱兵受戮…………………………………………… 010
第三卷
楊佺期演武招婚 桓敬道興師拓境…………………………………………… 019
第四卷
京口鎮群雄聚義 建康城偽主潛逃…………………………………………… 029
第五卷
扶晉室四方悅服 伐燕邦一舉蕩平…………………………………………… 038
第六卷
東寇乘虛危社稷 北師返國靖烽煙…………………………………………… 047
第七卷
除異己暗襲江陵 剪強宗再伐荊楚…………………………………………… 056
第八卷
任諸將西秦復失 行內禪南宋聿興…………………………………………… 065
第九卷
廢昏庸更扶明主 殺大將自壞長城…………………………………………… 073
第十卷
急圖位東宮不子 緩行誅合殿弒親…………………………………………… 082
第十一卷
誅元兇武陵正位 聽逆謀南郡興兵…………………………………………… 091
第十二卷
子業兇狂遭弒逆 鄧琬好亂起干戈…………………………………………… 099
第十三卷
計身后忍除同氣 育螟蛉暗絕宗祧…………………………………………… 108
第十四卷
輔幼主道成懷逆 殉國難袁粲捐身…………………………………………… 117
第十五卷
沈攸之建義無成 蕭紹伯開基代宋…………………………………………… 126
第十六卷
縱敗禮宮闈淫亂 臣廢君宗室摧殘…………………………………………… 135
第十七卷
救義陽蕭衍建績 立寶卷六貴爭權…………………………………………… 144
第十八卷
行亂政外藩屢叛 據雄封眾士咸歸…………………………………………… 153
第十九卷
蕭雍州運籌決勝 齊寶卷喪國亡身…………………………………………… 161
.................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南史演義 節選
**回 晉室將亡廊廟亂 宋家應運帝王興 粵自西晉之季,惠帝不綱,賈后亂政,宗室相殘,群雄四起,天下土崩瓦解,遂至大壞,槴e王睿,避難渡江,收集余眾。以王導專機政,王敦總征討。江東名士賀循、顧榮輩,相率歸附,奉以為君,即位建康,遂開東晉之基,是為元帝。其后遭王敦謀逆,郁郁成疾,在位六年而崩。子明帝立,會敦死,其黨皆伏誅,大亂乃定。明帝在位,三年而崩。太子即位,是為成帝。庾亮、王導、卞壺同受顧命。蘇峻反于歷陽,兵人臺城。卞壺戰死,庾亮出亡,天位幾失。賴有溫嶠、陶侃諸賢,奮義起兵,入平內難。峻以敗死,晉室復寧。帝在位十七年,國家無事。及崩,二子俱幼,乃迎帝弟瑯玡王岳為嗣,是為康帝。二年去世,太子聃即位,是為穆帝。其時桓溫都督荊、梁等州,坐擁強兵,遙執朝政。出師平蜀,進封臨賀郡公,威名大震,朝廷畏之。時殷浩有盛名,帝引為心膂,欲以抗溫。哪知浩徒負虛聲,全無實用,出兵屢敗,溫上表廢之。由是大權一歸于溫。穆帝崩,無子,乃立成帝長子丕,是為哀帝。帝在位四年崩,無子,弟瑯玡王奕立,是為廢帝。溫有篡奪之志,誣帝夙有痿疾,嬖人來靈寶等參侍內寢,穢亂宮掖,所生三男皆非帝出,恐亂宗祧,遂廢帝為海西縣公,迎會稽王昱登極,是為簡文帝。帝美風儀,善容止,神識恬暢,然無經濟大略。謝安以為惠帝之流,清談差勝耳。在位二年,常憂廢黜,俄以疾崩。太子矅即位,是為孝武帝。其時桓溫已死,桓沖繼之,盡忠公家。又任謝安為相,總理朝政。安有廟堂之量,選賢使能,各當其任,內外稱治。