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追光之旅:用光作畫,拍出你的風光大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487409
- 條形碼:9787540487409 ; 978-7-5404-8740-9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光之旅:用光作畫,拍出你的風光大片 本書特色
▲ 凌志軍以10年經驗創作的風光攝影集,呈現了160多幅絕美風光片,幾乎每張都奉上精準拍攝數據;無論聞名遐邇的風景勝地,還是人跡罕至的秀麗秘境,或是貌似平淡的身邊小景,他都能通過獨特的光影處理,拍出獨具匠心的佳作。 ▲ 一部視角獨特、全面系統的攝影技術攻略,130多篇追光手記以生動文字分享攝影故事與實戰心得,并詳細介紹數碼相機的各種功能、輔助設備的使用、后期處理的技巧,玩轉你的相機,對攝影愛好者有很強的可讀性與實用性。 ▲ 風光攝影的靈魂不是景,而是光!書中講透20多種自然光線,分享了對光影、明暗、影調和色彩等的處理要點,并進一步探討攝影藝術的更高創作境界——“用心作畫,以光為筆”,提升藝術眼光,大膽越規則,通過對光的凈化與渲染等表現手段,營造出富有感染力的獨特畫面。 ▲ 當代中國記者的“標桿”、暢銷書作家凌志軍,每本新書都引起巨大反響,涉及時政、教育、醫療、勵志等題材,視角敏銳、修養深厚,堪稱天才多面手。繼《重生手記》之后再續《追光之旅》,從身體的康復到精神的重建,攝影就是他與風雨雪霧的約定!這是一個精神歷練的過程,從中獲得的不只有照片,更有難忘的經歷和品格的修為。 ▲ 凌志軍寫給攝影同好:出版這樣一本書,只是想讓眾多業余攝影愛好者知道,好的風光攝影不獨是專業攝影師的專利!更重要的是,在追光之旅中,我們內心也會充滿陽光。 從技術到畫感,從入門到專業,有這一本就夠了! 理解光:分析不同氣象光照條件、拍攝環境下20多種光線……擺脫閃光燈! 駕馭光:拍攝技巧、輔助工具、后期處理……玩轉你的相機! 用好光:影調、線條、色彩、氣氛、風格、追光三境界……提升藝術眼光!
追光之旅:用光作畫,拍出你的風光大片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照片有130多幅, 全部來自凌志軍在旅途中的拍攝。每幅照片都獨具匠心, 可與專業攝影作品媲美, 展現著大自然的恢宏之美和神奇魅力 ; 每幅照片也都有一個故事, 包括了拍攝經歷、心得體驗、攝影技術和藝術考量, 相當于100多篇實用性很強的攝影手記, 奉獻給讀者很多實用知識和心得。
追光之旅:用光作畫,拍出你的風光大片 目錄
前言
**章 追光的人
引語: 上帝說,要有光 /001
光與景/ 002
追尋輝煌的一瞬間/ 007
*佳時間出現在*佳地點/ 010
*好的風光在路上/ 011
*好的風光在前面/ 014
日出與日落/ 016
壞天氣就是好天氣 / 020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022
等待的藝術/ 024
一步一重天/ 028
相約風雨中/ 030
耕云播雨天地間/ 032
南北東西各不同/ 034
什么事都有可能發生/ 036
永遠不要放棄/ 038
見識了什么叫專業/ 040
住在哪里好?/ 042
自駕:*好的出行方式/ 046
不是運氣,是命中注定/ 047
風光攝影中容易犯的**個錯誤:只見景物不見光/ 051
第二章 天地間,風光萬種
引語:太陽在哪里?/055
側光與側順光/ 054
逆光與側逆光/ 058
順光/ 062
頂光/ 066
低平光/ 068
多向光/ 069
直射光與散射光/ 073
反射光與折射光/ 074
冷光與暖光/ 076
軟光與硬光/ 080
復合光/ 084
黃金光/ 086
耶穌光/ 089
甜蜜光/ 090
流動的光/ 094
漸強的光和漸弱的光/ 096
光的柔化:霧/ 098
風光攝影中容易犯的第二個錯誤:只有艷陽高照才是好天氣/ 102
第三章 探索黑暗之光
引語: 黑暗是光明的另一半/104
從傍晚到黎明/ 106
微光風采/ 110
光與影的組合/ 111
午夜星光/ 114
月光如水/ 116
黑暗的誘惑/ 120
等待黑暗/ 122
大膽地讓暗影占據你的畫面/ 124
暗影的明度/ 128
黑暗營造的特殊氛圍/ 129
與燈光對應的天光/ 133
