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面對失落的文明——中國文學現代轉型中的人文主義傾向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00977
- 條形碼:9787305200977 ; 978-7-305-2009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面對失落的文明——中國文學現代轉型中的人文主義傾向 本書特色
王昉著的《面對失落的文明:中國文學現代轉型中的人文主義傾向》用了大量篇幅對現代文學發展中人文主義訴求的豐富表現和觀念表述,進行了系統、深入的考察與辨析,為人們逐次展開了一個全新的文學世界和價值視域。尤其是其中對郁達夫、老舍、沈從文、馮至、張愛玲、蕭紅、師陀等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代表性作家創作的人文主義特色。
面對失落的文明——中國文學現代轉型中的人文主義傾向 內容簡介
本書用了大量篇幅對現代文學發展中人文主義訴求的豐富表現和觀念表述, 進行了系統、深入的考察與辨析, 為人們逐次展開了一個全新的文學世界和價值視域。尤其是其中對郁達夫、老舍、沈從文、馮至、張愛玲、蕭紅、師陀等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代表性作家創作的人文主義特色。
面對失落的文明——中國文學現代轉型中的人文主義傾向 目錄
前言
**章 中國文學現代轉型時期人文主義傾向的基本歷史考察
一、人文主義核心范疇的必要闡釋
1.人文主義傾向的準確理解
2.人文主義傾向的類型劃分
二、人文主義思潮的重點歷史考察
1.思想文化層面的對峙
2.文學觀念的交鋒
三、文學創作實踐的豐富表現
1.知識分子的現實困境與精神失落
2.城市現代轉型中倫理失范的真實呈現
3.鄉村秩序的破產
4.人與自然的隔絕
5.以對美好人性的文學想象對抗歷史的失衡
6.以歷史循環論對抗線性歷史進步觀
第二章 從浪漫主義反抗到人文主義救贖——郁達夫創作的精神轉向
一、精神轉向:從浪漫主義激情到文學的道德感
二、創作精神轉變的內在邏輯
第三章 人文主義視野中的獨特歷史關注——對老舍創作傾向的重新體認
一、世界變革格局中的獨特姿態與文學發言
二、面對傳統文明失落的人文沉思
三、對生命存在的深切關注
第四章 沈從文的詩性思維和人文建構
一、帶有原初意味的詩性思維
1.互滲性的思維特性
2.通悟的認識能力
3.沈從文詩性思維的純粹性
二、沈從文的人文建構
1.對神性的訴求
2.旺盛的生命力與平衡美好的人性
3.對歷史發展中“!迸c“變”的思索
4.詩性
第五章 重尋精神的故鄉——馮至創作的精神內核
一、“故鄉”的含義
1.“故鄉”的含義之一:自然之鄉
2.“故鄉”的含義之二:倫理之鄉
二、通往故鄉的道路
1.回歸自然之鄉
2.回歸倫理之鄉
第六章 人文立場下的悲憫與關懷——張愛玲小說創作的基本傾向
一、人文價值視閾與張愛玲研究
二、大家族背景下人性的存在狀態
三、中西文化碰撞下失落的靈魂
四、城鄉文明的對立
第七章 蕭紅對主流文學話語的反思——從《生死場》、《呼蘭河傳》到《紅玻璃的故事》
一、三個文本中的思想轉變
二、思想轉變的原因
第八章 車站、塔、深宅——師陀創作中二元文明沖突下形成的三維文化心理
一、“車站”、“塔”與“深宅”的=i維意象結構
二、多維互參的文化心理
參考文獻
跋
展開全部
面對失落的文明——中國文學現代轉型中的人文主義傾向 作者簡介
文學博士,現任《文藝報》記者,主要研究方向為現當代文學、文學批評等,發表了多篇采訪報道和專業論文等。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