大元八年,苻堅入寇,發兵八十七萬,前臨淝水,旗鼓相望,千里不絕,舉朝大恐。安不動聲色,命謝玄、謝石率兵八萬拒之。將士奮勇,大敗秦師。死者蔽野,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將至,心膽俱裂。虧此一捷,國勢遂固。人皆謂安石之功,實同再造。那知良臣去世,君志漸侈,日復一日,漸漸生出事來。 今且說孝武帝,初政清明,信任賢良,大有人君之度。既而溺志于酒,不親萬幾。有同母弟道子,封瑯玡王,悉以國事委之。道子亦嗜酒,日夕與帝酣飲為樂,復委政于中書令王國寶。以故左右近習,爭弄威權,交通請托,賄賂公行,朝局日壞。尚書令陸納嘗望宮闕嘆曰:“好家居,纖兒欲撞壞之耶?”群臣上疏切諫,帝皆不省。國寶既參國政,竊弄威福,勢傾朝野,卻一無才略,唯以追佞為事。凡道子所欲,無不曲意逢迎,故道子寵信日深。 一日,道子色若不懌,國寶問故。道子曰:“吾府中宮室雖多,苦無游觀之所,可以消遣情懷。”國寶曰:“易耳。府吏趙牙*有巧思,何不使辟東第為之,可以朝夕游賞?”道子從之。乃使趙牙于東第外辟地數里,疊石為山,高百余丈;環以長渠,列樹竹木,高臺杰閣,層出其中。 臨渠遠近皆筑精舍,使宮人開設酒肆其間。道子與左右親臣乘船就之,宴飲以為樂。一日,帝幸其第見之,謂道子曰:“府內有山,游覽甚便。然修飾太過,毋乃太耗物力!钡雷幽桓覍。帝還宮,道子謂趙牙曰:“上若知山是人力所為,爾必死矣!毖涝唬骸巴踉冢篮胃宜溃俊睜I造彌盛,帝由是惡之國寶欲重道子之權,諷令群臣奏請道子位大丞相,假黃鉞,加殊禮。侍中車胤拒之曰:“此成王所以尊周公也。今主上當陽非成王之比。相王在位,豈得自比周公乎?”議乃止。帝聞大怒,而嘉胤有識。又道子為太后所愛,內延相遇,如家人一般每恃寵乘酒,失禮于帝。帝欲黜之,而慮拂太后意,含忿不發。 時朝臣中王恭、殷仲堪*負重望,因欲使領藩鎮,以分道子之權。一日,王雅侍側,謂之曰:“吾欲使王恭為兗、青二州刺史,鎮京口;殷仲堪為荊州刺史,鎮江陵,卿以為何如?”雅曰:“王恭風神簡貴,嚴于嫉惡。仲堪謹于細行,以文義著稱,然皆局量峻狹,果于自用,且干略皆其所短。若委以方面,天下無事,足以守職;一旦有事,必為亂階,恐未可用也”帝不以為然,卒任二人為刺史。由是君相疑貳,友愛漸衰。太后欲和解之,暗使中書郎邈,從容言于帝曰:“昔漢文明主猶悔淮南,世祖聰達,負愧齊王。兄弟之際,宜加深慎,槴e王雖有微過,尚宜宏貸。外為國家之計,內慰太后之心。”帝納其言,復委任如故。 太元二十一年,長星晝見。群臣進奏,勸帝修德禳災。帝正在華林國飲酒,見奏,起立離座,舉杯向天祝曰:“長星,我勸汝一杯酒,自古豈有萬年天子乎?”左右皆竊笑。
中國古典小說叢書南史演義 作者簡介
杜綱(約1740——約1800),字振山,別號草亭老人,江蘇昆山人。生活于清乾隆時期,具體生平已不詳。據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卷三十一,杜綱少補諸生,老不得志,以著書自娛,著有《近是集》。另纂有《南史演義》、《娛目醒心編》,皆由許寶善作序。許寶善,號自怡軒主人,江蘇青浦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進士,累官至監察御史,丁內艱歸,不復出,以詩文自娛。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