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態度:3秒鐘改變一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805339
- 條形碼:9787520805339 ; 978-7-5208-053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態度:3秒鐘改變一切 本書特色
遇到許多工作事務時,你的大腦在**時間劃過的念頭,會是下面的左右哪一組? 算了,這事我多半搞不定VS也許我搞不定所有的事,但我能搞定一些事 這個工作感覺好麻煩VS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什么好怕的 順其自然,不必太拼VS我要爭取一下,不給自己留遺憾 這不是我的錯,是XXX的問題VS我會承擔起我那一部分責任 工作嘛,達標就好,及格萬歲VS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 想法不錯,但改天再說吧,還有時間VS就在今天,要不然越拖越久 你知道嗎,長時間地順從大腦給你的某一組“念頭”,它就會慢慢變成你性格的一部分。到了*后,它就成了你。
態度:3秒鐘改變一切 內容簡介
這本書指出了6種職場“怪現象”: 1.還沒嘗試,就想放棄; 2.近乎本能地逃避挑戰; 3.安于現狀,得過且過; 4.習慣性地推卸責任; 5.工作能少干就少干; 6.點子很多,卻從不行動。 作為一位資深的心理學家,作者帕羅特指出,這些工作生活中的“怪現象”,是因為許多人長期以來任由自己的大腦養成了負面的思維習慣。他們長期“聽命于”自己大腦里的各種消極的念頭,便在常常在生活中近乎本能地給出消極的反應。這種條件反射式的生活表現,實際上局限了人們自己的選擇,損害了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的發展。如作者所說:“機械地接受這六個常見念頭中的任何一個,都會抹殺過上更好生活的可能性。” 作者帕羅特指出,當人們心中萌生了任何負面心態之時,只要在3秒鐘之內對其加以抗拒,讓自己冷靜下來,去客觀地看待眼前的事情,就能更清楚地做出判斷,看自己本來是否還有更好的選項。在這本書里的目的,就是為了分析這種負面思維現象,指出它的損害,并提出對抗它的正向思維方式,以幫助讀者過上思維更自由、更有收獲的生活。
態度:3秒鐘改變一切 目錄
馬克斯韋爾序 1
引言:3 秒鐘的力量 3
① 自我激勵 17
**個念頭:“我什么都做不了。”
第二個念頭:“我做不了所有事,但我能做一些事。”
② 擁抱有益的挑戰 39
**個念頭:“太麻煩了,我不想嘗試。”
第二個念頭:“我喜歡接受挑戰。”
③ 點燃熱情 67
**個念頭:“我就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吧。”
第二個念頭:“我要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天賦。”
④ 承擔責任 95
**個念頭:“不是我的問題,是別人的問題。”
第二個念頭:“我要承擔起我的責任。”
⑤ 超乎期待 121
**個念頭:“我已經按要求完成工作了,可以了。”
第二個念頭:“我不只要完成,還要超水平地完成。”
⑥ 停止憂慮,開始去做 149
**個念頭:“改天再說吧。”
第二個念頭:“就在今天。”
結語:將第二念頭變為第二天性 177
尾注 187
致謝 192
態度:3秒鐘改變一切 節選
引言:3秒鐘的力量 讓**個念頭過去,等待第二個念頭。——巴爾塔薩·格拉西安 不夸張地說,三秒鐘就能將那些“全情投入”和“不假思索”的人區分開來,沒錯,只需三秒鐘。這個短暫的緩沖,就是“不愿付出”和“竭盡全力”的人之間的差距。 為何如此短的時間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差異?這歸結于我們大多數人的大腦常常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六個念頭。毫不夸張地說,我們不去想是否有別的選擇,因為它們已經根植于我們的大腦中,成為了我們無意識的習慣。機械地接受這六個常見念頭中的任何一個,都會抹殺讓生命變得偉大的可能性。不知不覺,我們令自己陷入了一種收益遞減的生活中,都是因為我們沒有對**個念頭進行再思考。 換句話說,如果這六個常見念頭中的任何一個出現時,我們暫停一下,考慮三秒鐘,另外的念頭立刻就會浮現。就是這第二個念頭,會讓我們走上更好的一條路;正是這第二個念頭能帶給我們自由,讓我們去超越——從“不愿付出”到“竭盡全力”。 愿意“竭盡全力”的人能建立更好的團隊,贏得更多尊重,實現更大成就,就是因為有這個品質。他們的思維決定了他們的工作和機遇。他們是否只是更加幸運?是否無需努力,就擁有成功的思維方式?而你卻沒有? 這種迷人的隱性品質,幾乎并非天生,而是經由打磨而生。通過學習,可以獲得和掌握這種極具魅力的思維方式。長久以來,我們被錯誤的印象所束縛,以為它是學不來的,要么擁有,要么沒有。這本書要改變這個看法。 **直覺誤差 著名心理學家羅洛·梅說過:“我們能夠停下來,做出我們希望自己做出的回應,這是人類自由天性的一部分。”這個做出你自己想要的回應的自由,正是我要幫助你經歷的,這個回應能將你的生命提升至新的層級。 