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內蒙古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232738
- 條形碼:9787569232738 ; 978-7-5692-3273-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內蒙古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本書特色
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是實現全域旅游的重要方法和路徑,是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區域經濟增長的助推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旅游產業融合的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地挖掘和拓展,融合形態和模式也在不斷地創新和發展,需要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內蒙古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為了對內蒙古旅游產業融合問題進行系統化的深入研究,本書圍繞旅游產 業融合問題這一主線,在相關項目結題成果和已發表的論文的基礎上,重新進行梳理、歸類和整理,并對一些問題進行了重新審視,將*終成果以專著的形式予以呈現。
內蒙古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目錄
**章?全域旅游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1
**節?全域旅游上升為國家戰略 1
第二節?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6
第三節?內蒙古旅游業的轉型升級 11
第二章?旅游與文化深度融合研究 19
**節?大眾文化認同與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 19
第二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 25
第三節?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32
第四節?草原文化旅游的創新發展 37
第三章?內蒙古特色文化旅游開發研究 45
**節?馬文化與內蒙古休閑馬業開發 45
第二節?紅山文化旅游資源開發 53
第三節?契丹遼文化旅游產業開發 59
第四節?赤峰元代蒙古族文化與草原旅游互動發展 68
第四章?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83
**節?發展草原旅游與推進新牧區建設 83
第二節?鄉村旅游提檔升級與農業供給側改革 89
第三節?旅游業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 95
第四節?旅游業與地產業的有機融合 102
第五節?內蒙古旅游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 107
第五章?提升內蒙古文化產業競爭力研究 114
**節?文化產業競爭力相關問題研究 114
第二節?內蒙古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與評價 126
第三節?投入產出視角的內蒙古文化產業競爭力分析 132
第四節?提升內蒙古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對策研究 140
第六章?打造內蒙古品牌體育賽事研究 166
**節?品牌體育賽事的理論研究 166
第二節?品牌體育賽事的影響因素 177
第三節?內蒙古打造品牌體育賽事的優勢分析 187
第四節?品牌體育賽事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199
第七章?區域旅游合作問題研究 208
**節?區域旅游合作機制 208
第二節?區域旅游合作要素分析 211
第三節?赤峰市與錫林郭勒盟的旅游合作 215
第四節?環赤峰中心城區休閑旅游圈建設 222
內蒙古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節選
**章?全域旅游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節?全域旅游上升為國家戰略 一、全域旅游的發展歷程 2016年1月29日,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從景點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開創我國“十三五”旅游發展新局面》的工作報告,提出將全域旅游作為新時期的旅游發展戰略,標志著中國全域旅游發展的序幕正式拉開。 2016年2月5日,國家旅游局公布262個市、縣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全域旅游”成為旅游業界的新概念和發展方向,開展全域旅游工作成為全國及各地發展旅游的重要任務。2016年5月26日,在浙江桐廬召開全國全域旅游創建工作現場會,標志著中國旅游業發展全面進入全域旅游時代。2016年9月10日,在寧夏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全域旅游推進會上,全面梳理全域旅游建設問題,提出了瞄準九大轉變、致力十大突破、避免八大誤區。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發展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對全國發展全域旅游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完善旅游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閑、全域旅游。”這是全域旅游被首度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8年3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發展全域旅游,將一定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統一規劃布局、優化公共服務、推進產業融合、加強綜合管理、實施系統營銷,有利于不斷提升旅游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更好地滿足旅游消費需求。 二、全域旅游的豐富內涵 大眾旅游時代,全域旅游已經成為旅游發展的基本方向,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從封閉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 + ”融合發展轉變,*終實現全景式打造、全季節體驗、全產業發展、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的大旅游發展格局。