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小學音樂教師專業能力必修/青藍工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156536
- 條形碼:9787562156536 ; 978-7-5621-565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學音樂教師專業能力必修/青藍工程 內容簡介
《小學音樂教師專業能力必修》以《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理念與要求為指導,以小學音樂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的知識和技能為出發點,側重于音樂教學能力的轉化與形成,突出音樂教師專業化素養修煉,幫助音樂教師了解課改對教師職業的新期待,不斷形成和提升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為適應21世紀音樂教育發展的需要而實現自身的發展。
小學音樂教師專業能力必修/青藍工程 目錄
**章 音樂教師職業風范
**節 職業修養
第二節 人格魅力
第三節 音樂教師的專業角色
第二章 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
**節 教育觀
第二節 學科價值觀
第三節 學科的基本理念
第三章 音樂教師的心育藝術
**節 小學生的音樂心理特點
第二節 音樂學習的心理過程
第三節 音樂教育的心理效應
第二篇 音樂教學能力
**章 音樂教學基本技能
**節 音樂欣賞
第二節 音樂表演
第三節 音樂創作
第四節 其他技能
第二章 音樂教學設計能力
**節 音樂教學內容設計
第二節 音樂教學目標設計
第三節 音樂教學過程設計
第三章 音樂教學實施能力
**節 音樂教學的組織與調控
第二節 音樂教學策略
第三節 音樂教學技術
第四章 音樂教學研究能力
**節 音樂教材研究
第二節 音樂教法研究
第三節 音樂教學評價
第四節 音樂教學實驗
第五節 音樂教學論文寫作
第三篇 音樂課外活動能力
**章 校園音樂文化創建
**節 校園音樂環境設計
第二節 校園音樂活動的組織
第二章 學校音樂團隊建設
**節 音樂團隊的組建與管理
第二節 音樂團隊的基本訓練
第三節 音樂團隊的排練與演出
參考文獻
后記
小學音樂教師專業能力必修/青藍工程 節選
《小學音樂教師專業能力必修》: 第二章 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教育思想的體現,對教育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課改要求教師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育觀念,以落實和實施新課程教學。 音樂教師應該了解本學科的價值觀,了解音樂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對于人的創造性發展、文化認知與傳承、社會交往與品性遷移的重要意義,了解音樂審美教育在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所具有的獨特與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樂教師還必須掌握音樂新課程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等基本理念,這是指導音樂教學的理論基礎。 **節教育觀 一、反思傳統教育觀念 傳統教育觀念通常體現為幾個“中心”,如教育教學內容上的“學科中心”,教育教學形式上的“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育教學關系上的“教師中心”等。 傳統教師觀中,教師往往是知識的化身,以知識的擁有者而處于中心的地位,教師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懂、無所不能,因此,教師是絕對的知識權威。從下面的案例中,教師是“知識中心”“知識權威”的觀念可見一斑:老師要求學生根據句子意思寫成語,有一條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一學生寫了“齊心協力”,教師判錯,因為答案是“同心協力”;另一條是“刻畫描摹得非常逼真”,學生寫了“栩栩如生”,教師也判錯,因為答案是“惟妙惟肖”。家長疑惑:“中國語言之豐,詞匯之多,同義詞、近義詞相應的不止一條,怎么就只有一個答案呢?”家長反復告訴學生說那兩種答案都沒有錯,但學生硬是不信,因為她視教師為絕對權威,教師的標準答案就像圣旨。 傳統教師觀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宰,在教學中處于控制與支配地位,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教師與學生是傳授與接受知識的關系。傳統教育屬于承襲教育,注重教學過程中的繼承與沿襲。教師在課堂上傳授書本知識,學生接受、記憶和再現教師傳授的知識。教學雙方,教師是主體和中心,處于絕對優勢的地位,學生唯師是從,以模仿、照搬為學習的基本手段。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則以自己為中心組織教學,課堂各個環節都由教師控制,不允許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因此學生難有自己的思想與見解。這種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學生為教學客體的音樂教學方式,其特征是教師把學生當做填充知識的接收器和有待加工改造的物品,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被改造者、被加工者,教學的目的便是把學生加工、改造成一個個統一模式的“標準件”。 “兩個中心”直接導致了教師行為方式上的“我教你學”“我講你聽”。這種教學行為方式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無視學生的心理發展邏輯和學習需要,剝奪了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的權利,學生不能提出問題,不能進行質疑,因此也就無需思考,完全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這些,都是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相悖的,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