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教育研究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154488
- 條形碼:9787562154488 ; 978-7-5621-544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研究方法 內容簡介
《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教材建設·教育學”的一個分冊。全書共分為九章,分別是:**章緒論;第二章選題與開題報告的撰寫;第三章文獻查閱與文獻綜述;第四章教育研究中的樣本抽樣與問卷調查;第五章教育研究中的訪談法以及原始資料的整理;第六章教育研究中的觀察與觀察記錄;第七章教育研究中的實驗設計與實施;第八章教育研究中的統計分析與SPSS工具的使用;第九章研究報告與論文的寫作! 督逃芯糠椒ā繁容^全面地闡述了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構思和設計,教育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評價,向讀者展現出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論和方法架構,使讀者對教育研究方法體系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該書適合作為高校教育專業本科層次教材,也可供廣大教育工作者作為參考資料。
教育研究方法 目錄
前言
**章 緒論
**節 教育研究概述
第二節 教育研究的有關問題
第三節 教育研究方法的類型
第四節 教育研究的過程
第二章 選題與開題報告的撰寫
**節 如何選題
第二節 開題報告的撰寫
第三章 文獻查閱與文獻綜述
**節 文獻查閱
第二節 文獻綜述的寫作
第四章 教育研究中的樣本抽樣與問卷調查
**節 教育研究中的樣本抽樣
第二節 教育研究中的問卷調查設計
第五章 教育研究中的訪談法以及原始資料的整理
**節 教育研究中的訪談調查
第二節 訪談調查中的原始資料整理分析
第六章 教育研究中的觀察與觀察記錄
**節 教育研究中的各種觀察方式
第二節 教育研究中各類正式觀察法與非正式觀察法的具體運用
第三節 教育研究中參與式觀察法的具體運用
第四節 觀察的效度提高以及信度的評價
第七章 教育研究中的實驗設計與實施
**節 教育研究中的準實驗
第二節 教育研究中的實驗設計
第三節 教育研究中的實驗實施
第八章 教育研究中的統計分析與SPSS工具的使用
**節 教育統計與SPSS概述
第二節 教育研究中的描述統計與SPSS
第三節 教育研究中的推斷統計與SPSS
第九章 研究報告與論文的寫作
**節 研究報告論文寫作概論
第二節 量化研究報告的寫作
第三節 質化研究報告的寫作
第四節 思辨性文章的寫作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教育研究方法 節選
《教育研究方法》: 三、選題的過程與策略 前面只是解釋了有關選題的道理以及選題的標準,然而要做好選題,還需要有一些具體的操作過程和一些具體的策略。 (一)選題的具體來源 要進行選題,首先要明確課題究竟從哪里來。一般來說,一個教育研究的課題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來源: 1.課題從已有的文獻中得到 在很多時候,研究者要發現一個有意義的課題,往往需要查閱一些文獻。這里又分兩種獲得課題的情況:其一,研究者事先并沒有關于本課題的念頭,只是因為其他原因去查閱文獻,結果發現一個教育現象值得探究;其二,研究者已經通過其他途徑,比如根據自己的經驗、對某個方面的話題感興趣,但是尚不明確,于是開始查閱文獻,使自己要研究的課題逐漸明朗起來! ⊥ㄟ^查閱文獻發現的課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對現有的理論進行演繹或者驗證。在查閱文獻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某些理論很有意思,但是現有研究對其驗證得還很不充分,或者現有的研究存在不少的漏洞,這個時候就可以以此為契機設計并展開自己的研究,以便對理論做出進一步的驗證。理論的演繹是一種間接證明理論的方法,就是運用演繹法對理論進行分析獲得一個或幾個命題,以這樣的命題為核心展開研究工作。比如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命題:與教師優勢智能類型相同的學生學習效果好。由此便可以展開一個準實驗的研究,分析教師智能類型與學生智能類型互動的效果。 。2)借用其他學科的理論。有些時候,研究者看到的文獻并不是教育學本身的,而是其他學科的,但是這些理論對于研究者有很強的啟發意義,研究者覺得把它們運用于教育學會帶來教育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方法,就可以借用這些理論展開一些研究。比如社會學中有一個符號互動理論,認為意義的產生必須通過人際間的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共同認同的符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一理論很顯然對于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表明學生要對新學習的知識產生意義,必須經由與教師、學生以及文本之間的互動,如果只是教師單方面的傳遞,那么意義則無從產生。