全域旅游是跳出傳統旅游謀劃現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謀劃大旅游,是旅游發展理念、發展模式上的根本性變革。 全域旅游是一種新理念。全域旅游是區域發展的先行指引,決定區域戰略目標的前瞻性和世界性,體現了發展觀的價值取向。 全域旅游是一種新戰略。全域旅游已經成為當代旅游業發展特點的理論概括,既是基于我國國情提出的重大戰略,也反映世界旅游發展的共同趨勢和方向,是當代旅游業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突破。成為指導全國旅游工作的重大戰略方針,以及指導和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設、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指導依據,是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有效途徑和抓手。 全域旅游是一種新模式。其目標就是實現促進旅游業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管理向綜合目的地服務轉變,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從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細高效方式轉變,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 + ”轉變,從企業單打獨享向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從圍墻內的治安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轉變,從部門行為向黨政統籌推進轉變,努力實現旅游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大限度滿足大眾旅游時代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的發展新模式。 全域旅游是一種新追求。全域旅游是游客對于出行體驗的追求,是居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是政府對于區域發展的追求,是企業對自我發展的追求。 全域旅游是一種新生活。全域旅游代表當下的生活理念與生活品位,融合了生活文化與生活方式。 全域旅游是一種新趨勢。全域旅游是一種旅游目的地新形態和新品牌,一種新的綜合改革平臺和載體,一種新的復合型空間和新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三、全域旅游的新觀念 (一)大休閑觀 一般意義上的休閑是指兩個方面:一是解除體力上的疲勞,恢復生理的平衡;二是獲得精神上的慰藉,成為心靈的驛站。休閑是一種生活狀態,即人們在非工作時間內以各種“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調節與放松,達到生命保健、體能恢復、身心愉悅的目的的一種業余生活。目前,發達國家公民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于休閑,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休閑,三分之一的人員就業在休閑,三分之一的GDP由休閑創造。未來世界發達國家將進入“休閑時代”,國民生產總值中會有一半以上的份額由休閑產業創造出來,人們將把生命中一半的時間和一半的金錢用于休閑。 旅游是一項集觀光、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愉快而美好的活動,成為現代社會人們調節身心、放松壓力的重要選擇。可以說,休閑雖然不僅僅包括旅游,但沒有旅游的休閑是不完整的,旅游是人類休閑的重要方式。 (二)大旅游觀 “大旅游”時代,要實現多要素共享、多產業融合、多產品開發、多區域合作。 休閑時代的游客的旅游目的轉變為以“休”和“趣”為主,從傳統的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轉向放松身心、增添情趣、發展自我、充實精神,充分享受旅游過程中人與自然融合帶來的思想的純潔與安寧以及內在的愉悅和幸福體驗、創造生活,尋求的是個性化、人性化與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隨著旅游消費大眾化、常態化,消費者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自由行、私人訂制等日漸火熱。 休閑時代的旅游發展呈現出由被動到主動、由觀光到體驗、由快游到慢游、由淺層到深度、由低端到高端的趨勢。 (三)新資源觀 全域旅游強調“旅游發展條件”,而不是單純的“旅游資源”,是基于在大眾旅游時代,旅游發展必須堅持市場導向,依托資源但不依賴于資源,且旅游資源的范疇和內涵也與傳統意義上的資源大不相同。從旅游發展條件要素分析,包括交通因素、區位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環境因素等。 (四)新發展觀 黨的十九大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黨的新追求和新目標。旅游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位居五大幸福產業之首,做好旅游工作是落實好十九大精神的重要途徑之一。全域旅游成為推動全國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途徑,也是現階段我國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發展戰略。以“共建共享”為核心理念,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內蒙古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孫國學 教授,赤峰學院“旅游與文化產業研究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兼任全國高校商務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普通高校經濟管理院(系)協作會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赤峰市旅游規劃指導委員會委員、赤峰市旅游協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 出版著作十余部,發表論文百余篇,獲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十余項。近年主要著述有《旅游產品開發與創新研究》《旅游產品策劃與設計》《赤峰旅游博覽》等。曾獲教育部、人事部授予的“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和赤峰市人民政府“旅游發展貢獻獎”。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