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一座城市的社區記錄--上海廣播名牌節目《直通990》小巷總理說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53516
- 條形碼:9787208153516 ; 978-7-208-1535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座城市的社區記錄--上海廣播名牌節目《直通990》小巷總理說的故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本書是一部城市社區治理實踐工作的案例匯編,由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共同編纂。共18篇文章,涉及拆違、停車難、老舊公房加裝電梯、垃圾分類、廣場舞擾民等社區難題,以及社區干部年輕化高學歷化、社區信息管理化、社區基金會等社區治理的提升與創新。案例都是真是素材,而且問題具有代表性,所以很接地氣。本書是從實踐中總結的社會治理的經驗,可以供其他基層社區借鑒,因此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一座城市的社區記錄--上海廣播名牌節目《直通990》小巷總理說的故事 內容簡介
上海市民政局攜手廣播節目《市民政務通—直通990》激發創想, 從2014年一號課題引發的社區治理變化為脈絡, 呈現民生新氣象, 展現城市新風貌。書中所有的社區故事都在廣播節目平臺分享和并經過基層實地調研, 這也是這檔開播于2011年的廣播民生節目特有的氣質: 走進基層, 關注民生。我們的關注覆蓋上海所有轄區, 從百姓的視角看城市的變化, 從基層的故事呈現治理的科學。
一座城市的社區記錄--上海廣播名牌節目《直通990》小巷總理說的故事 目錄
序 /001
核心領導者:
基層黨組織是*可信賴的力量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多方合力共建家園 /003
*普遍的停車問題 *花式的解決方式 /017
從“懸空”到“落地”,“電梯夢”在這里成真 /027
社區工作者:
申城“小巷總理”的升級迭代之路
新一代社區工作者趕上了好時光 /039
一支職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是如何養成的? /051
社區骨干,草根煥發強大自治力 /061
自治與共治:
新時代特大城市多元治理探索
“垃圾箱別建我家后院”,鄰避效應問題怎么破? /073
聽民意、聚民智、立規則,助力破解社區難題 /082
漫步“云社區”,線上線下共謀社區治理 /092
告別大拆大建,“微更新”助力社區升級 /100
你要跳舞他要睡覺,廣場舞擾民問題如何擺平? /112
多元社會治理時代 社會組織如何創新 /120
社會組織扎根社區,“貼地”了解居民需求 /130
“后招商時代”,上海街道如何專注社區治理? /141
“手頭寬裕”之后,怎么花錢成了新問題 /151
撬動社區治理的基石——社區基金會 /159
“全崗通”,讓居(村)委會干部從“專科醫生”變成“全科醫生” /169
基層社區開啟了信息化進程 /176
附錄
上海廣播“直通990工作室”:廣播政務節目的
創新模式探索 /184
后記 /195
一座城市的社區記錄--上海廣播名牌節目《直通990》小巷總理說的故事 節選
《一座城市的社區記錄》: 不專業、沒人手?老黨員出馬調解居民糾紛 在青浦區西部花苑社區內,相較于眾人津津樂道的“王老師法律事務工作室”,王敏建這個名字反而不大為人所知,而她正是工作室的主要創始人之一。201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西部花苑居委會工作人員因為調解一起房屋漏水事件,與法律工作者王敏建有了接觸。 “樓上304室常年空調滲水,導致我的臥室墻面發霉,電視機沒辦法正常開啟。”某日,年輕的調解干部接到居民顧先生的來電投訴。物業上門檢修多次,滲水問題解決了,但損失卻沒人肯負責。調解干部電話聯系了304室的業主,對方不但不承認,還避而不見,讓調節干部屢次吃閉門羹。不怕不講理,就怕不給講理的機會,碰到這樣的鄰居,何談調解? 束手無策的居委干部,只能勸顧先生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從沒進過法院大門的老實人,一聽要打官司,直接把滿腔怨氣發泄在了居委會,給居委會扣上了“推卸責任”“調解不力”的帽子,問題由此陷入僵局…… 此時正值青浦區開展“黨員到社區,人人做公益”活動,黨員資源好比一座寶礦,“挖礦人”慧眼識才,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想到了之前來報到的退休黨員上敏建。了解情況后,這位有著30年法律工作經驗的老黨員二話沒說便伸出援手。 王敏建約談了顧先生,告訴他這件事情是民事糾紛,一方不愿調解,便失去了調解的基礎,建議他尋求司法途徑解決。她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訴訟流程,還幫顧先生聯系了律師志愿者,指導他寫起訴書。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顧先生*終贏得官司,獲得了應有的賠償,解決了長久以來的心病。王敏建和社區的聯系并沒有因此結束:這個案例為西部居民區的群眾自治工作打開了新思路,在居民區黨總支協調下,“王老師法律事務工作室”正式成立,開始參與協調處理居民糾紛,彌補居委會調解干部人手不足、專業知識缺乏的問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在這背后蘊含著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工作室創辦以來,遇到的棘手案例可不少,社區百家事,“清官”不好當,但王敏建憑著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奉獻精神一一化解。她在義務服務群眾的崗位上不計時間、不計報酬,在她的帶動下,工作室先后集聚了13名具有不同法律專長的在職黨員,成為一支專業的公益性法律團隊,每周三下午定期為居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家長里短不用愁,都來找我們的黨員老娘舅”,從此成為小區人人熟悉的順口溜。 老黨員法律工作室的成功運行,也為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打開了新的通道,推動了社區自治水平的再提高;從前居民遇到問題找居委會干部調解,但大部分居委會干部在法律方面是門外漢,現在身邊有了黨員專業律師的幫助,每次的矛盾調解都能做到有理有據,制作調解協議書方面也越來越嚴謹專業。 ……
一座城市的社區記錄--上海廣播名牌節目《直通990》小巷總理說的故事 作者簡介
上海市民政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工作內容涉及到救助、慈善、社會事務、婚姻登記、區劃、優撫、老齡、殯葬、救濟、地名、社會福利等多類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建立于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之日。現有16個頻率。1999年1月起實行節目全新改版,由原辦10套廣播節目改為精辦新聞、經濟、交通、文藝、音樂、浦江之聲(對臺灣廣播)6套節目,節目總數約100個,周平均日播出87.5小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