與日光對應的月光/ 136
“*后的”也是“*好的”/ 139
魔法時刻/ 140
相機是我們*可靠的伴侶/ 144
對待剪影的另一種態度/ 145
風光攝影中容易犯的第三個錯誤:看不見光就是沒有光/ 150
第四章 駕馭光線的技術手段
引語: “入眼”與“入畫”/153
直方圖/ 154
區域曝光/ 159
“動態范圍”與“寬容度”/ 160
挑戰極端光線/ 164
再談光與景/ 166
曝光策略(一):向左曝光和向右曝光/ 170
曝光策略(二):包圍曝光/ 174
再談挑戰極端光線/ 178
一個教訓/ 179
控制光比的基本手段(一):等待/ 182
控制光比的基本手段(二):借助環境/ 184
控制光比的基本手段(三):濾鏡/ 188
控制光比的基本手段(四):搖黑卡/ 189
控制光比的基本手段(五):“HDR”和“亮度蒙版”/ 192
“手動”是絕對必要的/ 194
三腳架:嚴肅攝影的標志/ 198
RAW 格式/ 200
使用相機的極限能力/ 202
風光攝影中容易犯的第四個錯誤:前期不足,后期有余 / 206
第五章 用光作畫:遵循與超越
引語: 技術問題與藝術問題/210
色調與影調/ 213
構圖的要素/ 216
支撐畫面的結構/ 222
合適的,才是正確的/ 225
線條與色塊/ 226
層次與透視/ 230
點亮看點/ 232
“點亮看點”的另一種理解:烘托和反襯/ 234
光影與細節表現/ 238
把每一個技術細節做到極致/ 239
加法與減法/ 242
光與色彩(一):光線對色彩的影響/ 246
光與色彩(二):色溫的游離/ 250
光與色彩(三):亮色與暗色/ 251
光與色彩(四):流動的色彩/ 254
光與色彩(五):微光里的中間色/ 255
風光攝影中容易犯的第五個錯誤:拒絕改變/ 256
第六章 用光作畫:靈感與境界
引語: 有形之物與無形之境/259
物隨心轉/ 260
氣氛/ 264
意境/ 265
風格/ 268
境界/ 272
動態與靜態/ 273
對比與跳躍/ 276
寫實與寫意/ 277
“超現實”的視覺感受/ 280
簡單的魅力/ 282
淡妝濃抹總相宜/ 283
水暈墨韻/ 287
營造畫感的一次體驗/ 290
沒有一條規律不能被顛覆/ 291
追光三境界:眼光/ 294
追光三境界:想法/ 296
追光三境界:格局/ 298
我們和專業攝影師的差距/ 300
風光攝影中容易犯的第六個錯誤:熱衷比賽,追求大獎/ 302
后 記/ 304
附 錄/ 306
追光之旅:用光作畫,拍出你的風光大片 節選
光與景 常有愛好攝影的人問:“為什么我拍出來的照片總是不如眼睛看到的美?” 還有些朋友看了我拍的照片,就覺得奇怪:“那地方我也去過啊,怎么我就沒看到這么漂亮的景色呢?” 我想說的是,當你面對一個場景激動不已時,你想過沒有,讓你激動的是景象之美,還是光線之奇?或者是特殊風景在特殊氣象特殊光線中的表現? 我們首先必須明白:風光攝影和風光本身是不同的。同一個地方,在不同光線、不同時間、不同氣象、不同季節中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象。 一幅風光攝影作品的靈魂是光,不是景。 如果我們看到了美景卻只是在相機里留下了一幅平庸畫面,那是因為,我們僅僅看到了美景,而沒有看到特定的光線。 天地間 風光萬種 對我來說,風光攝影的一大誘惑,是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光線去拍攝。所以,我的攝影包里從不裝備閃光燈一類的人工輔助光源。我對天象和自然光也會特別留意特別敏感。每到一地,**個動作是抬頭看天,心里想的**問題是:“太陽在哪里?” 這樣一來,我便有機會看到天地之間萬種風光。 按照光的方向,我們可以看到側光、逆光、順光、頂光、低平光。 按照光的強度,我們可以看到強光、弱光、暗光、夜光。 按照光的品質,我們可以看到硬光、軟光、冷光、暖光、黃金光、甜蜜光。 按照光的形態,我們還可以看到直射光,散射光,靜止的光、流動的光,漸弱的光、漸強的光。 此外還有多種光線同時存在的場景:多向光、復合光。 在本章中我們將會看到,不同的光如何造就完全不同的景象。 逆光與側逆光 當太陽在正對面180度的方位時,是逆光。如果太陽角度較低,光線直接射入鏡頭,我們就把它叫作“大逆光”。如示意圖中白色區域。 太陽在左前方超過90度,直到接近180度,或者在右前方超過180度直到接近270度,就成為側逆光。