作為心理學家和大學教授,我很熟悉那些讓你選擇**個念頭的建議。如果你曾經參加過有多選題的考試,諸如學業能力評估測試(SAT),那么你多半聽人說過,在做多選題時,不要更改你的**選擇,即便你第二個念頭認為另一個答案很可能才是正確的。這是因為人們通常認為,**直覺是*佳的。然而,研究表明這并不是一個好的策略。事實上,在超過7年的時間里,有33個研究項目都建議我們:堅持**直覺并非聰明的做法。研究者發現,當考試的人在第二次的試答中更改了答案以后,通常都是從“答錯”變成“答對”,使分數得到了提升。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者稱其為“**直覺誤差”(firstinstinctfallacy),盡管有大量的證據反駁這個謬誤,它卻仍然存在。 現在,讓我首先澄清一點:我并沒有說你的**個念頭總是無足輕重,完全不是這樣。事實上,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MalcolmGladwell)的暢銷書《決斷2秒間》會告訴你一個毫無疑問的事實:我們的**直覺往往是絕妙的。我想說的是,就我要講述的那六個具體念頭而言,有足夠清楚的證據表明,它們對你無益。事實上,這些念頭完全不利。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像慌張的參試者,總是似乎更信任要“跟隨**直覺”的那套舊說法。 毫無益處的六個念頭 幾乎無需科學研究告訴你,這六個念頭或沖動是有害的,只靠本能我們就知道它們不值得追捧。然而因為一些原因(這些原因在本書的前幾章會提到),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一次又一次地聽命于這六個念頭: 1.不經嘗試就放棄……因為我們感到無助。 2.避開挑戰……因為它給人壓力。 3.安于現狀……因為我們缺乏遠見。 4.推卸責任……因為推脫責任更容易。 5.做*少的工作……因為已完成了工作量的要求。 6.不采取行動……因為我們害怕失敗。 以上每個念頭都導向自我破壞,對提升我們的生命毫無用處。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就是在用“不愿付出”的態度對待生命。我們卻不顧有害的結果,日復一日、一再地向它們妥協。 除了這六個,還有其他無益的念頭嗎?當然有。但是這六個就足夠我們咀嚼了。我來逐一解釋。 ……
態度:3秒鐘改變一切 作者簡介
萊斯·帕羅特(Les Parrott): 美國作家,醫生,心理學家。 1984年,萊斯·帕羅特獲得了拿撒勒大學(Olivet Nazarene University)學士,之后又獲得道學碩士,以及富勒神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博士。他也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成員,專業是醫學心理學。 萊斯與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心理學家)均是西雅圖太平洋大學(Seattle Pacific University)的講師,開授心理學和人際關系發展等課程,在該校講學超過27年。2016年起,萊斯成為了華盛頓西北大學的教授,與妻子共同創建了“健康關系中心”(Center for Healthy Relationships),致力于幫助更廣泛的人群擁有健康的人際關系。 夫婦兩人每年在超過40座城市發表演講。聽眾極廣,范圍從普通人直到世界500強企業。因著良好的素養和口碑,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州長任命萊斯成為該州首位婚姻大使。世界各地的公共機關也經常召喚萊斯夫婦,去參與世界各地的災后重建工作,其中包括了911事件和切爾諾貝利事件。美國陸軍的部隊,海軍陸戰隊第5團的司令官曾向萊斯夫婦發出邀請,幫助從伊拉克戰爭中復員的士兵重新適應家庭生活。 萊斯夫婦志向高遠,有志于幫助100萬名婚姻輔導者完成專業訓練,以便讓世界各地更多的夫妻獲得輔導援助,提升婚姻質量,降低離婚率。夫婦二人曾一同登上《今日美國》與《紐約時報》的封面,也接受過眾多電視媒體的采訪,包括有線新聞(CNN)、午間訪談(The View)、奧普拉脫口秀(Oprah)等。 帕羅特的作品屢次登頂《紐約時代》暢銷榜首位。他的全部著作超過了55本,從兒童讀物到大學課本,種類豐富,應有盡有,其作品已被翻譯成了24種語言。他擅長的是自助成長類作品,包括讀者逾百萬的得獎之作《讓婚姻贏在起跑點》。 萊斯在中國各地同樣倍受認可,國內先后引入他的中文譯著包括: 《伴青少年渡過掙扎期》,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讓婚姻贏在起跑點》,江西人民,2009年。 《咨詢與心理治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快樂人際關系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關系》,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