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總第002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5402
- 條形碼:9787100165402 ; 978-7-100-16540-2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總第002卷 內容簡介
《法理(總第002卷):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的主題為“法律論證的元理論”,收錄了歐陸法律論證理論知名學者的扛鼎之作:芬蘭坦普雷大學教授阿爾尼奧、德國基爾大學教授阿列克西、瑞典隆德大學教授佩徹尼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合作而成的《法律論證的基礎》,以及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教授諾依曼所作《法律論證理論》。與此同時,在這一卷里同樣可以讀到國內同仁對于相關理論的論述:臺灣學者吳從周基于民法案例,對法感在法官裁判中的地位進行了考察;柏林自由大學李君韜博士對耶林“對抗侵辱行為的法律保障”進行了解析;房文翠教授等人從不同角度對法律領域的客觀性進行了分析;宋旭光博士討論了道德論證的方法論問題,并強調了方法論的選擇對于理論建構的重要性。在論證實踐方面,孫光寧副教授以布朗案例分析了道德說教策略和社會學分析策略在基本權利的論證中的作用,黃澤敏博士則簡述了我國指導性案例中裁判要點的判決理由地位。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總第002卷 目錄
法律論證理論的歧路徘徊——在理論與實踐之間
專題:法律論證的元理論
法律論證的基礎
Ⅰ.法律中的變形
Ⅱ.法律變形在理性法律商談中的證成
Ⅲ.論法律教義學中解釋斷言的真理性與有效性
法律論證理論
論文
初探法感(Rechtsgefuhl)——從民事案例出發思考其在法官判決中之地位
法學建構與十九世紀的人格權論述——對耶林《對抗侵辱行為的法律保障》之解析
法律的客觀性與確定性——法律現實主義批判
法官釋法中自由裁量的客觀性——以法學方法論為視角的探討
道德論證的方法論問題——圖爾敏與黑爾之爭
評論
“終審不終”現象的成因與消解——確立司法終局性的法律和社會雙重路徑
基本權利的論證策略及其運用——以布朗案為例
案例指導與指導案例
指導性案例裁判要點的判決理由地位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總第002卷 作者簡介
舒國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法理學、法學方法論。入選“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首批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榮獲北京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曾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會基金重大課題子項目等科研項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