如圖中黃色區域。這時候太陽在相機對面偏向一側,光線基本上不會直接進入鏡頭。 逆光和側逆光的*大特點是能夠在景物邊緣造成光線效果——可以叫作“輪廓光”,進而產生強烈的立體感和縱深感。當光線逆向穿透云雨雪霧、花木枝葉、鳥獸皮毛一類半透光景物時,會造成明快的色彩和強烈的氣氛。 同時,逆光會在照片上形成大面陰影,環境光比(*亮部分和*暗部分之比,詳見第四章)大大增加。這給拍攝增加了難度。處理不當,就會曝光失準,丟失暗部或亮部的細節,還有可能產生眩光。 逆光是我*喜歡使用的一種光線。事實上我的大部分片子都是在逆光下拍攝的。不過,我更傾向于使用側逆光,這樣較易避開光線直射鏡頭,以控制曝光和眩光。 如果一幅畫面有足夠理由讓太陽直接進入鏡頭,我也會用“大逆光”。這時候,就必須使用一些方法去控制強光直射鏡頭的副作用(詳見第五章)。 追光手記:金色葡萄園 大多數游客走在德國中部這條路上時,都會把注意力投向那些古代留下的城堡。 我也很喜歡古堡遺址,但我同樣喜歡這里的田園風光。 當我知道這里緊鄰一片葡萄酒產區時,就強烈要求當地朋友領我們去探訪。 朋友深知我的所謂“探訪”其實就是去拍片,而且也知道,在這種丘陵地帶,一定要居高臨下才能看到葡萄園全貌。她在自己居住當地多年的記憶中仔細搜索一番,帶我們沿彎彎曲曲的小路繞來繞去,顛簸前行。幾經曲折之后終于爬上一處高坡。 環視一圈,目光所及全是層層疊疊的葡萄園。斜陽在靠近地平線的左側前方,為丘陵勾勒出鮮明的輪廓,線條亮麗,把原本墨綠色的葡萄渲染出一片金黃,同時也帶來大面積的暗影,營造著場景的層次和縱深感。 追光手記:海天之間 麥克威瀑布*經典之處在于把美國西海岸風光的恢宏與秀麗集于一體。一線瀑布從數十英尺(1 英尺約0.3 米)高的懸崖上直墜沙灘,因其地形陡峭,常人不可接近,只能遠觀。奇松怪石伸向海天之間,被一層薄薄的霧渲染著,有如大地伸展雙臂擁抱這一浪接一浪的海洋。 片子拍攝于日落時分。要表現這個場景很費斟酌。海灣被霧籠罩,空氣通透度不高,又是逆光,主要看點——峭壁、瀑布、礁石、松樹、海潮——都處在暗影中,細節層次含糊不清。 為了*大限度地展現這個場景的暗部風采,以及混沌部分的細節層次,我可以想到的后期工具有十幾種。不過,要在后期能有作為,就必須在前期拍攝中做好一系列應對。 我等太陽落到海平線的位置,在*后一縷光線中開始拍攝。天空和彩霞的反射光足夠照亮峭壁、瀑布和前景蒲草,同時也能減少對暗影中景物的壓制。 利用薄霧的柔化作用,可以拉開前景、中景和遠景的層次。但是這需要精準曝光。 三腳架加快門線,確保相機穩定。 選擇小光圈,盡*大可能拓展景深。 使用*低ISO 值,*大限度地降低噪點,達到相機寬容度極限,為后期調整暗部留下更大余地。 使用“包圍曝光”,一組三幅,連續拍攝了十幾組,捕捉*佳光影色彩,還有不同快門速度下海潮起落的不同形態。 后期挑出其中一組,使用“亮度蒙版”三幅合一。
追光之旅:用光作畫,拍出你的風光大片 作者簡介
凌志軍,生于上海,祖籍廣東,長在北京。原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資深記者,也是暢銷書作家。 他是當今中國時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2003年《南風窗》年度人物,被譽為當代中國記者的“標桿”。他的每一本書都引起巨大反響,擁有廣泛的讀者。他出版的10部著作全部進入暢銷書排行榜。他的作品還以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0年出版的《追隨智慧》,被媒體評為當年“Z佳紀實文學”。 2003年出版的《變化》,被中國大陸媒體評為“年度圖書”,同時在臺灣獲得“開卷好書獎”。 2003年出版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原名《成長》),先后8次再版,40多次重印,直到今天仍然深受讀者喜愛。 2005年出版的《聯想風云》,入選當年“Z佳風云榜”,并獲得“2005年度北京地區Z佳版權輸出圖書獎”。 2007年出版的《中國的新革命》,被境內外媒體和研究機構評為當年“值得記憶的好書”“年度商業書”“Z佳商業圖書”。 2007年罹患癌癥,以自己的治療和康復經歷寫下《重生手記》,于2012年出版,被媒體評為“年度好書”,并獲得多種出版獎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