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運用他/她和學生都共同認同的文化符號,才可能產生比較好的效果。如果有一個研究者看到這一理論,能夠產生這樣的認識,就可以把這樣的認識轉化為一個課題,例如觀察師生互動之時雙方所傳遞的文化符號以及這種文化符號之間的契合性,或者力圖發現師生互動與學生意義獲得之間的關系等。再如一些物理學的理論也對教育研究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教育研究領域興起了“三論”,即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的研究熱潮,人們把教育看作是一個系統,因此可以用系統論的觀點來研究它;人們也可以把教育看作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因此可以用信息論的視野去研究它;還有人用控制論的觀點來研究教育,會去了解教育中哪些控制是有效的,哪些控制是無效的等等。進入21世紀,學者們會關注一些新的物理學理論,比如混沌理論、復雜性理論、非線性理論等等,也為教育帶來了新的視野。 。3)在教育與其他學科交叉中發現研究課題。在運用其他學科的理論進行研究的時候,其他學科和教育實際上是兩碼事,二者依舊各自發展,互不交叉。但是有些學科由于和教育本身有著很大的共性,于是就可以讓研究者在兩個學科之間發展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比如根據教育本身就是社會的一部分,可以展開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在教育過程中,人的心理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于是可以展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教育過程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文化發展的過程,于是就可以展開教育文化學的研究等等。當然,上述領域已經被人們建立起了不少學科,而且新的學科還在不斷拓展過程中。但是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建立學科,只是為了更好地發現事實。至于學科建設,同類的研究多了,學科自然可以建立起來! 2.課題從生活或工作經驗中得到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從閱讀文獻中發現研究課題,實際上是一種從理論到實踐的研究路線。在選題過程中,我們有些時候會反其道而行之,從生活或工作經驗中發現課題、創造理論。從更本質上來說,生活和工作經驗是教育研究的源泉,在生活和工作實踐中,研究者可以發現更加廣闊的研究天地。一般來說,從生活或工作經驗中發現研究課題有以下幾種情形: 。1)從自己的體驗之中發現研究課題。很多實踐者都在實踐過程中有過這樣的感受:某些細節特別讓他們感動,或者某些細節讓他們有特別的感覺。實際上這個時候就值得注意,因為這些體驗的出現往往意味著有一些和平常不同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如何發生發展的?它們為什么會出現在那里?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研究者會產生不少有意義的發現! 。2)從自己的優勢中發現研究課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有些是性格上的優勢,有些是經驗上的優勢,而這些優勢本身就是一種資源,可以推動你把研究做向深入。比如筆者過去曾經做過教導主任和校長,在讀博士的時候恰逢新課程改革開始實施,所以就尋找到了課程與領導交叉的一個課題:課程領導。當我做這個課題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其實具備了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我很熟悉學校課程領導是如何運作的,有哪些關鍵的地方,這樣的研究做起來就比較順利。所以研究者,尤其是初學者,對自己的寶貴資源一定要善加利用,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自己的生活或實踐經驗與某一理論契合。在有些時候,研究者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或實踐經驗與某些理論契合,但是又和理論有些不太一致的地方。如果你能夠注意到這點,這就是一件很值得恭喜的事情,表明你可以從這里出發做一個有意義的研究,因為在這個地方,恰恰是可能對理論做出突破的地方。 ……
教育研究方法 作者簡介
朱德全,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師教育學會理事,重慶市教師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西南大學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家重點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核心學術骨干、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巴渝學者”特聘教授。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