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角色的誕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3304
- 條形碼:9787108063304 ; 978-7-108-06330-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角色的誕生 本書特色
《角色的誕生》是中國研究表演理論的*早著作之一,1947年推出初版,后不斷再版,已有七八個版本不等,至今在國內表演理論的專著中仍屬扛鼎之作。鄭君里記錄了自己和同時代許多演員朋友的表演經驗,努力探索一個演員怎樣在表演中清楚地、有力地、美觀地、恰到好處地做出應有的反應。書中選擇外國古典名著和近代諸名家的不同見解,援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中的觀點、方法,介紹了表演藝術的不同流派,細致地闡釋了演員準備角色的全過程,每個章節(jié)的寫作時間都超過一年,可謂字字珠璣。
角色的誕生 內容簡介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一部作品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其中的角色深入人心。一位演員之所以演技精湛,是因為無論演主角還是演配角,都有著觸動靈魂的震撼,難以被超越。
這些深入人心的經典角色是怎樣塑造出來的?一個演員在拿到劇本的時候,應該怎樣選擇和塑造自己的角色呢?
《角色的誕生》給出了答案。本書就演員與角色、演員如何準備角色、演員如何排煙角色、演員如何演出角色進行了討論,對表演既有手把手的實操講解,又有理論的提升,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在《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等綜藝節(jié)目大熱的當下,結合《角色的誕生》,我相信,你可以對表演和影視劇有更多的了解和發(fā)言權。
角色的誕生 目錄
新版再序 — 01
1963 年版自序 — 11
1947 年初版序 — 27
**章 演員與角色 — 01
一 體驗與模擬 — 02
二 一般化的模仿 — 03
三 刻板化的模仿 — 08
四 性格化的模擬 — 13
五 本色的體驗 — 19
六 類型的體驗 — 23
七 性格的體驗 — 27
八 兩種表演流派的比較 — 34
第二章 演員如何準備角色 — 39
一 角色的胚胎 — 40
二 角色的“規(guī)定的情境” — 53
三 意象與形象 — 62
四 愛角色 — 70
五 感性的與理性的解釋 — 80
六 形象的基調 — 89
七 心理的線索 — 102
第三章 演員如何排演角色 — 113
一 強制的與自發(fā)的動作 — 114
二 整體的與個人的排演 — 127
三 形象的資源 — 131
四 角色的精神生活 — 142
五 角色的形體生活 — 159
六 角色的誕生 — 173
第四章 演員如何演出角色 — 181
一 形體的化妝 — 182
二 精神的化妝 — 195
三 演員與觀眾 — 203
四 辯證的創(chuàng)造 — 211
五 演員的氣質、個性、風格 — 225
1947 年初版后記 — 232
角色的誕生 作者簡介
鄭君里(1911—1969)
著名電影演員、導演、電影理論家,學養(yǎng)深厚,被譽為“全能型的電影大師”。18歲開始藝術生涯, 21歲以精湛的演技被評為“中國十大電影明星”,后改行做導演,執(zhí)導了《一江春水向東流》《林則徐》《烏鴉與麻雀》《枯木逢春》等優(yōu)秀影片。
在導與演之外,致力于電影、戲劇理論的翻譯和著述。其中,《現(xiàn)代中國電影史》《演技六講》《演員自我修養(yǎng)》《角色的誕生》《畫外音》等,都是戲劇和電影領域的殿堂級讀物。所譯《演員自我修養(yǎng)》,首次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引入中國;所著《角色的誕生》,是中國表演理論的最早著作之一。
“文革”中遭受迫害,1969年病逝于監(jiān)獄,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證明了一個演員、導演的自我修養(yǎng)。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