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簡讀宋朝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71833
- 條形碼:9787514371833 ; 978-7-5143-7183-3
- 裝幀:一般雅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簡讀宋朝史 本書特色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三百年來第 1 人”,一代史學大師:陳寅恪 歷史進入了宋朝就好像從古代進到了現代。 ——著名教授、學者,《萬歷十五年》作者:黃仁宇 兩宋時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內,可以說是空前絕hou的。 ——中國歷史學家、著名宋史學家:鄧廣銘 唐宋是中國歷史的分水嶺,唐代以前是中國的中古,宋代以后是中國的近世! ——日本著名歷史學家:內藤湖南 如果能穿越到一個朝代的話,那我肯定選宋朝,宋朝文人的地位比較高,而且文人的生活在宋朝也比較精致。 ——著名作詞人:林夕
簡讀宋朝史 內容簡介
全景解讀大宋王朝盛衰歷程! 大宋王朝承五代十國的亂世而立國,它從未能完全統一中國,后期更受“靖康之恥”被掠去半壁河山,只能偏安秦嶺、淮河以南,*后因蒙古的崛起而滅亡。 終宋一朝,一直處于遼、西夏、金、蒙古的夾縫中生存,外患z 為強烈,加之其政治上采取重文輕武、守內虛外的政策,使它在領土疆域和政治影響力上從未如漢、唐那般強盛過。 然而,它在經濟和文化上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是史學家公認的中國封建王朝中經濟z 發達、商業z 繁榮的時代。
簡讀宋朝史 目錄
簡讀宋朝史 節選
隆興北伐 作為高宗親自擇定的接班人,孝宗并不像高宗那樣茍且偷安和不思進取,他心底一直有洗血“靖康之恥”、恢復中原之地的意識。 紹興三十一年(1161)完顏亮率軍南侵抵達江北,高宗和部分大臣又想溜之大吉,孝宗即上書請求領兵與金軍決戰,表露了他對金朝的態度。史浩擔心他的求戰欲望與高宗堅定的求和主義沖突,會失去高宗青睞,便提醒他注意韜光養晦,加之陳康伯等苦諫高宗親征,孝宗于是再次上書,請求在親征時隨駕保護。 正是在隨高宗“親征”的過程中,孝宗協助處理朝章奏疏,恪盡臣子之道,贏得了群臣的普遍贊譽,進一步堅定了高宗提前禪位的決心。 即位后,孝宗終于可以一展抱負,他迅速為岳飛冤案平反,對秦檜構陷的其他冤案也進一步做出處理,并繼續重用陳康伯、虞允文、張燾等高宗時期堅持抗金的大臣。孝宗還將罷黜近二十年的主戰派老臣張浚召回朝中,共商恢復大計,并任命他為江淮宣撫使。雖然受到高宗冷嘲熱諷,但他仍公開表示:“朕倚魏公(張浚)如長城,不容浮言搖奪! 隆興元年(1163),孝宗任命張浚為樞密使,都督江淮軍馬,開督府于建康,為北上伐金做準備。這時的宰執班子中,左相陳康伯在高宗時就是堅定的主戰派,屢次力排眾議說服高宗抗金,右相是對孝宗繼位起過重要作用的史浩,他卻是安于現狀的主和派,對孝宗銳意北伐始終持反對態度。 金世宗統一金朝穩定政局后,曾試圖與宋朝講和,但遭到拒絕,他便派仆散忠義為都元帥坐鎮開封,統一指揮黃河以南的各路金軍,準備對宋朝實行以戰迫和的政策。隆興元年三月,金軍大將紇石烈志寧進兵靈璧(今屬安徽),同時致書張浚,要求宋朝遵守紹興和議的約定,將采石之戰前后被宋軍攻戰的海、泗、唐、鄧、商等州郡歸還給金朝,并繼續向金朝納貢歲幣絹帛,否則將對宋用兵。 