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社會治理叢書解讀警察文化(原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53747
- 條形碼:9787513053747 ; 978-7-5130-537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治理叢書解讀警察文化(原書第2版) 本書特色
1.這是一本經典著作。對我國公安學學科建設和“平安中國”建設的安全機制的構建具有參考借鑒意義。2.《解讀警察文化》順應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治理體制的需要,是警務工作轉型期的急需。3.包括《解讀警察文化》在內的“社會治理叢書”由西南政法大學相關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學者進行翻譯,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多年的專業積淀,保證了圖書的國際視野,又兼顧了中國的實際。''''''
社會治理叢書解讀警察文化(原書第2版) 內容簡介
警察文化廣受批評且常常被誤解,被認為是變革的阻力來源之一。這本書通過系統地將警察文化的大量文獻融入中間理論,并且以原始視角展示了關于警務工作的許多方面,從而試圖揭示警察文化的核心以及關于警察文化有力的道德、團結主題以及社會共識,拓展警察工作各個領域涉及的文化及其建構。本書分為兩大部分。靠前部分分為三章,介紹了警察文化的理論以及支持本書的概念性內容。本書的第二部分介紹了具有警察文化特點的幾個主題,共分為五個章節。靠前章節叫做強制領土控制。第二章節主要介紹了一些“無法知曉”的主題。第三章關注的是團結的主題。第四章重點在松散聯合主題。第五章論述死亡對于警察文化的影響。
社會治理叢書解讀警察文化(原書第2版) 目錄
目錄
序言
導論
**篇 解讀警察文化
序幕
第1章 文化與知識
第2章 警察文化研究的問題
第3章 文化與文化主題
第4章 警察文化的闡釋及其環境:基層警察的互動模式
第二篇 警察文化主題
**部分 領土控制的強制性
第5章 領地觀念的道德轉型
第6章 暴力即正義
第7章 犯罪即戰爭:一種隱喻
第8章 攔截的權力
第二部分 未知的主題
第9章 暮光世界
第10章 文化棱鏡中的危險
第11章 大街上可能會發生任何事情
第12章 沒有洪水猛獸能夠傷害我
第13章 邊緣誘惑
第三部分 團結的文化主題
第14章 天命與混蛋:道德的架構
第15章 常識及其解構的反諷
第16章 膽小如鼠者勿入(no place for sissies)
第17章 千人一面(mask of thousand faces)
第18章 美國犯罪(great guilty)的秘密
第四部分 松散耦合(loosely coupling)的文化主題
第19章 成為隱形人
第20章 個人主義與個人責任的悖論
第21章 真實的游戲
第22章 警察威懾與制度軟實力
第23章 輕微的不公正與永恒的嫌隙
第五部分 死亡與警察文化
第24章 有關儀式的思考
第25章 文化復活
第26章 在藍色海洋中告別警界同仁
后記
參考文獻
索引
社會治理叢書解讀警察文化(原書第2版) 作者簡介
[美] 約翰·克蘭克 約翰·克蘭克: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犯罪學和刑事司法學院教授。他在亞利桑那州大學取得社會學碩士學位,在伊利諾斯州大學取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在科羅拉多州大學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他在警務效力領域、組織文化和結構領域出版過著作,關注警務、假釋和緩刑等方面的研究。他還出版過關于刑事司法正義理論和反恐等方面的書籍。他編著的書《想象正義》一書獲2004年刑事司法科學院優秀圖書獎。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