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風云氣象衛星的前世今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67925
- 條形碼:9787502967925 ; 978-7-5029-679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星-風云氣象衛星的前世今生 本書特色
曹靜著的《追星》是關于氣象衛星科學的一部科普著作。作者以一個30年風云氣象衛星“追星人”的身份,為讀者展示了風云系列衛星的大千世界。本書重點介紹了風云氣象衛星大家族中15顆已發射衛星的前世今生,包括它們的發射、入軌、伸展、運動、漂移、信號采集、跟蹤、功能等,以此揭開風云氣象衛星的神秘面紗。通過閱讀,能夠讓讀者清晰地了解氣象衛星守望地球家園的本領,了解衛星與百姓的密切關系,激勵大家學習航天高科技的熱情。
追星-風云氣象衛星的前世今生 內容簡介
《追星》是關于氣象衛星科學的一部科普著作。作者以一個30年風云氣象衛星“追星人”的身份,為讀者展示了風云系列衛星的大千世界。本書重點介紹了風云氣象衛星大家族中15顆已發射衛星的前世今生,包括它們的發射、入軌、伸展、運動、漂移、信號采集、跟蹤、功能等,以此揭開風云氣象衛星的神秘面紗。通過閱讀,能夠讓讀者清晰地了解氣象衛星守望地球家園的本領,了解衛星與百姓的密切關系,激勵大家學習航天高科技的熱情。
追星-風云氣象衛星的前世今生 目錄
序
前言
**篇 叱咤風云半世紀
一、老天爺
1.老天爺的怪脾氣
2.老天爺的牛本領
3.老天爺的小任性
二、天道難測
1.占卜天氣
2.經驗預報
3.天氣圖預報
4.數值天氣預報
5.可測難報
6.天人斗智
三、造星與追星
1.風起云涌育明星
2.造星追星拉隊伍
3.明星陣營旺家族
四、修身成名揚天下
1.歷經風雨見彩虹
2.祖國護航無煩憂
3.太空站崗觀風雨
4.叱咤風云國際星
第二篇 明星家族迎面來
一、明星自述
1.姓名——風云
2.性別——男/女
3.系列——極軌/靜止
4.軌道——衛星路線
5.姿態——衛星舞姿
6.數據——接收傳輸
7.載荷——演出道具
8.窗口——發射時間段
9.云圖——衛星產品
10.功能——衛星本領
二、“風云一號”四兄弟(**代極軌衛星)
1.四大美天王,填我國空白(“風云一號”A/B/C/D星)
2.少年早逝去,天妒兩英才(“風云一號”A/B星)
3.下筆畫神龍,歸去驚美鳴(“風云一號”C星)
4.伙伴同出游,雙星奔太空(“風云一號”D星)
三、“風云三號”四青年(第二代極軌衛星)
1.二代明星初登臺(“風云三號”A/B/C/D星)
2.奧運使者我擔當(“風云三號”A星)
3.星座觀測我成就(“風云三號”B星)
4.業務運行我當值(“風云三號”C星)
5.綠水青山我來鑒(“風云三號”D星)
四、“風云二號”七姐妹(**代靜止衛星)
1.不幸夭折大姐大(“風云二號”01星)
2.體弱多病兩姐妹(“風云二號”A/B星)
3.在軌互備雙組網(“風云二號”C/D星)
4.頂替三姐挑大梁(“風云二號”E星)
5.無級變速任掃描(“風云二號”F星)
6.精度提高壽命延(“風云二號”G星)
五、“風云四號”小精靈I第二代靜止衛星)
1.颯爽英姿登舞臺(“風云四號”A星)
2.迷之自信能力來(“風云四號”A星)
3.、世界領先魅力現(“風云四號”A星)
4.隆重首秀忘懷難(“風云四號”A星)
六、衛星好友們
1.發射基地——衛星從這里飛向太空舞臺
2.運載火箭——送衛星登上太空舞臺的使者
3.測控系統——衛星的“監護人
4.地面系統——衛星作品集散地
第三篇 看家本領逐一數
一、跳出地球看地球
1.千里眼——站得高,看得遠
2.順風耳——飛得快,見識廣
3.超級腦——腦筋快,身體棒
二、觀云識天懂氣象
1.觀云識天報天氣
2.臺風難逃我手掌
3.云圖暴雨清晰辨
4.熱島城市編火龍
5.極地冰雪裂消融
三、生態環境我監控
1.大興安嶺證火殤
2.植被蒼翠估產量
3.蒼茫大地捕霧、霾
4.漫天黃沙辨塵暴
四、特殊技能顯威風
1.換崗搬家大漂移
2.“CT”體檢查難疑
3.區域掃描快反應
第四篇 科學明星藏身邊
一、衛星云圖天天見
二、防火期間瞪雙眼
三、災害天氣不缺位
四、重大事件補位忙
五、科學藝術融合美
第五篇 追星當追科學星
一、心比天高衛星人
1.殫精竭慮鑄風云
2.真情一片戀衛星
3.一生掛念在心間
4.成就風云百姓星
二、樂此不疲追星迷
1.衛星經過,我們出工
2.衛星不跑,我們緊盯
3.早安晚安,我的明星
后記
展開全部
追星-風云氣象衛星的前世今生 作者簡介
曹靜,高級工程師,現任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副站長,中國氣象科普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地球與物理學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衛星氣象應用研究,主持完成20多項研究,獲得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中國氣象局 “科學技術工作獎”等多項獎項及榮譽。近百次在大型科普活動和大、中、小學校等場合為各種群體作《走近航天高科技》《觀測我們的星球》《衛星科技與百姓生活》等專題講座,出版過《衛星大師的杰作》《空間天氣與2012》科普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