前線形勢惡化,宋朝不得不就和戰問題做出決定。和戰兩派大臣各自表態,張浚主張立即出師北伐,并敦請孝宗到建康督戰激勵士氣;史浩則反對貿然出兵,建議先加強長江防線,做到萬無一失,然后再秣馬厲兵、伺機而動?陀^地說,就當時宋金雙方形勢而言,史浩的主張是合理的。 兩派爭論多日,*后還得孝宗做出決策,他早就想北伐雪恥,此時豈能容忍金朝挑釁? 四月,孝宗為規避反對意見,索性繞過三省與樞密院,直接向張浚下達了北伐詔令。聽說此消息,高宗這個老乞和派忙召見孝宗,希望他能收回成命,孝宗默然不應。史浩也因不得與聞北伐決策,憤而辭相,孝宗同意他出知紹興府。 張浚在接到北伐詔令之后,連夜趕回建康部署。北伐宋軍調兵八萬,號稱二十萬,一路由李顯忠率領攻取靈璧,一路由邵宏淵指揮攻取虹縣(今安徽泗縣)。李顯忠此前因力主抗金而被秦檜貶官削職,完顏亮南侵時才被重新起用,被張浚視為干將。而邵宏淵卻有心胸狹窄的缺點,他與李顯忠既無故交,又不相統屬,這兩路分兵的部署早早埋下失敗禍端。 五月,李顯忠順利攻克靈璧,而邵宏淵卻久攻虹縣不下,李顯忠派靈璧降卒前去勸降,虹縣守將才放棄抵抗。邵宏淵不僅不感激,反而以功在人后為恥,此時恰好他麾下士兵搶了金軍降卒的佩刀,李顯忠未與他通氣便將之斬首示眾以儆效尤,更令邵宏淵不滿。李顯忠提議乘勝進攻宿州(今安徽宿州),邵宏淵卻無動于衷。李顯忠無權調動邵部兵馬,只能率部獨自攻打宿州,等到城破,雙方激烈巷戰之時,邵宏淵即又率部投入戰斗搶功。 攻克宿州令宋朝君臣大為振奮,孝宗升李顯忠為淮南、京畿、京東、河北招討使,邵宏淵為副使,但他恥居李下,向張浚表示拒絕接受李顯忠的節制。而張浚則遷就了邵宏淵的無理要求。兩將矛盾越來越深,宋軍無法統一指揮、協調行動,離失敗已經不遠。 李顯忠也犯了個錯誤。邵宏淵提議將宿州府庫中的錢帛全部拿來賞賜給士兵,李顯忠只同意每三個士兵賞一千錢,卻放縱自己親信部下任意搬取。邵宏淵趁機在暗中起哄,其時宋軍中多有驕兵悍將,對李顯忠獎勵不公大為不滿,干脆拒絕受賞,人心立時浮動。 形勢此消彼長,金軍這時已從倉促應戰的慌亂中調整過來,開始調兵遣將進行反擊。孝宗和張浚見時值盛夏人困馬乏,擔心宋軍有失,也下詔令其撤退,但詔書未達軍中,金軍已經先至。 五月二十二日,金將紇石烈志寧率先頭部隊萬余人來攻宿州,被李顯忠擊敗。但金軍十萬主力隨即趕到,李顯忠一面率軍苦戰,一面通知邵宏淵出兵夾擊金軍。邵宏淵不僅按兵不動,還大說風涼話:“天氣如此炎熱,手不離扇尚嫌不涼快,何況在大日頭下披甲苦戰!”統帥作如是說,軍心更加渙散,無復斗志。 當夜,邵宏淵部中軍統制周宏自為鼓噪,揚言金軍來攻,宋軍遂不戰自潰。金軍乘機攻城,李顯忠率麾下將士奮力抵抗,當此緊急關頭,邵宏淵仍不肯與李顯忠合力守城,卻極力主張棄城撤退。李顯忠殺敵兩千余,終難阻潰敗,嘆道:“這是老天不讓大宋收復中原!”只好率部撤退。但行未多遠,宋軍被追擊的金軍趕上,士兵們丟盔棄甲全線崩潰,連同隨軍民夫在內的十三萬人馬傷亡殆盡,糧草物資也拱手送與金軍。 李顯忠、邵宏淵二將在亂軍中逃脫,所幸金軍不知底細,沒有貿然追擊,宋軍才在淮河一線穩住陣腳。至此,歷時才二十天的“隆興北伐”以宋軍潰敗告終。 因宿州舊名“符離”,故史稱這場慘敗為“符離之潰”。
簡讀宋朝史 作者簡介
蕭文子,原名肖偉,男,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 好讀書,喜動筆,醉心研究中國歷史多年,有其獨到見解,相關歷史類作品常見于各類雜志、報刊。 代表作:《簡讀宋朝史》《簡讀隋唐史》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